宋代广州知州余靖由于科举身份造假曝光后从平步青云坠落(54)

时间:2022-08-30 20:34:59阅读:208
前面讲过,唐朝时韶关青年张九龄做官做到宰相,到宋朝时,同样是韶关青年的余靖,也做到了尚书左丞的级别,差不多接近副宰相的级别了。韶关人民的骄傲:余靖。风采楼前像余靖生于公元1000年,年龄与年份都很好计算。…

前面讲过,唐朝时韶关青年张九龄做官做到宰相,到宋朝时,同样是韶关青年的余靖,也做到了尚书左丞的级别,差不多接近副宰相的级别了。

韶关人民的骄傲:余靖。风采楼前像

余靖生于公元1000年,年龄与年份都很好计算。他自24岁开始进行科举考试,以后逢考必中,仕途的前二十年,都在开封及广东以外的地方当官,从45岁以后的后面二十年,他再也没有回过开封,一直在广东附近的地方当官,各自都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余靖也曾是高考移民,并由此惹出很多是是非非。

公元1023年,余靖首先要参加的是州府举办的"发解试",通过了以后,才能到开封参加礼部举办的"省试"与皇帝举办的"殿试"。

发解试是科举的第一步,使寒门子弟及文化落后的岭南也获得了一定的考试机会

余靖原来的名字叫余希古,本身的才学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上。参加发解试需要推荐人,韶州的主薄王仝(tóng)与余靖的关系好,自愿帮他推荐。但同一年,王仝与韶州的知州争夺参加“制科”考试的名额,双方闹翻了,王仝被判"违赦"遭停职,在赣州赋闲。余靖由于此事被连坐牵连,被打了二十杖屁股,同时还被剥夺了参加地方"发解试"的资格。

考试还是要考的,韶州考不成就换个地方考,余希古的名字考不成,就换个余靖的名字接着考。我查不到余靖改名字后到底在哪个州参加的考试(有说法是虔州即赣州),但户口简历上肯定是做了假的。

随后的1024年,余靖进士及第,成为幕职州县官,1027年,余靖接连通过制科考试,书判拨萃登科,考取第一名,获得改官的机会,成为京朝官,为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发解试其实是一种选拔考试

后来直到1045年的二十年时间,都是余靖仕途得意、青云直上时:

之前余靖官运亨通的时候,王仝就辗转联系到余靖,希望帮忙安排个官当一下,不知是搞不定还是不想帮,反正这事一直没有推动,后来王仝就说那给点钱吧,开始余靖也给了,但架不住反复多次的要,余靖后来也烦了这个人了,不理他了,王仝心里就恨上余靖了。

现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欠小人的人情,余靖就被坑惨了。

这时的余靖正在联合台谏官打压一个叫茹孝标的人,也是抓住他生活上的不检点行为进行弹劾,要将茹孝标踢出朝廷的领导班子。

茹孝标也要想办法打倒余靖啊,一来二去就打听出余靖曾经是高考移民,而且存在简历造假的事,更要命的是,茹孝标竟然将20年前判决打余靖屁股的案卷都搞到手了。这件事的关键证人就是闲居赣州的王仝。余靖也知道此人很重要,于是派人给王仝送了一筐茶叶,在里面埋了100两银子,暗示王仝拿着钱赶快跑路。

但是,这样机密的事情,余靖所托非人。带话的人将筐里的银子偷拿了,送给王仝的,就只是一筐茶叶。王仝也是大怒。后来茹孝标找到了王仝,要他作证,王仝直接答应了。朝廷派来的工作组找到王仝,问当年的余希古在哪里啊?王仝直接就讲了"余靖就是余希古啊。"

余靖的诗:万古丹霞冠岭南

余靖一下子就从九天之上被打落到凡间,而且还是脸着地、嘴啃泥的那种。

宋代的文官不怕贬官,只要个人操守没有问题,官场上的起起伏伏很正常。余靖这件事,是属于操守上出了问题,对朝廷不忠诚,对社会没诚信,这对一直以来都一帆风顺的余靖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

公元1045年,余靖是不顺到了极点。先是由于外交事件被贬为吉州知州,本来心情就够差的,现在茹孝标这一记暴记,从四品官直接被打成了正六品,让心高气傲、生平从未遭此大挫折的余靖心灰意冷,

余靖以守孝为名,在老家韶关闲居了6年,重新调整心情。前面二十年的仕途太顺了,生活给他点教训,不然后面如何更好地服务家乡人民呢?

明天我们讲余靖的转变与重生。

韶关曲江的余靖小学。希望小朋友们要诚信啊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