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再也没有如此接地气的当代平民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时间:2023-06-20 18:02:34阅读:527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电视剧是98年的作品,在2000年初首播。那时候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经济处在腾飞的起点。不过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还比较一般,电视剧非常还原当时的居住环境。张家一家人,老太太带着5个成年…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电视剧是98年的作品,在2000年初首播。那时候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经济处在腾飞的起点。不过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还比较一般,电视剧非常还原当时的居住环境。张家一家人,老太太带着5个成年子女住在胡同里面不大的地方。几个子女还面临着要找对象结婚的实际需求。说实话这个居住环境放在现在,网上肯定一堆人会喷“就这条件还去找老婆,别霍霍人家女孩子和下一代了”。

当时大部分中国人居住比较逼仄,经济条件也不充裕。我记得我读小学初中那会,因为堂哥为了就近上学也住在我家,当时爸妈的工资为了给我和堂哥补充营养基本每月花光光。

狄大人年轻时就很有喜剧感

梁冠华扮演的张家老大,张大民一副胖乎乎的体格。话多嘴巴贫,性格乐天开朗很有北京小市民的风味。邻居家的姑娘李云芳是他的白月光,但碍于李云芳谈了一个要去美国的朋友。张大民只能默默将爱放在心里,爱在心口难开。

后来李云芳和男友谈崩了,在家里崩溃大哭。张大民去李云芳家开导云芳的那段说教非常有意思。经过他不断的“挖墙脚”终于抱的美人归。

大民爱人扮演者朱媛媛年轻时有一种恬静的美

张大民扮老乡偷地雷逗媳妇,这一幕可把人看乐了

剧中最苦命的就是霍思燕扮演的老四张大雪了,家里面她的事最少的人。本来一副与世无争的她找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军人,小两口对家里人对公公婆婆也孝顺。眼看着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编剧硬是塞了一段悲剧剧情。

大雪和爱人多年后重逢,两个演员那会都很年轻

四妹大雪和没来得及成婚的未婚夫是这部剧中最纯粹的一对

结果未婚夫回新疆救灾遇到车祸死了,自己几年后得白血病也过世了,死之前没看到大哥一家搬进新的三居室。大雪临终前还把辛辛苦苦攒的钱分给公婆和家里的兄弟姐妹。这个人物的结局实在是太闹心了。也许寻常百姓的甜蜜和苦楚就是相伴相随的。

扮演大雪未婚夫的潘粤明老师年轻时真的帅。男的呀还真不能胖。

潘老师20多岁样子确实帅,正气凌然的帅

大雪临终前,把辛苦积攒的2万块分给大家

除了乐观的大哥和乖巧懂事的四妹,其他几个兄妹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编剧给其他兄妹安排了不同的人物个性,这种安排让这个普通胡同家庭有一种90年代市井百姓群像的感觉。

今年大火电视剧中的反派赵立冬的扮演者鲍大志老师在电视剧中扮演了张家老三,张大军。演的人菜瘾大,让人时不时想上去踹一脚。

狂飙里黑恶保护伞

25年前电视剧的张大军,欠了一屁股赌债的窝囊样,足足的

剧里面战斗力渣渣的大军,能力一般般还有点大男子主义。特别是剧情中段自己被人绿了要报仇,结果自己没有胆量要找哥哥张大民帮他出气。张大民好不容易把事情办妥当,狠话也放出来,结果这夫妻两人又和好了。那会拆散一对婚姻真是太难了。

张大军原谅老婆的片段,看的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大军老婆沙沙是一个女强人,90年代就去南方进货摆摊了,很有女强人的气度。这个剧情也反映了90年代城市个体户兴起的时代背景。大军老婆沙沙是电视剧人命的名义里面李达康书记的现实世界的老婆。(电视剧人命的名义里面两人也饰演一对)

抓奸斗男小三,结果被反杀

找大哥帮自己出气

老二张大雨性格泼辣,却找个有点封建思想和大男子主义的山东大哥。二妹夫扮演者也饰演了康熙王朝里面的准格尔大汗葛尔丹。这两个角色反差极大,要是一起看喜感非常足。二妹夫在剧里面全程山东话,有一种反差萌。

二姐找的山东老公演得怂怂的很有意思,和媳妇互殴中还老处于下风,让人忍俊不禁

二妹夫一开始和张大雨生不出儿子,甚是苦恼。结果被大舅哥拉着去男科医院做检查,非常有男人自尊心的二妹夫开始要死要活都不去。结果检查发现真的是自己蝌蚪有问题,吃了药,活力上升,媳妇也抱上了娃娃。但是第一胎是女娃,作为最讲孔孟之道的山东女婿还是想再要个儿子。所以老和媳妇大雨发生口角冲突,最后常被老婆揍得鼻青脸肿。一腔郁闷只能找大哥诉说。

二妹夫非常想生儿子的,可是大雨不想配合找大哥诉说苦恼

张家的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除了弟弟单身因为在农业部上班又单身开销少点。其他几家一直是一块一毛算计的过日子。剧情后半段张大妈还得了老年痴呆了,家里的经济和人手更捉襟见肘。张大民又碰上了下岗,一向乐天的张大民也愁眉不展了起来。

不过大民不是那种轻易现实打到的人,他一天天装着没事送孩子上学,还每月按时给家里伙食费。媳妇云芳还以为他升了副段长涨了工资。男人的苦啊必须自己扛住。当然编剧还是让大民最后在市场大潮里找了一份工作。

电视剧最后,张大民一家就要搬到宽敞明亮的三居室,经过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一家人幸福的坐在胡同房的屋顶眺望幸福的未来。

一家三口在屋檐上憧憬未来

电视剧拍摄过去了25年,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拍摄地的南锣鼓巷和什刹海等地的不少胡同已经是价值10亿的天价房产了。

90年代北京的街景,25年光景让人恍如隔世

看完电视剧,发现当代中国人要看平民市井的电视剧已经很难了,要去找年代剧才能找到老百姓面对艰难苦中作乐的情节。

现代编剧可能是生活条件太好了,现在的都市剧白领光鲜亮丽,俊男美女出入高档写字楼看不到一点狼狈,刚毕业就能合租大房子。即使在深圳,社会平均工资比较高的城市。顶尖大学毕业生毕业就能租一套公寓的也是凤毛麟角。

这种密集环境的城中村其实是很多南下学生的起点

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手上不多的积蓄大部分也是租住在城中村。工厂的厂哥厂妹大部分都是希望能多加班多挣加班费。不会像电视剧里面人手握着一杯拿铁,早上买一份十几元的早餐。

这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在当代都市剧里面已经消失了。

现代电视剧里面男生高大帅气多金体贴,梁冠华老师那种体态只能扮演滑头油腻的中年人了

倪妮这样的白领美女在写字楼出没会让人行“注目礼”

现代电视剧里面画着精致妆容的上班族

一线城市早高峰赶工的人群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和社会舆论总是把个人失败的经历归纳到原生家庭。好像生在什么家庭就注定了孩子日后的道路。电视里面的平民也变得狡黠起来,编剧不停的给人灌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的画面。

像电视剧贫嘴张大民里面那些,普通中有点小聪明,大事上不糊涂的乐观开朗的工薪阶层现在看的太少了。

欢乐颂里面樊胜美家父母一脸的小人像,看的很难让人舒服

中国人中勤劳善良、古道热肠的人一直都有,比例也很高。但是这些镶嵌在平淡生活里面的善良和乐观,当代的编剧已经放弃挖掘了。我只能说太遗憾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