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东北战场逆转(解放战争我军进攻路线图)
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一开始杜聿明进攻势头强劲,林彪则相对处于弱势,在先入东北的情况下,作战一直不怎么顺利,林彪一直退到了松花江以北,形势依然紧张。幸而杜聿明占领长春后,攻击势头也是强弩之末,双方就隔着松花江对峙。后来林彪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扭转战局,凭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一举翻盘,又通过辽沈战役彻底解放全东北,率领百万大军入关参战。
东北野战军入关
关于林彪在北满的转危为安,强势翻盘,有人这样酸溜溜地描述:“苏军进入东北,所获武器无数,共计步枪80万支、轻机枪2万挺、重机枪5000挺、各种炮5000门、战车1500辆、飞机800架,已将之络绎不绝运往佳木斯,随时补充给林”。果真如他所说,那么东野还需要忍上两年再决战吗?当时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苏联出兵东北示意图
四平保卫战失利后,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紧接着投敌叛变,他同时带走了有关编制和撤退路线的重要文件,杜聿明对这个四期学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立即命令部队大踏步前进,1946年5月21日占领公主岭, 23日就占领了长春、德惠、农安。几天后又沿长吉铁路占领吉林。杜聿明的决心很大,他准备渡过松花江,占领哈尔滨,一劳永逸地解决东北问题。但杜聿明并未渡江追来,为什么?造成他攻击停顿的两个直接原因是:1、蒋介石蒋校长来到东北;2、南满发起了鞍海战役,在南面牵制住了杜聿明。
杜聿明:蒋介石的救火队员
校长到东北,东北的高级将领们都来拜见,自然也就停止了进攻。校长走到哪里,都要听取汇报,并亲自指挥。由于微操过细,杜聿明原来的部署被彻底打乱,攻击停顿在松花江以南。这时,我南满部队经过休整,逐渐恢复了实力,在鞍山、海城发起牵制性进攻。4月间为了争夺四平,杜聿明已将南线部队陆续北调,后防空虚,现在,他准备派孙立人南下解围。孙立人得到命令迅速南下沈阳,径直去见校长,说自己的部队很辛苦,要休整3天。校长爱兵如子,决心放孙立人休整,于是乎,杜聿明调动孙立人的计划破产,我军顺势攻克鞍山、海城。孙立人这才南下,我军主动撤离,帮助孙立人发出大捷的电报,杜聿明和孙立人的矛盾越发对立,此事按下不提。
孙立人
6月,在马歇尔的斡旋下,东北停战15天。15天后,杜聿明却迟迟没有进攻。现在还有很多人说,这一步奠定了校长失败的结局,如果杜能渡江作战,继续席卷东北,或许胜利的天平会倾向于校长,那么杜聿明为什么没有进攻呢?
一方面,夺占的地盘越来越大,杜聿明的部队已经全面散开,随着战线的拉长,杜已不可能像四平那样集中兵力进行决战。另一方面,他要的援兵被山东和晋冀鲁豫牵制在了关内,6月起,校长在关内全面大打,令刘峙进攻我中原地区部队,薛岳进攻苏中粟裕部,针锋相对的,山东和晋冀鲁豫主动出击,陈老总在山东发起凌厉攻势,解放大量城镇,刘邓在晋冀鲁豫,也越过黄河,于鲁西南地区大打,在校长心目中,关内的分量要大于关外,原计划给杜聿明的部队,被派往山东,河北,比如绝对主力邱清泉,就被派到鲁西南,帮刘峙对付刘邓。这样,在内外力作用下,林彪迎来了喘息之机。
陈粟大军大大缓解了林在东北的压力
东北隔江对峙的和平局面维持了4个月,这给我东北的部队带来了难得的机会。那么,这段时间,松花江南北都发生了什么?
自打将学弟打退至松花江以北,江南的杜聿明开始忙于内部整合。如何继续进剿,杜聿明认为,想继续向北攻击,首先要确保北宁线畅通,并切断东北与华东的海上联络,使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南满地区关东军经营已久,矿产资源丰富,且学弟兵力相对薄弱,拿下南满,解除沈阳的侧后威胁,方能集中兵力对付北满。为此,在兵力不再调入的情况下,杜聿明制定“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8月,杜指派郑洞国率领3个军进攻热河,至10月,郑洞国未经大战,即占领热河承德、赤峰、遵化等各大要点,基本实现意图。而后,杜聿明磨刀霍霍,准备向南满进攻。
学长的风生水起,正是学弟的人生落寞。但林彪总归是林彪,他的班子始终是数一数二的。经过短暂的焦灼,这个班子很快满血复活,在这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他们积极行动,平行展开,多线操作,主要完成了四件大事:
一是重新编组部队,二是工作队下基层,组织群众进行土改;三是动用主力部队进行剿匪;四是大力发展军工。
为了解决东北根据地不稳的问题,东北的班子下了巨大的决心,在东北,共有一万两千多名干部,注意,不是军人,是干部,脱掉皮鞋,离开沙发,走出城市,奔赴农村,发动群众,实施土改。当时的干部下乡有多彻底,有个例子,1946年6月间,松江省省委和省政府的所有干部都下乡工作,机关只留下了两个看门的。这种运动,成效也是很明显的,有了土地的农民,积极参军,成了我不绝的兵源。1945年我十万大军闯关东,1948年,林总即带着百万大军入关参战。
东北土改
我们再来说说东北剿匪,当时,东北的匪患十分猖獗。最严重时,土匪达到十万余人,我北满根据地154个县,竟然有100多个县被土匪占领。你以为《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算是大佬了吧,远远不是。在宁安县当土匪的座山雕,比起合江的“四大旗杆”,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这四大旗杆人多时有两万之众。后来经过我军打击,残匪仍有8000,隐藏在刁翎地区,1946年6月以后,他们大肆进攻我东宁、东安、同江、萝北等县城,我依兰县大队甚至也被土匪策反。后来,历经千辛万苦,这批土匪最终被贺晋年全部消灭。
贺晋年剿灭刁翎土匪只是我主力部队剿匪的一个侧面,在历时20个月的主力部队剿匪过程中,我军作战1300次,消灭土匪10万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400余挺,步枪五万支,迫击炮2600门, 山炮321门 ,汽车134辆,马6009匹。等等等等。
座山雕算是东北众多土匪中的一个代表
通过剿匪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苏军闪电战之下,关东军到处遗弃的武器装备数量巨大。东野入关时,携带火炮上千门。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那是苏联的援助。其实,如果看了东北炮兵司令朱瑞的传记,你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有多么可笑,首先,火炮是我们自己捡出来的,攒出来的,其次,苏联这样只帮强者的国家,这样只顾巧取豪夺的国家,会向正处低谷的人伸出援手吗?
朱瑞将军:我军炮兵部队的奠基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