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皇帝马殷简介(南楚皇帝马殷简介)
乾宁三年(896年),蔡州军阀余部马殷接手武安军之后,派遣李琼、秦彦晖、张图英、李唐等蔡州军将东征西讨,消灭湖南境内地方贼帅,两年内衡、永、道、郴、连等五州悉数入马殷之手。
马殷在岭北接连得手,势必震慑岭南。光化三年(900年),割据桂州数年的刘士政在抵抗战败的情况下,以桂、宜、岩、柳、象五州降于马殷。天祐二年(905年),岳州刺史邓进忠归附马殷,举族迁长沙。
割据朗州的雷满出身武陵“洞蛮”,“本渔师,有勇力”,纠集同乡区景思、周岳等,“聚诸蛮数千”,在大泽之中抢掠过往商旅。经过一番厮杀博弈,雷满占据朗州州城,城陷之后,杀掉刺史崔翥。最终又以实力迫使唐廷承认其合法性,光化元年(898年)七月,朝廷将荆南镇所辖澧、朗、溆三州分出,别设武贞军,驻节澧州,以雷满为武贞军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
马殷
盗匪出身的雷满竟然能够位居藩镇节帅,这种异数恐怕也只有五代乱世才能出现。天复元年(903年)十二月,雷满病逝,其子雷彦威自称留后。雷彦威这个人“狡狯残忍,有父风,常泛舟焚掠邻境,荆、鄂之间,殆至无人”。
后梁建立之后,开平元年(907年),雷彦威被其弟弟雷彦恭所逐,雷彦恭袭任武贞节度使依旧攻于焚掠,为祸荆、湖。开平二年(908)五月,朱温命湖南节度使马殷、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合兵征雷彦恭,攻陷朗州,“彦恭单棹遁去”,投奔了淮南杨吴政权。
马殷擒获雷彦恭的弟弟雷彦雄及其党羽七人,械送至汴京,“皆斩于汴桥下”。马殷成为这场兼并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将朗州、澧州收入自己地盘,并奏请后梁朝廷,将武贞军改为永顺军。
开平四年(910年),占据容州、高州一带的宁远军节度使庞巨昭和高州防御使刘昌鲁迫于岭南刘隐势力吞并的压力,归附了马殷,二人亲族和士卒千余人迁往长沙,马殷遂得容州和高州等地。但是,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容州、高州又为刘岩所夺。
朱温
割据辰州的宋邺和占据溆州的潘金盛都是所谓的“蛮酋”,二人“恃其所居深险”,多次袭扰马殷的地盘。故而,乾化元年(911年),马殷派大将吕师周前往征讨,斩潘金盛于武冈。翌年,辰州、溆州亦归附马殷。
从乾宁元年(894年)占据潭州为始,十余年间,马殷“土宇既广”,“遂尔据湘潭,跨桂岭,南抵柳、连,北震江、汉”,俨然是南方一大割据势力。在马氏军政集团的经营中,马殷尤其注意对中原王朝表现忠诚,不论中朝是李唐,还是朱梁。光化四年(901年),被唐廷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次年又加“同平章事”衔,并获得对境内官员“承制迁转,然后表闻”的独立用人权,这意味着马殷的割据已被唐廷承认。
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建梁,因马殷曾上表劝进,故而被朱梁册封为楚王。仅仅一个“楚王”之头衔并不能使马殷满足,开平四年(910年),马殷上表朱温,请求允许他依照秦王李世民之先例,于长沙开天策府,置官属。李世民开“天策府”,而后又政变夺位,这样的要求多少有点僭越的嫌疑。但是,毕竟鞭长莫及,朱温“为时姑息,所求皆允”。马殷开天策府,“以弟賨为左相,存为右相”。
马楚政权一直奉行“上奉天子,下抚士民”的策略,不论中原天子如何变换,马楚始终保持“乃心王室”、“修职贡于朝”的恭顺姿态,从而换取安全保证。然而,从本质上讲,马殷虽然没有称帝建元,但是雄踞湖湘的马楚政权是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
雄踞湖南的马楚
后唐天成二年(927),唐明宗李嗣源册封马殷为楚国王。在这一年,马楚政权开始了国家化,“楚王殷始建国,立宫殿,置百官,皆如天子,或微更其名”,除了未称帝,楚王马殷的一切几乎与天子无异,楚国制度体系也超越了晚唐以来一般性的割据藩镇,俨然一国。
唐末蔡州军人集团横行天下、残忍暴虐,可以说声名狼藉。出身于“蔡贼”集团的马殷,在占据湖南之后,却能很好地实现治理转型,与民休息,“息民礼士,湖南遂安”。后唐长兴元年(930年),枭雄马殷病逝,终年79岁,在那个乱世当属高寿,马殷身后的楚国,又将向何处去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