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红军军团长(红军中的虎胆英雄)
他是一个百度都查不到的红军烈士,没有家人、没有照片、没有多少个人资料。
你肯定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如果,他没有牺牲,以他的资历,可被授予中将或上将军衔,他的名字将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红军烈士,丰碑永存,永垂不朽
可他牺牲了,然后他的生平事迹,几乎没有任何资料记载!
关于他的事迹,主要的记载来自于敌人的回忆录。
他是红10军21师长胡天桃。
胡天桃,湖北浠水人,出生年月不详,家庭背景,生平事迹不详。
1927 年,胡天桃光荣入党。
这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挥起屠刀,残害无数革命志士,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当中。
胡天桃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入党,决心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中国革命。
目前所有历史文献里,都找不到胡天桃烈士的照片,就以《觉醒年代》陈乔年烈士剧照代替
胡天桃历任红10军营长、团长、师长,参加了赣东北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
这就是他的简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在寥寥数语的背后,谁也不知道,胡天桃经历了多少枪林弹雨,经历了九死一生、艰苦卓绝的战斗。
谁也不知道,胡天桃作战有多勇猛,指挥水平有多高。
要知道,赣东北苏区为于浙赣边界,仅靠江西省会南昌。
自方志敏等人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开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反复不停地残酷“围剿”。
赣东北根据地面临的敌人是江西“清剿匪共总指挥”鲁涤平的精锐部队,还有蒋介石老本营驻浙部队等精锐部队的围追堵截中。
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如果胡天桃不是一位优秀的指战员,又怎么可以在短短数年就成为红军师长。
歌剧《方志敏》剧照
1933年10月,蒋介石在对各革命根据地“围剿”失败后,调整战略方针,调集百万大军,层层逼近,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尤其是对以江西为核心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调集了50万大军,发起重点进攻。
生死存亡关头,红军因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 反“围剿”形势日益恶化。
仅到1933年底,中央苏区活动范围严重下降,由原来纵横近1000里缩小到300余里。
1934年7月,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中央决定将中央苏区东线作战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粟裕)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他是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1934年牺牲时年仅22岁
这次调动,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北上抗日;
实际上,这次调动是将先遣队置于更危险的作战环境,从而减轻中央红军长征压力。
从先遣队组建开始,就已经抱着牺牲的信念。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先遣队抵达赣东北根据地。
11月4日,先遣队与红10军合编为红十军团。
由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
方志敏授予红十军团军旗油画
红十军团共一万余人,下辖红19师(红七军团改编,师长寻淮洲)、红20师(红10军改编,师长刘畴西兼任)、红21师(地方部队改编,师长胡天桃),依旧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同时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由方志敏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曾洪易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粟裕任军区参谋长)
红十军团军团长兼20师长刘畴西,牺牲时年仅38岁
红十军团整编后,任务非常重,红19师出击浙皖赣边区,创建新苏区,红20师和红21师留守闽浙赣,保卫老苏区。
11月18日,中央再度下令,粟裕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刘英调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十军团任务有变,全军出动,进军皖南。
