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企三道红线排名(2021年房企三条红线排名)
2021年,“三道红线”成了房企的紧箍咒。大环境下行的两年,有的房企砥砺前行稳健如初,有的房企爆雷摆烂,有的房企自救中……
2022年会不会迎来转机?房企三道红线的“档次”又发生什么变化?随着今年年报季的结束,答案揭晓。
PS: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
按照踩线数量0、1、2、3,分别为绿档、橙档、黄档、红档。
对统计表格的一些说明:
1、仅做参考,毕竟是根据企业年报统计,多少有点水分。
2、48-55序号的房企,没发年报,不参与统计。
Part1
2021年 VS 2022年
困境依然在
2021年三道红线表现比较好的房企——中海,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3.4%、净负债率不超过33.8%、现金短债比大于2.6;
而2022年的数据为53.59%、31.07%、2.41。
对比来看,比较稳健,数据变化并不是很大,论一个央企的自我修养。
再看其他房企,绿档的三道红线数值没有很大的“进步”,而处于其他档次的房企也在“挣扎”,甚至不少房企选择不发年报,所以总体看,2021年 VS 2022年,困境依然在(注意,2022年是依据2021年的年报;2021年是依据2020年的年报)。
Part2
毫无意外
央企、国企当道
绿档说明房企健康稳健发展,置业可作为参考。
2022上市房企绿档有24家,其中央企6家、国企6家、民企12家。排名前三均是央企——中海、华润、招商蛇口,中海资产负债率最*低,为53.59%,果然是成本之王、低杠杆稳健房企。华润置地的净负债率最*低,仅24.40%,说明管控不错(当然数值也不是说越低越好)。
国企的万科A股、金地、建发同样处于绿档,万科、建发在南宁布局多盘,比如被名校包围的万科翡翠中央、建发五象印月、万科城等,金地在南宁可选择金地美域国际。
▲万科热销场面
再来看民企的阵营,龙湖现金短债比最*高,达6.08,去年为3.9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杠杠的!龙湖春江天越已交付,造园能力确实在板块里算数一数二,当然龙湖最厉害的还是别墅产品,目前龙湖郁林府推出新品。
▲龙湖郁林府示范区实景
Part3
买它
这些房企升档了
有的房企猝不及防地爆雷,有的房企则经过一年的时间把局势进行扭转。
小六注意到不少房企成功上岸,从橙、黄档进阶到绿档,比如华发、旭辉、新城等。华发在2021年资产负债率75.3%、净负债率199%,现金短债比1.84,可以看到除了现金短债比,其他两项直接踩线。2022年,华发资产负债率67.1%、净负债率80.3%,现金短债比1.84,连跳两级进阶到绿档,这难道就是国企的实力?
新城、旭辉去年处于橙档,今年终于迈进绿档。据悉,旭辉、新城近期将进入“示范名单”发行债券和中票,随着房地产政策和融资环境的边际宽松,有利于恢复信心。
Part4
警惕
这些房企掉档了
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房企真的太难。有的房企原本在绿档,但是一波一波打击下来,逐渐坚持不下去,降档。
比如融信、金科、龙光,2021在绿档,但是到了2022年踩了一道红线,直接降到橙档。其中融信中国、金科股份踩了现金短债比红线,看数值0.97、0.91,今年如果楼市好转也许明年就能重回绿档。
龙光踩了资产负债率红线71%,目前情况还不是太坏,具体还要看2022年市场行情。
有的房企处在比较危险的边缘,之前踩了一条红线,如今再踩一、两条红线,情况不容乐观。比如正荣地产、中南建设降为黄档,阳光城降为红档。
而绿地控股一直是黄档房企,作为TOP10房企近期也开始忙着谈展期,虽然它是国企……
令人比较意外的国企还有中交地产,直接踩了三道红线,2018年完成重大重组后依然逆势扩张。据悉2022年一季度末,中交地产货币资金余额为173.99亿元,短期债务为166.65亿元,现金短债比为1.04,脚踩“三道红线”。
另外,一些房企无年报,基本是怎么回事大家也懂,比如恒大、蓝光、佳兆业、融创等。
写在最后:
处于绿档的房企并不是说绝对安全,毕竟三道红线是一个相对安全指标系而已,比如目前绿档的禹洲就已经债务展期了,而之前绿档的佳兆业已经暴雷;
处于橙档、黄档的房企,随着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调控持续,房企负债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就看市场反馈,销量能回到两年前,房企也是能回到绿档;
踩了三道红线的房企,要想想如何走出困境,一方面是降负责,另一方面如何重拾购房者的信心。
如今“救市”信号已然明朗,房企融资放宽,时代中国、碧桂园、正荣地产等不少房企纷纷表示力争在2022年年底前转为绿档。当然摆在房企面前的除了销售走向正轨,还有保交楼,重塑市场信心,才能走得更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