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个女作家,被誉为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历史)
如果问这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是谁?福尔摩斯肯定能算一个,还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当属波洛,这两个堪称传奇的人物形象都是存活在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但是却影响了整个世界,甚至很多警察都反复阅读有关他们的小说,以便从中学到侦探知识。
传奇的作家怎么能没有传奇的人生和爱情?11岁,富二代的父亲去世,家道一落千丈,幸福快乐的童年戛然而止。姐姐麦琪开始自己写小说挣学费了。阿加莎说,我也写小说吧,因为“我口头表达能力太差,不具备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的资质。”
然后她就真的开始写了。《白雪覆盖的荒野》被一次次退稿,这让她很受打击,为了调节心情,她开始有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试图在其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另谋一条出路。
口语表达练习的效果不好,但爱情开花了。在一场艺术沙龙上空军少尉阿尔奇·克里斯蒂被这个身材高挑的美少女一见倾心,虽然他马上就要奔赴前线,但是还是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她。
母亲当然是反对的,阿尔齐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且一旦开战,爱情再猛烈也顶不住一颗子弹。但是这显然难以成为两个年轻人爱情之火的阻碍,阿尔奇英俊潇洒,又能说会道,很好地弥补了阿加莎的不擅言辞的缺陷,把未来的丈母娘哄得极开心。1914年圣诞,一战已经打响了,阿尔奇接到了参战命令,就在圣诞前几天,两个人终于完婚,婚后不久阿尔奇就上了战场。
可是阿加莎的表达能力还是连正常人的水平都算不上,她只有拼命的写啊,把思念和惦记融在文字里。除了给丈夫写信,她就继续写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已经改了好几稿,可是没有一家出版社垂青,这和很难收到丈夫的回信加在一起让她坐立不安了好久。后来她被朋友拉到医院参加志愿者活动,居然如鱼得水,两年的时间里从普通的护士升为药剂师。
她发现自己对药剂的功能和使用有着天然的敏锐感,于是她重新改写了《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严格按药剂知识把主人公退休警探赫尔克里·波洛打造成一个对药剂学敏感而思维极其紧凑的神探,充满了“灰色脑细胞”(推理因子),这本书由于对药剂使用的准确度竟然在数年之后被推荐为大学化学系的课文。
哦,丢开那些化学元素和神探波洛吧,我们继续说爱情。战争结束了,这是个好消息;阿尔奇回来了,这是另一个好消息。与那些同赴战场的乡亲们更幸运的是很多人没有回来而自己的丈夫毫发无损。阿尔奇成了她的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我从来没想到过你文字的组织能力和奇思妙想如此的天马行空。波洛将会永生。看来小说治愈了你的语言表达迟缓症。”
“真的吗?可是我还没出版过。”
“别着急。波洛在你的笔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绅士,而且,你的推理无懈可击,和以往的推理小说完全不同,这是一种让人感觉异常舒适的刑侦推理,甚至连谋杀都显得如此的温和优雅。你会一鸣惊人的。”
被阿尔奇说中了,阿加莎塑造的大侦探波洛果然一鸣惊人。当战争结束,人们已经从恐惧中回归对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上来之后,精神领域的充实促使出版业重新回温,而阿加莎的“舒适推理”更是另辟蹊径让读者耳目一新。一夜之间,文学界就都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虚构的传奇侦探波洛,也是一夜之间,出版社的报社的约稿就雪片一样飞来。
阿加莎开始忙了。她甚至不得不随时带着一张画板,以便自己能在任何灵感来敲门的时候立即摊开稿纸进入写作状态,“大概和狗叼着骨头走开的情况差不多。狗偷偷摸摸走开,半小时见不到踪影,随后它会鼻子上沾满泥土出现在你面前。每逢我得以抽身,关上房门不让打搅,就可以伏案完全沉浸在写作中。”
阿加莎终于找到了自己准确的可能成功的事情来做。她没有时间陪丈夫,阿尔奇也不需要她陪,一个从战场上经历了太多擦肩而过的死亡之后的年轻人,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看穿了世事和生死之后的及时行乐。他和那些同样从战壕的死尸里爬出来的战友们天天喝酒,然后开着车去野外,常是几天不回来。他的妻子是名人,有似乎花不完的钱供他弥补战场带给他的灰暗,冲刷他身上的死亡气息。
