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播放国产神剧,一部被遗留的国产神剧

时间:2023-06-21 12:35:44阅读:800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丨煜捷史馆编辑丨煜捷史馆在众多优秀的国产神剧之中,有一些影视作品因为复杂因素,不仅导致后世难以翻拍,…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在众多优秀的国产神剧之中,有一些影视作品因为复杂因素,不仅导致后世难以翻拍,其中两部更是难以复播,有一部甚至连讲都不能讲!

那么,难以复播的作品都有哪些?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红楼梦

说起国产影视剧中的天花板,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水浒传》,肯定是迈不过去的坎。

在那个中国经济刚刚起步,精神文明方面略显匮乏的年代,国内影视剧市场大多被港剧所垄断,内地作品也是少有人问津。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刚刚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央视导演王扶林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效仿外界翻拍历史上的文学名著!

王扶林

恰逢当时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会也是刚刚成立,王扶林便敏锐的觉察到了其中时机,随即联系红学会的专家打算翻拍《红楼梦》。

相信阅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这部作品描述的可不仅仅是“贾王史薛”的爱恨纠葛,还有蕴含在背后的时代反思。

且不说去哪里找那么多演员来饰演其中的角色,就连场景的搭建、服装的设计、剧本的打磨等,都将是一个个不小的难题。

更别提按照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如何拉投资都是一个大问题,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拍摄《红楼梦》无疑是充满艰难的。

所以当红学会的众多专家得知这一消息时,他们除了一小部分人觉得这有利于宣传红楼外,大部分人都认为此举是在糟蹋经典。

最后还是央视台务会的副台长戴林风站了出来,一锤定音的说道:

“拍!央视如今也要追求创新,因此无论有多么困难,拍!”

于是,央视版《红楼梦》项目正式启动,王扶林担任该影视项目的总导演,此外还有曹禺、沈从文、周汝昌等人担任专业顾问团。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顾问团,这里面的人员阵容堪称是豪华至极,涵盖文学、红学、戏曲、服饰、建筑等领域的一众专业大佬。

顾问团

但饶是如此,王扶林还是为了拍摄而头疼不已,因为选角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既要追求形似,又要追求神似”实在是一个挑战。

就拿当时颇具争议的男主角贾宝玉来说吧,先后就有不少人都争着抢着要演这个角色,譬如后来饰演柳湘莲的侯长荣都是其中之一。

直到欧阳奋强出现,那扮相简直是就贾宝玉重新现世,导演王扶林直接就看呆了,当即拍板决定由欧阳奋强饰演贾宝玉一角。

与此同时,陈晓旭也是凭借着一首诗作成功打动导演,力压一众当红小花成为女主林黛玉的扮演者。

而除了主要角色的选角外,在配角的选人上导演王扶林同样不敢马虎,全国海选数月时间才最终确定了余下的演员名单。

但你以为这就行了吗?不,这还远远不够,演员的行为举止、一颦一笑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就连心理神态都必须与原著相符。

于是为了达到这一完美效果,导演便提前安排红学家为这些演员进行文化培训,有些演员更是被要求熟练掌握琴棋书画等技能。

而为了在重要的情节时呈现出最好的拍摄效果,王扶林更是提前一个星期就预设场景,细抠每一位演员的站位和动作细节。

而也正是因为这近乎苛刻的要求,央视版《红楼梦》最终成为了一代经典,以至于后世很难有翻拍作品能够抵得过这一版红楼。

后来也有媒体采访过导演王扶林,问他今后还能拍出追赶上《红楼梦》的作品吗?

王扶林导演迟疑道:“那应该是不可能了,央视版红楼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于一身,今后很难了!”

