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预言未解之谜(道士预言未解之谜)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十分兴盛。修道之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得道成仙,达到道教传说中那种长生不老或长生不死的境界,力求天人合一,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在有关道教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白日飞升的典故。例如,汉朝时的淮南王刘安,不但自己得道飞升,连家里养的鸡犬也跟着升天,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修道之人白日飞升这种现象是非常不符合科学常识的。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传说,更是纯属无稽之谈。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对白日飞升这种事却深信不疑。例如在明朝万历年间,太仓有一个道号“昙阳子”的女道士,预言自己在9月9日那天将得道飞升,引来了人山人海围观。结果当天她却没死,白日飞升沦为闹剧,她本人为保面子最后也只能含泪自尽。
“昙阳子”的俗家名字叫王桂,字焘贞,1558年12月30日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名门望族。她的父亲名叫王锡爵,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后来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王焘贞还有一个弟弟名叫王衡,是万历二十九年的榜眼。
王家先后出了两位榜眼,可以说是十分了不起。但是在当时来说,这两位榜眼的名气,却没有王焘贞大。
王焘贞从小就体弱多病,而且肤色发黄,浑身长满了疥疮。就连王焘贞的父亲王锡爵,对女儿的容貌都十分嫌弃。不过,王锡爵毕竟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前途无量,虽然女儿王焘贞长得并不漂亮,还是有很多人来王家提亲的。每当有人来提亲的时候,王锡爵就对提亲的人说:“这孩子还不见得能做我家闺女呢,哪里谈得上做别人家媳妇。”
虽然王锡爵对这个女儿不太待见,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总不能因为她的容貌耽误了终身幸福。所以在王焘贞17岁的时候,还是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王焘贞的未婚夫名叫徐景韶,同样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徐廷裸乃是浙江布政使参议,因此徐、王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就在两家将要举办婚礼时,徐景韶突然因病去世。
王焘贞从来没有见过徐景韶,两人之间也没有夫妻之实,但是因为两人已经有了婚约,所以按照当时封建礼教的约束,她仍然要为未婚夫徐景韶终身守节。如果是普通人家的话,像王焘贞这样没有正式出嫁的女子,也许在守节几年后还有再嫁的可能。但是王焘贞的父亲王锡爵乃是国子监祭酒,是天下文人士子的表率,所以在这样的家世影响下,为了保全王家的名声,王焘贞只能选择终身守节不嫁。对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来说,这样的命运确实有些残酷。
自此以后,王焘贞开始了寡居生活,独自住在一栋两层小楼中,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交流。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王焘贞突然跟父亲说,自己梦中遇到了“仙人”朱真君的指点,说自己就是昙鸾菩萨的化身,还给自己取了一个道号叫“昙阳子”。从此以后,王焘贞开始了修道生涯,经常对外声称自己梦中可以和“仙人”相遇。
王锡爵有个好友叫王世贞,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他刚被朝廷任命为应天府尹,结果因为生病没能赴任。后来王世贞在大病痊愈后,对生老病死之事十分感慨,在听说了王焘贞的事迹后,就有意向她求仙问道。
1580年2月,王世贞造访王锡爵,趁此机会和王焘贞论道。也许是因为王焘贞真的生具慧根,她的“儒释道一体”的理论让王世贞大为折服,认为找到了人生知己。两个月后,王世贞以隆重礼节拜王焘贞为师。王世贞是当时的大文豪,在他的宣传之下,很多文人士子都对王焘贞这位“闺阁女仙师”好奇不已。
在王世贞的影响下,有很多人都纷纷拜王焘贞为师,例如冯梦龙、沈懋学、王敬美等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文坛名士。甚至就连王锡爵,最后也成了女儿王焘贞的座下弟子。在这帮文人名士的宣传下,王焘贞的事迹越传越神。就连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都忍不住为王焘贞著书立传,写了一篇《昙大师传略》。
随着王焘贞的名气越来越大,她本人却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她对王世贞预言说,在9月9日这天我将得道飞升。王世贞信以为真,对此事不敢怠慢,连即将赴任的应天府尹也不做了,一门心思忙活师尊白日飞升的事情。在王世贞的卖力宣传下,许多人都知道王焘贞将在重阳节那天白日飞升。
1580年农历九月初九,王焘贞来到了未婚夫徐景韶的墓前,身边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数量不下十万人众。在众人的围观下,王焘贞盘膝坐在了丈夫墓前,结果围观的人群等了大半天,还是不见王焘贞飞升,于是开始产生骚动。见此情况,王焘贞只好推脱说:“今日不宜飞升,将择他日飞升”。
虽然王焘贞这么说,但是围观的人群哪里肯信。于是王焘贞在离开一会之后,再次盘膝坐在了丈夫墓前,不久之后王世贞向人群宣布师尊以“得道飞升”。围观的百姓见此情景,方才散去。
那么,王焘贞真的“白日飞升”了吗?恐怕未必!在徐渭的《昙大师传略》里,详细记载了王焘贞“成仙得道”的经历,里面提到王焘贞在“飞升”之后面色金黄,唇呈淡紫色,这明显是中毒的迹象。由此看来,王焘贞的“白日飞升”,应该是因为在预言了“飞升”日期后,当天却没死,最后为保面子只能含泪服毒自尽。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王焘贞所谓的“白日飞升”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在她去世之后,王世贞、王锡爵等人都因为参与此事受到了御史弹劾,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礼部尚书徐学漠的帮助,两人恐怕早已被张居正罢官夺爵了。因为这件事情在当时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后来民间越传越离谱,最后才演变成了王焘贞“白日飞升”的传说。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