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媲美斯巴达克斯的美剧「享受力量之美媲美神剧斯巴达克斯的影视推荐」

时间:2023-06-20 12:04:02阅读:2515
有人问,为什么《斯巴达克斯》会被网友称为是挑战审核底线的神剧。我想答案有很多:有人说他的战斗场面酣畅淋漓,让人荷尔蒙爆棚的。有人说他的“感情戏”写实大胆,让人三观尽毁。今天我们就来推荐几部同样高口碑的…

有人问,为什么《斯巴达克斯》会被网友称为是挑战审核底线的神剧。

我想答案有很多:有人说他的战斗场面酣畅淋漓,让人荷尔蒙爆棚的。有人说他的“感情戏”写实大胆,让人三观尽毁。

今天我们就来推荐几部同样高口碑的影视剧

如果读者朋友有更多更好的推荐,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1.《角斗士

《角斗士》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罗素·克劳、杰昆·菲尼克斯、康妮·尼尔森等主演的动作片。

如果说《斯巴达克斯》是一壶辣喉烈酒,味重劲大,简单粗暴。那这部由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电影《角斗士》明显就温柔了许多。

该片还一举斩获了地7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

两部片子主角的成长历程十分相似,他们都曾经是声名显赫的军人,遭受小人陷害,被迫沦为角斗士,在苦难中反抗命运,追寻人权自由。

不同于电视剧《斯巴达克斯》,电影《角斗士》在细节方面明显雕琢得更为精细。

电影通过实景搭建与后期CG结合,再现了罗马竞技场恢弘壮阔的景象。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人文建筑,导演都力求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

不同于电视剧那种夸张豪放的感觉,电影《角斗士》在角斗招式设计、战争场面调度都更趋近写实风格。

观众看起来不会有套招的连贯感,角斗士每一次拼刀都是在防守中试探,寻找致命一击的机会。这种感觉就像是看拳击比赛,同级别的对手比赛都是依靠技术和心理博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互相试探,积累优势,寻找破绽。真正决定胜负却只在一瞬之间。

主角不再是以一敌十,可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强悍到近乎神勇的英雄。他也会虚弱恐惧受伤消沉。不是靠着一句“为了自由”就能开着无敌挂,杀敌跟无双一样。

虽然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战争片,但是除去战争镜头,影片更多给人的是一种文艺片的质感。台词细腻考究富含隐喻与哲理。虽然大主题仍然是万年不变的自由与尊严一套。但是对于人物性格、社会人文环境的细致刻画,让会观众明白为何要追求自由,以及追求自由所要付出的代价。

举例说明影片的文艺质感——片中男主骑马疾驰赶回家乡去拯救自己妻儿的时候,导演特意给了乡间景色一个全景镜头。去除掉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单看选景地风景,是不是有一点窗口经典壁纸的感觉呢?

与其他同类史诗片作品一样,《角斗士》也不免陷入主题先行的桎梏。尤其是片尾对于英雄主题的强调,让人有一种在看《勇敢的心2.0》的感觉。

从影片开头罗素.克劳用手轻轻拂过麦田的镜头,你就大致可以推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追求和平与自由,反思压迫与战争。诸如此类。

但是导演并没有花大笔墨去描绘战争场面,而是通过大量文戏展现人物心路历程,以此升华影片的思想内涵。当然结果褒贬不一,作者也不去片面评论。至少我看到了宏大历史下,人物反抗命运的那种悲剧感,也觉得精彩了。

2.《斯巴达300勇士》/《斯巴达帝国崛起》

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执导,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作品

如果说上一部作品是剧情上类似斯巴达克斯,那么这一部则是在整体风格上更加接近《斯巴达克斯》了。单纯追求爽感的观众,完全可以把他当作电影版《斯巴达克斯》去看。

说起导演,扎克施耐德,那也算是特别具有个人风格的一名导演了。单看他对于慢动作与影片风格化色调的偏爱,活脱脱就是一个国外版的张国师。

看这一段,主角慷慨就义,坦然迎接漫天箭雨的片段,是不是让你有些熟悉?对的,我说的就是你啦《英雄》。

影片故事非常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300勇士死守温泉关。但是如何讲好这样一部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就要考验导演的技术了。扎导并没有讨巧地对故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反而简化了故事,让整体剧情时间跨度很短,就是扼守要道抗击敌军如此简单。

主题依然是万能美式价值观:自由(真实史料记载,那个时期的希腊城邦斯巴达其实也是奴隶制社会,所以严格上来说也没啥自由可言。但影视必须要适当改编嘛,高举自由旗帜引发共情,让观众认同角色行为动机)。

开战之前必须会有狗血老套的巴顿将军式的战前动员。但就是如此陈俗的旧瓶在扎导手中也可以装上新酒。

【画面质感】

可以说,扎导成功用画面上的优势弥补了剧情上的不足。每一帧都像是油画一般,通过光线变化来营造情感氛围。每个人物角度、道具位置都费心考究,力求完美。

这两部从漫画改编而来的电影,也算是真正的忠于原著——画面看起来特别有漫画感(游戏感)。配合着极富仪式感的动作设计,比如集体举盾防御箭阵、骑马踏浪而来等等,让这样一部严肃的史诗片看起来多少有点魔幻现实主义。

影片的王后则是众所周知的“瑟曦”王后。不得不说虽然换了套装扮,但是她“克夫”的被动技能依然点得满满的[泣不成声]。

【动作设计与人物性格】

看《斯巴达》看的是什么?剧情转折,故事跌宕?nonono。我们看的就是痛快,看的就是八块腹肌的热血型男在沙场冲击怒吼,血浆与残阳一色,落首与断肢齐飞。看的就是24k纯爷们遇到不平就一脚过去,然后大吼一声,这就是斯巴达!

《斯巴达》两部曲完全可以满足爽快战斗的要求,全片无时无刻不在为你展示暴力美学。让人不禁感叹杀戮原来也能像舞蹈一样优雅迷人。

人物形象也是极具脸谱化的直男设计,正派必须是浓眉大眼,身形健硕。反派就扭曲变态,宛如杂交失败。尤其是斯巴达但这些都不重要,要什么性格反转,苦大仇深。

斯巴达就该简单,管他什么,打了再说。

影片随处可见的慢镜头与沉重灰暗色调结合,才更加服务烘托出斯巴达一行人舍身取义的悲壮感。

再比对一下两版斯巴达在怒吼“斯巴达”时的情感爆发张力。

其实这一类作品能一直受人欢迎,更多的是掩映在暴力香艳镜头后面对自由与人性的追求。是渺小个体反抗时代不公对抗命运压迫的赞歌。是每个热血男儿敢平天下不平事的责任担当。看完了斯巴达克斯任何人都会由衷感叹一句:他们的女演员真敬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