由此可见,当时拍摄的影视剧那都是照着艺术品打磨的,与如今流水线般生产的影视作品相比,无论立意还是设计都是天壤之别。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难有翻拍作品,可以超越这一版的红楼梦,与之同时期的其余“四大名著”亦是如此,鲜有可以媲美经典的作品。

传说之所以称其为传说,经典之所以被后世奉为圭臬,想必就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莫大的魅力,而其中的人文精神更是历久弥新。

后来,随着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在国内外爆火,更是引得一众影视剧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也是诞生出了不少的经典作品。

其中更是不乏一些与“四大名著”渊源颇深的作品……

雍正王朝

1981年,那是央视版《红楼梦》刚刚立项的时候,彼时正在给剧组充当文学顾问的冯其庸收到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的说道:

“红楼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为什么我给你们提建议的稿子一直没有回复?”

要说写这封信的凌解放也是真性情,凭借着一腔对红楼梦的喜爱,竟是数次联系红楼剧组以及多位红学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建议。

因此在第二年红学会举办研讨会的时候,红学会也邀请了他到现场进行观摩,殊不知恰恰是这个参会造就了一个新的经典。

大家也都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曾是一个富家子弟,祖上更是深受康熙皇帝宠幸的御前侍卫,只是后来家道中落罢了。

一想到这里,凌解放当即一拍大腿,心想:康熙也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了,怎么就没有人专门写一写康熙的故事呢?

说干就干,凌解放回到家后便开始着手与康熙皇帝的剧本创作,甚至连在康熙之后继位的清雍正皇帝,都被纳入写作的考量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凌解放并不是盲目的进行文学创作,反而是在创作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文学资料,上到官方史料下到时代经济均有涉猎。

凌解放

后来经过数年的艰苦创作,凌解放以“二月河”为笔名,推出了《雍正皇帝》与《康熙大帝》两部巨著,在当时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可以说这两本巨著既是文学作品的同时,又是立足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潜心多年的细致研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

随后在1995年的时候,《雍正皇帝》的版权就被一个名叫苏斌的投资人买下,准备拍摄成一部大型连续剧,编剧都提前联系好了。

不过原著本就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了,因此在进行影视化改编的时候,编剧刘和平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一连改了六版才确定下来。

“写得就剩下一把骨头了……”导演胡玟如此形容刘和平,可想而知改编难度有多大。

后来剧组顺利开拍,前后历经一年时间的拍摄后,最后于1999年初播出,随即便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大江南北都在讨论。

尽管说当时的人们对于《雍正王朝》褒贬不一,但《雍正王朝》确实成为了一代经典,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分。

雍正王朝剧照

说到这里,想必读者都疑惑我连雍正皇帝都讲了,怎么却只字不提最重要的康熙皇帝呢?

其实《康熙大帝》1994年就已经播出了,也被誉为第一部清宫戏,但这部剧只拍摄原著第一部分且争论较多,因此并不过多赘述。

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康熙大帝》不是一部好的作品,2001年由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播出,该剧便是基于原著的再度演绎。

康熙大帝剧照

该剧也是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的刻画了康熙皇帝传奇的一生,不仅剧情设计上气势恢宏,就连人物刻画亦是入木三分。

虽说有不少清史家认为,该剧将康熙刻画的面目全非,但仍旧无法阻挡该剧在内地的爆火,就连广电总局都表扬其创作充满艺术性。

而《雍正王朝》与《康熙王朝》的成功,也算是为另一部历史正剧奠定了基础……

康熙王朝剧照

大明王朝1566》

且说导演胡玟接手《雍正王朝》的拍摄任务后,便想着拉上自己的好友张黎来做摄影,这样最起码自己的心里也能有个底。

不过张黎当时正忙于另一项拍摄,所以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帮胡玟,但碍于好友的面子,最终也只是以艺术顾问的名义参与其中。

这个张黎可能有些人不怎么熟悉,但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家绝对熟悉,那便是如今声名鹊起的张艺谋老爷子!

