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怎么样「认知觉醒如何逆流而上成为他人眼中的学霸」

时间:2023-06-21 04:30:51阅读:3276
近几日,17岁的女孩孙敏舒以全国第四的好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消息火遍了全网,更是引起了一大批家长和学生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她们羡慕孙敏舒如愿入榜之余,更多的是感叹:为何学霸总是别人…

近几日,17岁的女孩孙敏舒以全国第四的好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消息火遍了全网,更是引起了一大批家长和学生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她们羡慕孙敏舒如愿入榜之余,更多的是感叹:为何学霸总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何努力再努力的自己仍旧在原地踏步呢?

面对学习迷茫、走不出困境的学生,我力荐他们读一读周岭的《认知觉醒》,书中详细介绍了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无论你是想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还是解开努力总是白费、精进总是弯路不断的困惑,这本书中都会给你专业的解答。

一 、掌握匹配原则,努力才不会白费

在每个班上,总有那么一些学习很刻苦的学生,他们为了快速提高成绩,赶超学霸,便制定了远超自己水平的学习计划,要不就是刷大量的难题,要不就是打鸡血:努力就是胜利。但这样的努力不仅成效不大,学习过程还痛苦万分。

当然努力并没有错,但只有掌握了学习的匹配原则,努力才不会白费。

《认知觉醒》中提到学习的难易匹配原则: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换句话说,每个人最佳的学习区域是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如果是为了速成,硬把自己推到困难区,结果就是不容易坚持也不见成效。

所以想要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拉伸区,梳理出自己能承受的学习难度即“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自己的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这样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学习没有速成之路可走,遵循匹配规律,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也许短时间内不会立刻见效,但只要一点一点往外走,慢慢扩大自己的能力圈,终有一日困难区也会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而这一天也就是你的蜕变之日。

二、掌握深度学习,人生才有好出路

在这个物质和信息丰富的时代,“学习爱好者”随处可见,如在地铁上听书的;参加线上课程的;天天阅读线上专栏的。但就是这些天天遨游在知识海洋的人却鲜有人能做到清晰陈述知识,完整地总结阅读心得。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知不觉进阶成了高手,如著名的出版家王云五先生,他学习英语时钻研的是经典原作,名家佳作,通过熟读,中英文反复翻译的持续练习,积累了扎实的英文功底,此后出版了大量的古典、中外名著和教科书词典等。

同样是学习,为何差距这么大?周岭在《认知觉醒》中给出这样的答案:深度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的三个步骤。

0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比如尽快放弃那些支离破碎的几分钟就能读完的干货,尽可能地专研一些经典、原著、学术论文,毕竟经典的一手知识有其真正的价值,值得精耕细读。

02,深度缝接新知识。比如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后,用自己的语言或阅读心得去解释、延伸作者的思想,也就是做到知识转换即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

03,输出成果去教授。比如自己精心打磨的一个作品被他人读到,并打动了别人,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与经验,而是来自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深度学习不仅能把旧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创造新知识,达到教授他人的水平。

三、掌握正向反馈,学习才能有质的变化

经常能听到一些学生抱怨:

“每天从早学到晚,学6天休1天,争分夺秒的努力付出收获的却是无力和疲惫”。

“一遍又一遍地刷题,结果却是成绩提高有限,还学得很机械,没有动力”。

我们再来看看学霸是如何学习的,他们背单词从来不是一遍一遍地看,而是合上书测试自己能否精确地说出含义并拼写出来,他们还有多个错题本,把暴露的盲点集中在一起重点攻克。

显然,学霸的制胜法宝就是通过自我测试主动制造反馈,再通过反馈来激励自己,获取成就感。

关于这个观点,《认知觉醒》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沉迷于学习,所以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

换句话说,一味的学学学只会让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者也学得机械、没有动力,坚持下去也不会有成效,但是通过自我测试或是他人的评价等方式的反馈去学习,不仅能快速地掌握自己的不足,还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所以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四、掌握极度专注 主动休息的秘密,学习才能迈向成功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学习就是持续刻苦,争分夺秒。”

不少学生带着这样的信念天天五六点就起床学习,吃饭时也在听英语,即使昏昏欲睡了仍要强打精神坚持到一两点才睡。

然而这些看似无比勤奋的刻苦者却总是远远落后于学习与玩耍两不误的学霸。

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很明显,那就是大多数学习只是靠意志力苦撑,却忽视了科学的学习方式:极度专注 主动休息

极度专注是高效学习的关键,主动休息可以让精力保持高位。

具体该怎么做,我们可以参考作者提到的做法:“只要开始学习或工作,就尽量保持极度专注的状态,哪怕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也是有意义的;一旦发现自己开始因为精力不足而分心走神,就主动停下来调整片刻。”

或者还可以借鉴书中提到的一个著名的番茄工作法:先极其专注地学习或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在这5分钟里可以看看窗外、收收衣服等,但是尽量不要刷手机或是玩游戏,毕竟这些事仍然是消耗精力的。如此循环反复的练习一段时间,学习效能肯定会有显著的提升。

写在最后:

十几年寒窗苦读,如何能磨砺出彩,关键还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认知觉醒》里,作者周岭详细解读了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基本概念,并在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等具体能力方面呈现了独到的原理和具体可行的方法,建议你仔细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早一步逆流而上,成为他人眼中的学霸。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