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布达佩斯大饭店,用韦斯安德森的方式打开武汉地铁

时间:2023-06-21 16:38:54阅读:3962
小某书最近很流行一款视频笔记:用韦斯.安德森的方式打开xxx,韦斯.安德森构图,韦斯.安德森配色,韦斯.安德森模板,韦斯.安德森调色教程......窥探欲和好奇心促使我找了度娘,惊讶地发现,他就是我多年前看过的一部…

小某书最近很流行一款视频笔记:用韦斯.安德森的方式打开xxx,韦斯.安德森构图,韦斯.安德森配色,韦斯.安德森模板,韦斯.安德森调色教程......

窥探欲和好奇心促使我找了度娘,惊讶地发现,他就是我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的导演,忍不住又去重温了一篇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先奉上几张图稍微感受,韦斯.安德森的色彩魔力。

这一次看完,我发现后劲非常大,这部电影我是正常速度看的,中间还无数次暂停进度条、倒带。

看完一篇之后,我还重新把开头部分又重温了一遍!

如果,在我所看的150部电影里选一部电影三刷,《布达佩斯大饭店》必须位列第一。

电影开头,无名作家说,很多人以为作家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总是文思泉涌,永远不缺故事可说,能凭空想象精彩情节。

可事实恰恰相反,一旦大家知道你是作家,他们就会带着人物和故事来找你,你只要好好观察,专心聆听就可以,这些故事会跟着你一辈子,常说别人故事的人会听到很多故事。

接下来他讲了一个,在他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听到的故事。

上个世纪30年代,无名作家在一家酒店遇上一位古稀老人,穆斯塔法(下称穆斯)。

一个见证了这家大饭店,由繁盛走向衰败的老人。这里也有着一段他和雇主古斯塔夫(下称古斯)、爱人阿嘉莎的故事!

不过,他和她都成了昨日的世界!

奇怪的是,穆斯还是愿意付出毕生的财富维持这所不盈利的饭店。

因为,他想把和阿嘉莎共同经历愉快的时光保存下来。

影片中穆斯塔法作为故事叙述人,在一顿饭的间隙向无名作家回忆那段历史。

从这段回忆中,古斯塔夫、穆斯塔法、阿嘉莎呈现了一个清新而悲壮故事。

今天,我想从古斯塔法的角度记录这部电影!

古斯塔夫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最受喜爱的经理,掌管饭店的大小事务,事事亲力亲为;

事业心超强的背后,有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他给钱让穆斯塔夫去购买蜡烛,不忘叮嘱他把剩下的零钱给马路边上的坡脚擦鞋童。

爱念诗,被杀手追到悬崖边上还不忘念一首诗记录生命的最后一刻;

拥有被人拥戴的荣誉,酒店里很多贵宾都因他而来,所有到大饭店的名流贵族都希望跟古斯塔夫共舞一曲!

他却过着最质朴的生活,住在跟其他员工一样小的仆人间,没有过多的装饰,没有奢华的摆件,香水倒是他视若珍宝的物件。

他会在员工晚餐开餐前,讲道(类似西方的圣经),虽然讲台下的员工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开吃。

当一个人拥有了权势后,他更倾向于向上攀附,而非向下俯视。

但古斯塔夫例外,这一点在隐形人物般的门童穆斯塔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伯爵夫人在起居室撒手人间,古斯塔夫连忙吩咐穆斯塔法收拾行李,出发匹兹的路上。

一路上,火车停在了荒野郊外。

原来是遇上军官查证身份,军官强烈要求带走穆斯以调查清楚,穆斯听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来,眼神扫视了一下古斯。

古斯双手示意穆斯坐下,不用听他的,淡定地说:“你不能因为他是移民就逮捕他,他的身份我可是亲自跟劳动服务局确认过的,他也没做错任何事。”

话音未落,军官两眼珠一转,马上弯腰躬身,试图强行从拽起些什么。

旁边的古斯,跟军官对了一眼,再跟穆斯对了一眼,他大概猜到了军官要做什么了。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军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拉住穆斯的手腕,像抓小鸡一样把他拎起来。

古斯也在不假思索之际,强行拉住军官不让他接触穆斯。场面一度混乱,旁边军官的随从也强行拉住古斯!