张黎和张艺谋一样,都是当时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摄影之一,但运气可能不如张艺谋,多年打拼后在圈内仍旧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张黎

不过这可并不是说张黎没有真本事,他与盛和煜联手打造的《走向共和》就是一代经典,剧中的台词设计放到现在也是十分大胆。

但这部剧的题材实在是过于敏感了,尽管张黎自己都已删掉了12集,但当此剧上交有关部门审查时,仍旧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最后张黎不忍自己的作品被删减的面目全非,仍旧坚持自己在作品的一些底线,所以这部剧在地方台上播完后,之后就只能在视频网站上观看了。

走向共和

但即使如此,《走向共和》在当时仍旧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也印发了人们对于清末民初那个时代的热烈讨论。

言归正传,《走向共和》的“失败”,或许是张黎的一次的淬炼,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似乎也对张黎有了新期待。

2003年,上级部门打算围绕海瑞这个明朝官吏,打造一部宣扬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历史正剧,于是便找到了编剧刘和平谈话。

海瑞·剧照

刘和平那时因打磨《雍正王朝》剧本风头正盛,如今又被上级委派了这一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就应承下来了。

但刘和平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雍正王朝》就够难的了,没想到这部“海瑞剧”的剧本更加艰难,光是剧本就打磨了两年时间!

而在这期间,若是没有刘泽华与冯尔康两位老师的帮助,恐怕刘和平又要一如当初打磨雍正剧本一样,累到最后就剩下一堆骨头了。

不过刘和平确实是才华出众,尽管剧本的打磨消耗了他不少的精力,但最终立足于史学界的学术成果,终于是创作出了《大明王朝1566》。

而后刘和平便拿着剧本就找到了张黎,希望由张黎出面执导这部明史剧的拍摄,张黎本人还想推脱,但对于剧本实在是爱不释手。

最终张黎与刘和平达成合作,决定一起牵头拉起拍摄剧组,并进一步拔高剧本的核心“反腐倡廉”,颇有大展拳脚的宏志。

而后,张黎更是选角上花费了大力气,诸如陈宝国、倪大红、王劲松等一种老戏骨,全都被张黎给请了过来坐镇现场。

或许是得益于之前的挫折,张黎导演在“把握历史”方面经验更加丰富,此次执导《大明王朝15666》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再加上一众老戏骨们的鼎力相助,《大明王朝》的拍摄过程异常顺利,最终仅用时4个月便拍摄完毕,而后便上交广电部门审查。

的亏《大明王朝1566》是中纪委促成的作品,广电部门也是十分重视,仅用14天的时间就审查完毕,而且也未遭到大的修改。

该说不说,《大明王朝1566》实在是一部好作品,堪称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

尽管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台首播时收视惨淡,但毕竟湖南台的受众大多都是一些年轻人,所以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后来《大明王朝1566》登上了视频网站,被越来越多的人给看到了,口碑也是一路逆转成为神剧,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7分!

但可惜的是,《大明王朝1566》自从首播以后,时至今日也再未在地方台上复播过,因此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遗憾。

那么,除了《大明王朝1566》外,还有哪部剧集没能复播呢?

人民的名义

说起2015年,那一年的国内影视作品圈真可谓是“神仙打架”,各种类型的优秀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观众们的眼睛都被看花了。

且不说被封为新一代经典的《甄嬛传》,《伪装者》与《琅琊榜》也是风生水起,《花千骨》更是再度挑起仙侠剧大梁,风靡大江南北。

但这些都不是本段最主要的内容,因为这一年在反腐领域同样诞生出了一部优秀作品——《人民的名义》,堪称是当年的“惊喜”。

2014年的时候,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影视中心效仿当初的中纪委,找到了知名编剧周梅森,希望能创作一部以反腐为题材的剧本。

毕竟当时整个国家上下都在“打老虎”、“打苍蝇”,进行轰轰烈烈的反腐工作,若是能借此推出一部影视剧,宣传效果应当不错。

不过当周梅森被最高检约去谈话的时候,他本人却对此并不怎么上心,甚至一度想要拒绝最高检的请求。

周梅森

按理说,寻常编剧收到最高检的邀请写剧本,那肯定是高兴都来不及呢,为国家做事义不容辞啊,怎么周梅森却表现的兴致缺缺呢?

