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自传作者范海涛出版新书三十不设限
今年,随着电视剧《三十而已》和真人秀《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热播,与30岁女性相关的话题备受关注。在许多人眼中,过了30岁不仅意味着衰老的开始,还可能意味着生活告别轻松,被事业、婚姻、家庭困扰,这种年龄焦虑在女性身上往往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常常听人说“三十而立”,说女人30岁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定型,事实真是这样吗?到底是“三十而已”,还是“三十不易”?
2020年11月,由天喜文化策划、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三十不设限》正式面市。在这本书中,百万级畅销书作者范海涛针对女性二十岁时的迷茫困惑和三十岁后的焦虑不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范海涛毫不回避年龄压力带来的阵痛,以丰富的亲身经历,讨论世界对于女性的态度和看法,分享30岁女性的职场进阶与转型经验,告诉读者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突破自我局限,从而上演人生的逆袭。这是一本雷军、徐小平、李开复等人鼎力推荐的励志书,也是一本让王珞丹、伊能静爱不释手的枕边书。
■30岁时按下暂停键,放弃财经记者身份
范海涛,知名财经作家,第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口述历史专业硕士学位的华人,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代表。2009年,她与李开复合著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并获得“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受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名校邀请,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20年8月,出版《一往无前: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一周销售100,000册。
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半的人在过了30岁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改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这个悲观的论调常常得到印证,但范海涛鼓起勇气行动起来,画出了全新的人生轨迹。
范海涛并非天生勇敢的女孩。20多岁时,她作为一流媒体的财经记者,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波澜不惊地生活,日常是穿梭于各个新闻发布会,聊着商业精英的八卦,点评着上市公司的报表,享受着北京的阳光。30岁前,她和其他人一样,因为年龄压力和事业转型而苦恼,也面临日渐年迈的父母和日常琐碎带来的一地鸡毛。这时一本《世界因你不同》让她功成名就,就在其他人认为她从此一帆风顺时,她却在30岁时按下暂停键,放弃稳定光鲜的工作,告别熟悉的环境和朋友,激流勇退出国留学,踏上一条未知的路,只为了实现她的梦想:用口述历史去定格这个时代的质感和故事。
范海涛在书中反思曾经的自己:“因为我的人生有了很多羁绊,胸无大志和责任抵身可以作为我人生不前进的两种借口。我想,就让我在日常俗务里沉沦下去吧。”那个她“习惯了普通,也觉得这辈子所有美好的事情都离自己太远”,所以她“死死抱住‘稳定’不撒手”。然而,“短暂的成就感之后,空虚与迷茫不可遏止地浮出水面”。梦想不断在她心中翻涌,最终促使她抛开一切去尝试。
■留学归来,创办口述历史工作室
承受着四周的争议,在30岁的转折点上,范海涛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毕业后她又放下在国外已经渐渐步上正轨的工作,选择回国发展事业。两次破而后立,范海涛创办了自己的口述历史工作室,不畏艰难地进行着她最热爱的事业——传记写作。范海涛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只有不设限的人生,才能突出生活的重围。
范海涛坦然承认其中的艰难之处:“以大龄之姿选择在另外一个国家从零开始,各种孤独苦闷都像是一场场心灵的拷问”,然而,经过一番头破血流的单打独斗,经历过对潜能的无限挤压,随之而来是突破极限的笑和泪。
丰富独特的经历允许范海涛亲身为读者展示突围的可能,记者的敏锐则允许她凭借自己对困境的体悟,深入理解其他迷茫的个体。范海涛希望这本《三十不设限》能够给予怀抱希望,却习惯胆怯的人们一丝希望。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面临的新机会和新选择太多了,不要因为畏惧失去而放弃前行。
高圆圆说:“三十岁的女人,既有二十岁女人的脸蛋,又有四十岁女人的智慧,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30岁的女人拥有的其实远超自己的想象,不必为过去的事情而哀叹,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燕都融媒体记者 宋燕)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