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看了结局才明白高启强不动安欣不是因为恩情而是真不敢

时间:2023-06-24 01:49:23阅读:2995
电视剧狂飙的口碑一跃超过当年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尺度之大。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剧中的细节。喜欢扫黑剧的朋友一定能明白这部剧为何这么优秀,大反派高启强的形象并没有像传统…

电视剧狂飙的口碑一跃超过当年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尺度之大。

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剧中的细节。喜欢扫黑剧的朋友一定能明白这部剧为何这么优秀,大反派高启强的形象并没有像传统的黑社会大哥一样,反而是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卑劣手段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而其中尺度最大的地方,那就是代表正派的警察安心。一个小小的警察,为什么说是尺度最大的地方?只有看了电视剧的结局才能懂。

安心在警局待了20年,这中间连画了三街的刑警队长,第一任队长是曹闯,他在警队工作了很多年,可是他的薪资待遇却不高,一直想要升官的他鬼迷心窍,听信了市长赵立冬的话,要去杀了黑老大徐江,结果被高启强的杀手老莫枪击致死。这是警队第一个腐败分子出现。

曹爽死后,徒弟李想成为了警队队长。当初师父死的时候,李想是唯一一个到达现场的人,他知道师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为了揪出背后的大人物,李想选择了隐瞒事实。让师父埋在了烈士陵园,这也让他和安心有了隔阂,所以为了扳倒赵立冬,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来调查,结果就是他故意腐败接近赵立冬。

一旦他进入了核心圈层,那么他就能搜集到关键证据,哪怕安心质疑自己理想,也要为之一搏。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刑警队长始终是给人看门的狗,它永远进不了主人的家里。

尽管李想收到了很多的加油卡、购物卡,可是愣是没有发现赵立冬的把柄。赵立冬也看出他的不忠诚,于是他和高启强合作,最后成功的除掉了李想。

当李想死的那一刻,赵立冬竟然佩服起高启强的手段,可见其尺度之大。更加有趣的是,死了两任的队长,这时候安心被调离了刑警队,张彪成为了队长。

论资排辈,加上查案能力,安心如果没有走,张彪应该不可能成为队长吧?那么是谁调离了安心?很显然是安长林和孟德海在背后操作,这俩人对安心来说可是亲人啊。

果然,在后面的剧情中,张彪黑化成为了高启强的保护伞,看来刑警队长这个职位不好当啊,谁当谁受?看来,当初安长林让安心离开刑警队是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高启强已经是金海的半边天,安心最了解高启强,同时威胁也是最大的。

那么,高启强为什么不敢动他?其中刑警队长张彪已经说出了真实原因。张彪被指导组调查,他吼着要见安心,说只会给安心一个人交代。在审讯时,他说了一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不是所有人都有人保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张彪成为队长后,他可能是受到了赵立冬的威胁,他想给自己找一个保护伞。而安心就不一样了,不管安心多勇敢,多么乱来,他始终有自己的保护伞,那就是孟德海和安长林,一个是局长,一个是副局长,在整个警队内部,安心的关系可以说最硬的,看到这里,你还能说尺度不够大吗?

后来安心成为了宣传科的科长,孟德海成为京海人大主任,安长林成为政法委书记,这尺度够大吗?其中孟玉被绑架的时候,高启强还说了一句话,绑架孟玉可是要掉脑袋的,可见他害怕的是官场的职位,而不仅仅是这个人。孟德海已经是人大主任,这关系谁不害怕,谁不想巴结?

安心离开警队后,徒弟陆寒成为了代替他的人。陆寒家境贫穷,没有任何关系,最后却死在了黑社会的权益斗争中。他在失踪后,警队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浪,没有人去关心他到底是怎么失踪的,一个活人就这么活生生的消失了。如果是安心一直在追着案件调查相比,会和陆寒的结局不一样吧?这就是有关系和没关系的差别,要想在官场混得好,还需要得有关系才行。

反观看大反派高启强,他为什么能成功?一开始还不是谎称自己和安心关系好,而安心的背后可是安长林和孟德海,他们代表的可是权力。看来要想混得好,还必须得有关系啊,结局中高启强被捕,审讯室里想起20年前安心给自己送饺子的一幕。

看到这里,我们才能明白,高启强不敢动安心,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份饺子的恩情,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利用安心、安长林、孟德海的权力。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