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风云电视剧,午子风云电视剧

时间:2023-06-23 06:23:15阅读:2267
人文钩沉 追忆拍摄往事清明前后,我们刊发的系列推文《“马儿崖事变”八十周年祭——马儿崖的枪声》,在广大关注、支持西乡旅游的朋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并因此延伸至另外一个话题:二十七年前,拍摄于西乡境内的唯…

人文钩沉 追忆拍摄往事

清明前后,我们刊发的系列推文《“马儿崖事变”八十周年祭——马儿崖的枪声》,在广大关注、支持西乡旅游的朋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并因此延伸至另外一个话题:二十七年前,拍摄于西乡境内的唯一一部取材于陈浅伦创建红二十九军始末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午子风云》,如今在哪里?

为回应网友关切,小编特地走访了县内部分参与电视剧《午子风云》拍摄的人物。

1

张树岗,县内知名作家,《西乡文化》主编,电视剧《午子风云》编剧。

“这部电视剧拍得不是很合我意。”张老师以这样的不愉快的结论开始了谈话。

他说,由于拍摄电视剧时,正处在特定的时期,过分强调电视剧政治倾向问题,剧本中一些能更加突显人性真实、复杂一面的,更具地域、传奇色彩的情节被大量删改,最终拍成了一部政治第一,刻板还原历史真实的片子。按他的意思,是想要和当年火遍全国的《乌龙山剿匪记》相媲美的。

我追问至片源何在。张老师禁不住我的再三请求,拿出了电视剧的DVD光盘。

比起我早先在县电视台看到的更原始的录像带,这已经算很进一步了。

我提出想要借走,细细观看。他答应了。

“你什么时候还我?可别把盘划伤了,弄坏了。”像是自己用心带大的娃,现在要交由别人看管了,临走时,张老师再三叮咛。

2

电视剧中“二娃子”造型

李磊近照

李磊,1983年生,电视剧《午子风云》中“二娃子”一角的扮演者。清明前,在县人社局办公室,李磊跟我侃侃而谈,回忆了当年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情景。

李磊说,拍这部电视剧时,他才6岁,在县城北后街小学念书。

“导演那时候就住在县政府院子里,刚好我跟在政府工作的父母正好住在县政府院内。有天导演在院子里散步,见我蹦蹦跳跳地在那玩,突然眼前一亮:正差一小演员,这个看合适吧。她就叫我过去,跳个舞呀什么的。见我活泼开朗,就这么定了。”

说起当初参与《午子风云》拍摄的缘由,李磊还记忆犹新。如今已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李磊,早已脱去一脸稚气,显得沉稳、敦实。但回忆起这些拍摄往事,眉宇间突然流露出久违的生动、活脱。

“我在剧中演一个孤儿。父母亲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亲眼目睹父母被残忍杀害。然后,在亲历了革命风暴后,成为唯一生还者。红军领导人把一面鲜艳的党旗揣进我怀里,叫我沿着有路的地方去找失散的革命战士。”

“有哭戏,还不少。导演就启发我说,你就想,你妈没在,这么久没见到她了,眼泪就下来了。确实,三个多月时间,我记得就住在高川、堰口的大山里。那么小,突然跟父母隔绝这么久,还真的很想他们。我就哭了,很伤心的。”

“拍摄真的很艰辛。器材、设备远不能跟今天比。只有一台摄像机,完全用电影胶片拍摄,成本按每帧多少钱计算。为节约成本,拍摄必须在多次演练成功后,一次拍摄成功。”

“拍完这部戏,我得了200块钱。好像大家也都没有太计较报酬什么的。”

“三年后,导演又邀请我参演过一部在她家乡宁夏西海固拍摄的农村儿童题材电影《杂嘴子》。故事情节我都忘了,好像还得过什么奖。这部戏得了好几千块的报酬。”

“没想过以后要成名成星什么的。就只是觉得好玩,人家叫怎么演就怎么演。”他这么回应办公室同事提醒他“怎么不好好在这条路上发展,当个电影明星”的调侃。

倒是参演这部戏,让他对红二十九军,对西乡革命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那阵子,就抱着剧本看,了解了不少历史事实。想想革命真不容易,要是陈浅伦不被杀害,后来可真是大人物哩。”

李磊后来从西乡一中上了陕西教育学院历史专业。他说,爷爷是个文史爱好者,曾经写过西乡地理志,打算正式出版的,他对家乡的人文历史很有研究。

清明假期,小编认真观看了《午子风云》第一集,撇开叙述节奏缓慢,稍显拖沓而外,演员的表演,剧中服装、道具、场景布设得严谨、一丝不苟,对西乡当时人文、风情的真实再现,那真是没有丝毫可以挑剔的,我不得不对当年严谨、负责的拍摄态度肃然起敬。

值得欣慰的是,八集电视连续剧《午子风云》DVD光盘现已全部处理成可供上传、下载,拷贝的MP4格式。该剧第一集已上传至优酷网,其他七集正在上传中。观看方法,打开“优酷网”,输入“《午子风云》第x集”,即可观看。或者直接拿较大容量U盘、移动硬盘来县文广文旅局拷贝。联系人:樊义强,联系电话:6215518。

在此郑重声明:电视剧《午子风云》的版权属文广文旅局,严禁一切将视频用于商业用途或肆意恶搞的行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