一番“挣扎后”古斯和穆斯都被身强体壮的随从们压倒在墙边,尽管身体被降服了,嘴里还不忘说:“你这低贱的麻子脸法西斯主义王八蛋!放开我的门童!”

一贯注重体面和礼仪的古斯,在这等状况下狼狈不堪,头发凌乱,脸青鼻肿。

就为了一个还在试用期的门童。

最后,这个小故事的结果以汉克斯军官的出现化解了矛盾,因为汉克斯军官的父母曾是古斯的忠实拥趸!

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绝不是因为对方与自己的学识、认知、财富的差距,而是在他身上看到平等、善良的人性之美。

正如电影里这句话: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文明的微光存在,那就是人性!

伯爵老夫人死后,古斯拿走了伯爵夫人分配的遗嘱画作《苹果少年》。

于是,他被伯爵夫人的家族成员,嫁祸成贪图财务的罪魁祸首,无故成为狱中囚徒。

初到牢狱,被几个“粉红色”小哥欺负,他也将自己最阳刚的一面以拳头之势发泄出去!

结果,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功打入“粉红色”的阵列,这群人为古斯塔夫成功逃狱提供了绝大的帮助。

逃出牢狱的古斯塔夫跟穆斯塔法会合了,穆斯问避难所在哪里,有没有带伪装的物品例如假鼻子假胡子之类的,毕竟他在逃亡。

结果,穆斯一问三不知,既没给他准备一套好衣服,也没准备他奉之为生命的香水。

他对着穆斯塔夫就是一顿絮絮叨叨抱怨,讽刺他来自穷乡僻壤,一点也没学到他教授的酒店礼仪,这在他的家乡一点都没问题。

随后,他问了穆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是因为什么而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成为身无分文的移民,来到高尚有教养的社会,这个少了你也没关系的地方?”

出乎意料的是,穆斯用两个苍白无力的字回应了这连珠炮式的提问:“战争”!

“我的爸爸被杀了,其他的家里被枪决,拼命活下来的人被迫逃亡,我离开是因为战争。”

古斯连忙道歉,他骂自己是混蛋、大白痴、可悲的蠢货,有愧布达佩斯大饭店!

两个手无寸铁的逃亡人士,在荒凉的郊外拥抱了一下。

穆斯在谈起女友阿嘉莎时,背起了古斯送他的书。

一声警鸣破坏了这浪漫的氛围,古斯说:“现在我们要赶紧逃跑,记住你念到哪,因为我想听你念完……”

我脑海中闪过了罗曼罗兰这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创始人是,古斯塔夫也是,穆斯塔夫也是,阿嘉莎也是!

虽然古斯最终解脱了所有罪名,也成为了伯爵夫人最大的遗产继承人;阿嘉莎也成为了穆斯的妻子,他们有过一段很甜蜜的婚后生活。

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变老!

影片最后的片段,电影由丰富温柔的配色变成黑白调。

无名作家问穆斯塔法,最后古斯塔夫怎么样,他按捺住颤抖的哭腔,低沉地说:“They shot him. ”!

古斯和穆斯第二次乘火车去匹兹,路上一样的雪景,一样的坐在彼此的对立面,火车又停在了郊野外。

这时,一群面相凶残的纳粹军人,直接推开火车门,冷冰冰地从嘴里蹦出几个字:“请出示你的证件。”

尽管古斯用尽说这一切调侃的话活跃气氛,冰冷的纳粹军官脸不改色,他拿出钱包中的移民许可证,纳粹军官一把抓过去直接撕掉。

同样的戏码,同样的场面,同样的狠话。

镜头是古斯跟一群纳粹军官们相互扭打的场面,“嘣”…..

看完电影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掘地三尺,了解了电影的拍摄背景,了解影片中为什么会写着: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故事受茨威格启发)。

在我听了《昨日的世界》这本书后,才知道这故事的背景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

茨威格作为奥地利难民四处逃亡,他的犹太人身份不仅使他所有作品被禁,还让他流离失所、最后在巴西携妻子从容赴死。

可谓是精神和人格皆备受摧残,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以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视角,写下了《昨日的世界》这本书。

了解完这些信息后,半天回不过神儿,被时光一去不回头的庞大的虚无感笼罩着。

也被茨威格的乐观、对人性之善、人性之光,始终坚信人性的文明会到来而感动!

谢谢古斯塔夫,谢谢茨威格,谢谢导演韦斯.安德森!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