这是因为周梅森实在是怕了,不过这个“怕”可不是害怕的怕,更多的是一种心累,担心自己的剧本再度被上级部门所打压。

周梅森除了表面的编剧身份外,还是一个挂名的公务人员,更是一位知名的网络小说作家,在网上创作了不少有关政界方面的小说。

但是随着网络审核的愈发严格,周梅森的众多作品都被约谈了,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周梅森不愿再动笔。

但对于周梅森的才华,负责此事的影视中心是有发言权的,他们认为周梅森是有才华的,因此不惜三顾茅庐都要请周梅森出山。

最终,在最高检的再三邀请以及细心劝说下,周梅森终于是被最高检影视中心的诚心给打动了,勉强同意出山重新执笔创作。

其实说到底,周梅森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虽然明面上停止创作多年,但背地一直都在收集各种素材,为再度执笔做准备。

而为了更好适应创作氛围,周梅森更是跑到南京浦口检察院,体验检察官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与一些落马的贪官进行了深入了交流。

也正因如此,得益于多年的文学与素材积累,在加上深入基层的实际调研,周梅森很快就拿出了第一版的剧本。

但或许是之前的打击让周梅森收敛不少,因此第一版的剧本在尺度上把控的十分严格,甚至说都达到了一种近乎病态的地步。

最高检看着第一版的剧本直摇头,说道:“这实在是太平淡了,不要束手束脚的,大胆创作!”

与此同时,上级领导更是专门打电话开导周梅森,说现在的反腐工作可不是小打小闹,国家反腐取得的功绩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

周梅森如梦初醒,随即便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四个月的时间,最终将反腐的级别定到了副国级,各个方面的尺度也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所以最终当影视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瞬间便是抢占了舆论的高地,成为当时的热门爆款之一,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虽说《人民的名义》深究起来并算什么“神剧”,与之前提到的天花板影视剧存在差距,但却在反腐题材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可惜的是,《人民的名义》如同大明王朝般,再也没有在地方台上重播过,甚至连当时的各大奖项提名都没有。

有人说这是因为题材过于现实,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剧情设计过于敏感,但无论是何原因,这部电视剧恐怕都很难重播了。

不过《人民的名义》再怎么样,也好歹算是播出且播完了,接下来的这部作品甚至还没播完就遭到了禁播,甚至都不能讲!

那么,这部作品是什么呢?又为何半路夭折呢?

其实这部作品就是2009年推出的《蜗居》,在几乎零宣传的情况下,力压当时的热剧《潜伏》,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

而伴随着《蜗居》热度的高涨,剧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也是引起了热烈讨论,如房贷压力、小三以及权钱勾结等,直戳当时的社会痛点。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剧中披露的种种社会现象,映射了不少上位者的痛处,再加上剧中露骨的台词,这部电视剧被上级部门紧急叫停。

而后更是批评《蜗居》道:不仅带来了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更是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才能吸引眼球!

但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电视剧《蜗居》中的很多剧情设计,其实都是依照现实中的案例改编汇总而来的。

不过《蜗居》究竟揭露了哪些具体实例,笔者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毕竟说得越多错的也就越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如果说当时的《潜伏》引领了谍战剧的风潮,那么《蜗居》的禁播算是现实主义的绝唱,后面类似题材的影视剧也再无与其比肩者。

《蜗居》走到如此境遇,也实在是让人感慨不已。

在充斥着各种流量剧的今天,除了少数优秀作品能够被观众记住外,大多都是一些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爆米花式”影视作品。

对于这些作品,不能说是毫无用处,毕竟服化道都是精美的,场景构建也远胜当初的老牌经典,但若论精神内涵则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这些没有经过细细打磨的作品,注定会被日益挑剔的观众逐渐遗忘,毕竟观众们的审美文化水平,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低。

若是真的想要在中国影视作品行业留下功绩,就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也唯有真正尊重观众的作品才值得被铭记。

至于那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往期推荐:

我军飞行员违反禁令,追到台海将敌机击落,没受处分却反升做少将

叶剑英怒斥陈赓:不能为了你搞特殊!陈赓回怼道:那你光脚试试?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 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END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