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写的诗「抗日名将吉鸿昌誓师抗日写一首诗作战前动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时间:2023-06-24 14:16:22阅读:3623
1933年7月12日凌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第二军军长吉鸿昌的带领下,经过五昼夜的鏖战,靠着大刀和肉搏战的方式,收复了重镇多伦。这是抗日战争史上的收复第一战,抗日同盟军首战告捷后,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

1933年7月12日凌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第二军军长吉鸿昌的带领下,经过五昼夜的鏖战,靠着大刀和肉搏战的方式,收复了重镇多伦。

这是抗日战争史上的收复第一战,抗日同盟军首战告捷后,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的决心。然而,蒋介石知道后,立即派重兵逼近察哈尔,联手日本对抗日同盟军进行双面夹击。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后来改名为“抗日讨贼军”,因寡不敌众,于1933年10月14日全面溃散。十万人战至最后,只剩下了二、三千人。

吉鸿昌逃亡到天津租界,继续联络抗日事宜。结果,蒋介石派出复兴社特务暗杀未果,恼羞成怒,公开逮捕并杀害了这位抗日英雄。

吉鸿昌就义前,用树枝写下诗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这个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学到过。其实在收复多伦前,抗日同盟军的誓师大会上,他还即兴创作过一首《报国杀贼》。

一、“挥我热血,收复大好河山”

吉鸿昌,1895年出生在河南扶沟。小时候,他的父亲在家中开过一个茶馆,他在茶馆里听着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精忠报国的故事长大。

1913年,吉鸿昌参加了冯玉祥的军队。他在冯玉祥手下当了近二十年的兵,三十一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旅长。

1929年,吉鸿昌担任宁夏省主席。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曾经亲自率领部队,帮助当地农民收割庄稼,又派军中马队运输粮食,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

中原大战过后,冯玉祥的军队被国民党收编,吉鸿昌变成了国民党二十二路军总指挥。但是他因为不愿意同红军作战,被蒋介石解除了兵权,被迫“出国考察”。

“一二八淞沪抗战”过后,吉鸿昌为了抗日救亡,毅然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接受了安排,到张家口与老长官冯玉祥彻夜长谈,劝其举起抗日大旗。

得到冯玉祥首肯后,吉鸿昌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筹资6万元,购买枪械弹药送到张家口。1933年5月26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冯玉祥担任总司令,吉鸿昌担任第二军军长,第一军的军长是佟麟阁。1933年7月1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通电誓师,随后在四日内连下三城,势如破竹,搞得日本军队心慌。

1933年7月4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准备进军重镇多伦。日本军队派出了三架飞机在阵前轰炸。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装备严重不足,大部分战士都没有枪械,手上只有九环刀!

以血肉之躯对抗普通的长枪大炮,已经是处于弱势了,更何况敌人还有轰炸机。为了鼓舞士气,在做政治动员时,吉鸿昌当场赋诗一首:

《报国杀贼》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

非贼杀我,即我杀贼。

半壁河山,业经改色。

是好男儿,舍身报国。

东北已经丢失了,中国人如果再不站起来抵抗,那么华北就岌岌可危了。好男儿就应该为国上战场,抛洒热血,舍弃自身,报效祖国。

这一场攻城战打得十分吃力,连续打了四天,阵亡人数超过240人,还是拿不下多伦。1933年7月11日,吉鸿昌与副官等40人,化装潜入多伦。

然后,他们用大刀和血肉之躯同敌军坚持打了3小时巷战,终于配合城外主力部队,收复了多伦。可1933年7月20日,蒋介石就派出八个师重兵逼进察哈尔,向冯玉祥下达最后通牒。

1933年8月,冯玉祥无奈宣布解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悲愤之余与方振武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为“抗日讨贼军”,坚持作战。

但是,因寡不敌军,在日机的轰炸下,抗日讨贼军由最初的近十万兵力,战至最后仅剩下了二、三千人。

二、蒋介石杀害吉鸿昌的真相

“抗日讨贼军”失败以后,吉鸿昌逃到了天津的法租界。1934年11月的某一天,他正在国民大饭店借打牌为名,同几个人商量抗日救国的大事。

一个复兴社特务借找球为名,进房间查看了他当时坐的位置。然后再带人闯进来,朝着预判的方位连开数枪。结果由于吉鸿昌临时和别人换了座位,暗杀没有成功。

凶手当场逃脱,租界工部局的巡捕赶来,却不由分说,把吉鸿昌逮捕了。这次暗杀活动是由复兴社特务处郑介民下达,复兴社北平站站长陈恭澍策划。

复兴社是军统的前身,他们显然是得到了蒋介石的命令,才会策划这一起暗杀活动。既然要暗杀,说明蒋介石并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的图谋。

但是蒋介石这一次,为何在暗杀失败后,迫不及待地公开逮捕了吉鸿昌呢?原来,抗日讨贼军虽然失败,但是吉鸿昌却由于抗日在民间赢得了很高的声望,这是蒋介石不愿意看到的。

蒋介石下令杀害吉鸿昌以后,还在1934年12月的一份报纸上,以徐道邻的名义发表文章,谈了中日关系。

蒋介石认为:中国打日本肯定打不过,日本10天之内就可以消灭中国。所以对于日方应该采取妥协的政策,并强调妥协高于一切。

于是,蒋介石再三强调,要取缔和制裁一切抗日的组织。在国民党的官方的信史里,记载了一句蒋介石的名言:“如再有偷生死,侈言抗日,不知廉耻者,立斩无赦。”

所以,蒋介石必须要对一切抗日的人和事进行“取缔”。怎么“取缔”呢?杀害和镇压,并以此向日本表示“诚意”。

蒋介石下令逮捕杀害吉鸿昌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共产党人。他杀害后者的动机,纯属是为了执行他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想正面抗日。

结语

中日双方当时军事实力的悬殊,吉鸿昌难道不知道吗?1931年,吉鸿昌被逼“出国考察”,本来可以从此当个富贵闲人。

可是为了救国,吉鸿昌又到古巴哈瓦那参加了孙中山纪念大会,在会上宣传抗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吉鸿昌毅然取道法国,回到了中国。

当时,国家正面临生死存亡,而国民党正规军队却按兵不动,吉鸿昌愤然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时,吉鸿昌还去游说老长官冯玉祥,甚至去游说四十一军的孙殿英一起抗日。最后,吉鸿昌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购买军火送到前线。

吉鸿昌遇害时,感叹自己“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其实他正是因为抗日才被害死的。他已经应了自己的誓言,“是好男儿,舍身报国”。真正应该感到羞愧的,是国民党和蒋介石。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