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蒋介石处死的军阀「近代最倒霉的军阀得罪了毛主席和蒋介石没人敢收留他」
在中国近代史上,毛主席和蒋介石堪称一对最大的对手,两个人的斗争史,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的历史。
但有一个人,名气不大,却成为毛主席和蒋介石共同的敌人,先被毛主席驱逐,后又被蒋介石下令暗杀,确实很少见。
这个倒霉的人,名叫张敬尧。
张敬尧1880年生于安徽霍邱,弟兄四个的名字都非常大气,分别叫尧、舜、禹、汤。不过,张敬尧虽名为“敬尧”,但做起事来却毫无底线。
张敬尧参军后,有一次不服教官管教,竟把教官打了个半死。军队领导决定处死张敬尧,以儆效尤,四个大兵绑住张敬尧要砍头,张敬尧却痛哭流涕,说兄弟们留我一条命吧,将来我一定报答你们。
四个大兵被张敬尧的花言巧语打动了,就弄来猪血抹在刀上,回去说把人杀了,张敬尧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张敬尧在段祺瑞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一直做到了湖南督军兼省长。1919年,张敬尧虚岁四十,年纪轻轻的却要过大寿,还成立了一个大寿筹备处,要求全省士绅都要送寿礼。
张敬尧把寿礼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是福字,1000大洋;二级禄字,500大洋;三级寿字,300大洋;四级喜字,200大洋。不给行吗?不行,张敬尧派人挨家挨户去讨要。
不光他自己做寿,老娘、弟妹、姨太太姑奶奶做寿,各界都得拔毛,气得老百姓大骂:“督军捞够,百姓饿瘦。”
只靠收寿礼发不了大财,真正的大头还是鸦片。张敬尧在湖南广种鸦片,甚至让军队和各级衙门在光天化日下卖鸦片,简直成了毒窝。制造鸦片的地方不够用,张敬尧说:大烟第一,教育第二,把省工业学校的机械实习所当成了工厂,学校的锅炉没日没夜地熬制大烟,弄得乌烟瘴气。
张敬尧最不喜欢搞教育,省财政的教育经费,全被他给贪污了。1919年,湖南的教职工没钱吃饭,集体要求发工资,张敬尧却大骂:“是教育重要还是军队重要?没有军队,教书匠算个屁,全给老子抓起来!”
湖南媒体进行抗议,张敬尧大怒,立刻派兵查封了骂他最厉害的《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毛主席创办的杂志。
毛主席当时在《湘江评论》发表文章,痛斥张敬尧祸国殃民,还带领大家把从卖国洋行收缴上来的日货集中烧掉。张敬尧亲自带着军队闯进会场,逮捕了很多人。
毛主席忍无可忍,决定联络各界志士,一起去北京进行驱张活动。毛主席亲自撰写了《湖南各界公民向北京府院控张敬尧十大罪呈文》,在北京影响非常大,总理靳云鹏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表态说:一定惩治张敬尧。
张敬尧恨透了毛主席,派军队去北京抓人,好在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保护,毛主席才平安无事。
此时的张敬尧,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没人待见。有一次,张敬尧去找吴佩孚,想让吴佩孚收留自己,吴佩孚满口答应,摆了一桌晚宴,宴请张敬尧。张敬尧已是草木皆兵,怀疑这是鸿门宴,吃饭的时候提心吊胆。
正吃着,突然电灯灭了,张敬尧以为吴佩孚要动手了,吓得差点尿裤子,拔出枪来要自卫。不一会儿,电灯又亮了,吴佩孚看着他那个惊慌失措的样子,讽刺说:“你就这点胆量?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
张敬尧成了孤魂野鬼,无人收留,但日军入侵华北后,张敬尧又看到了生机,马上投靠了日本,被任命为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日本人虽然看不起这种人,但因为还有利用价值,决定扶持张敬尧为伪华北政权头目。
蒋介石知道后,大怒,特地叫来戴笠,说:“张敬尧完全丧失了底线,这种人绝不能留!”戴笠领命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军统华北特区区长郑介民。
当时,张敬尧以商人常石谷的名义,住在北京六国饭店豪华包间。郑介民摸清情况后,派了一名精干的除奸团高手,混进六国饭店,将张敬尧枪杀于包间。
张敬尧被杀后,蒋介石特地通报全国,谴责张敬尧的汉奸行为,以儆效尤。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