偶尔回家,阿尔奇除了一身酒气的睡觉就是和妻子喋喋不休地谈论他的高尔夫技术如何的突飞猛进,而阿加莎更想丈夫能给他的小说推敲一下下一章的情节。在日记里,她自嘲地写道,“我正在渐渐沦为了个高尔夫寡妇”。
可是,母亲去世了,这个世界上给她最多爱和安全感的人没能挺过1926年的夏天。母亲离世的悲痛加上拼命写作的劳累,阿尔莎在回到老宅艾斯菲尔德收拾母亲的遗物时病倒了。
阿尔奇没有在她身边。现在高尔夫球棒比那个当初他发誓生死不离的妻子更迷人。但是听说妻子病了,他还是回到了艾斯菲尔德,不过在送她去医院的途中,他说,“等你病好了,我们离婚吧。那姑娘叫南希·尼尔,哦,她的高尔夫球技,棒极了。”
阿尔莎彻底垮了。
经历了一次自杀和一次长达十二天的失踪(那次失踪堪称世界上场面最宏大的失踪,当局动用了15000人和数十条搜救犬,甚至连同样以福尔摩斯成名的著名推理作家柯南道尔也用自己的经验参加了搜救)之后,阿尔莎真正的失踪了。1928年,阿尔奇拿到了离婚协议书两周之后就娶了南希·尼尔,阿尔莎则封笔埋名,以一个普通旅行者的身份去了遥远的东方。毕竟,治愈爱情的最好方式就是离开。
幼发拉底河边的古镇乌尔,是一座沉默了数百年的寂寞安静的休闲地,游客不多但风景极好,阿尔莎决定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因为她的粉丝兼朋友,著名考古学家伍尔夫妇在这里有一座不大的乡下别墅。
伍尔夫妇的工作很忙,于是派助手乌克斯·马洛照顾她的日常起居,并以司机的身份陪同她在周边旅行。
署名玛丽·威斯特玛考特的心理分析小说突然出现在各大书店的头排位置,马洛看着这个已近中年的女人重新拿起了笔,心里知道,一些伤,已经开始结痂。那些小说风格新颖,与以往的推理小说完全不同,但是显然乌洛已经入迷了。
考古学者身份的马洛对各地的风情了若指掌,加上口才极好,人又细心体贴,这让阿尔莎终于重新拿起了笔,但是她不愿再用原来的名字了,像告别前半生的自己。她给自己取了个很长的名字,“我希望我能活得像我的名字一样长。”
“当然会了。你和你的作品一样,是青春常在的。”马洛笑,在希腊的时候她严重的伤到了脚踝,马洛在病床边寸步不离的陪伴,每天看着她打开画板,铺好稿纸,像一位巧手的匠人一般编织她的文字,等她能下地活动了,乌洛就一路护送她回到老家。
在路上,他向她求婚了。
“可是,我已经40岁了,比你大了整整14岁。你和我说过,你和我姐姐的儿子是大学的同学,我足可以做你的姑姑。”
“年龄很重要吗?我倒觉得,你的笑更重要。”
马洛在叙利亚考古,阿加莎每天除了写作就帮忙给考古队洗衣服整理内务,成了整个考古队的“大嫂”,甚至在空闲的时候还垦出一块菜园。
幸福总会催生出一些令人欣喜的事情。阿尔莎第二次创作高峰来临了。她以一年两本书的速度疯狂写作,最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作品再一次风靡世界。
阿尔莎喜欢甜食,而且每当创作欲望亢奋时胃口就出奇的好,加上她年龄本就比马洛大上好多,两个人站在一起时简直不是一个重量级。长年的野外生活和日光暴晒让马洛显得精干结实,而她则身材肥胖老态龙钟,但是马洛还是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亲吻他心中的女神,和她一起进厨房,开玩笑式的问她,“你写了那么多投毒案,我呆会儿的晚餐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哦,放心,我是你的毒,可是你已经吃了这么久还没有事。”
阿尔莎已经很老了,肥胖的身材更加重了她心脏的负担,虽然1971年时她凭借着传奇的主人公大侦探波洛被女王陛下授勋为爵士,但是这并不能让她欣喜,因为任何快乐和荣誉都对越来越远的健康无能为力。
为了不让世界失望,给世界一个完美的结局,她特地在小说《帷幕》和《神秘的别墅》中给大侦探波洛和他的助手安排了结局:波洛已经无法自由行走了,关节炎让他不得不坐在轮椅里,并在波洛最初成名的斯泰尔斯庄园里最后一次维护正义,波洛说,秩序稳定的“昨日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而这个传奇的无所不能的大侦探,在小说里终于成了马洛手中那些古董一样,老朽,却又不朽。
75岁时,阿尔莎历时15年完成了她的自传,在这本书的最后,她写道,“我已经75岁了,到了该封笔的时候了。面对这个大到让人心生恐惧的年龄,我该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说点什么呢?感谢上帝给了我幸福的后半生,还有一个男人深厚的爱。”
人物小传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英国现代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王。其创造的大侦探波洛与福尔摩斯一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人格魅力的虚构人物。
代表作《东方快车谋杀案》。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