12月10日,红十军团军团部与率先出发的红19师在汤口胜利会师。
汤口会师,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以为方志敏将在赣皖浙建立新的根据地。
蒋介石急令浙西、赣东和皖南各部围追堵截。
同时命浙江省保安处处长俞济时调集驻浙精锐主力,第7师21旅(旅长李文彬)、第49师(师长伍诚仁)、补充第1旅(旅长王耀武)部、浙江保安第1纵队(司令蒋志英) 11个团兵力组建“追剿队”,南北夹击红十军团,企图将红十团,围歼于黄山地区。
国军悍将王耀武
12月13日,红十军团抵达太平县、旌德县与歙县的交界处谭家桥地区。
谭家桥东西两面都是高山,南边是乌泥关,中间是一片平坦的山谷和一条麻川河,地势险要,极适合打伏击。
正当红十军团抵达谭家桥之际,敌人的“追缴队”也尾随而至。
尤其是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已经进抵汤口。
敌人速度太快,已经无法摆脱,红十军团决定在谭家桥设伏,打一场伏击战,争取歼灭尾随之敌。
很快,刘畴西、乐少华命参谋长粟裕制定伏击部署。
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
粟裕考察地形后,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有利地形,设置埋伏圈,待敌人出乌泥关,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第一时间封锁乌泥关口,断敌退路。
而后迅速对敌拦腰出击,将其歼灭在公路上。
粟裕的作战部署得到了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的同意。
著名的谭家桥战斗即将打响。
12月14日凌晨1时,红十军团各部按作战部署进入阵地。
上午9时许,当敌人进抵距谭家桥约3公里处时,红20师一个新战士由于过度紧张,不慎走火,惊动了敌人。
敌人立即停止前进,抢占高地。
这一下,敌人没有全部进入伏击圈,红十军团也没有完全部署好伏击。
伏击作战目标已经不太可能实现。
可事已至此,红十军团就算不打,退也退不了。
红十军团只能硬着头皮,趁敌人立足未稳,提前发起猛烈进攻。
王耀武不愧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名将,战斗一打响,反应迅速,令各部铺开,抢占高地,固守阵地,再依靠装备优势,伺机发起反击,随后通知其他友军各部火速集结,迂回包抄,打一场典型的反伏击战。
红军鏖战剧照
红十军团鏖战8个多小时,将士们浴血奋战,发起一次又一次殊死冲锋,伤亡近千人,却始终没能歼灭敌人,伏击战打成了消耗战,战事僵持不下。
红十军团被迫撤出谭家桥,放弃进军皖南作战计划,转而向赣东北突围。
红十军团刚撤,俞济时随即调动20个团,紧追不放,死死咬住红十军团。
红十军团边打边走,激战十余次,伤亡越来越大,始终无法摆脱敌人。
1935年1月下旬,红十军团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地区,被敌人重重包围,陷入绝境,突围无望。
最终,除了留在皖南开展游击战的100多名伤兵,以及粟裕、刘英率领的成功从突围的800多名将士之外,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寻淮洲壮烈牺牲、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红十军团重要领导人,曾任红10军军长兼政委,红十军团19师参谋长,寻淮洲牺牲后接任师长)、胡天桃等人负伤被俘。
全军团副排级以上指战员基本全部牺牲。
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英勇就义前合影,脚下的镣铐能锁住他们的身体,却锁不住他们的精神
英雄折翼,红十军团就此陨落。
可王耀武却被红十军团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忘我精神所震撼。
王耀武是黄埔军校三期生,也是一个革命青年,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跟随的是蒋介石,选择与红军作战。
他非常好奇,为什么装备如此差的红军依旧战意昂然,为什么红军陷入绝境,依旧没有放弃战斗。
歌剧《方志敏》剧照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王耀武提审了被俘的胡天桃。
很快,胡天桃被押至王耀武面前。
这是王耀武第一次见到红军的师长。
多年以后,王耀武回忆初见胡天桃的场景道:
“这位师长 (指胡天桃) 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敌人,王耀武也对胡天桃肃然起敬。
王耀武随即请胡天桃入座,他于心不忍,不想看到这样的革命青年就此牺牲。
他好心地劝胡天桃投降,以胡天桃的职位和才华,只要投降,必有一番作为。
胡天桃冷冷地拒绝了,他说:“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耀武知道,他永远无法让这样一个视死如归的人投降。
此时,王耀武再次劝降,是对胡天桃的侮辱,也是对自己的侮辱。
既然胡天桃已经心存死志,自己唯有成全。
可英雄相惜,王耀武想为胡天桃做点什么。
他问道: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告诉我,我可以保护你的眷属。
胡天桃回答道:“我没有家,没有亲人,不要保护。”
王耀武相视无言,转身而去。
从此,胡天桃三个字,让王耀武铭记终身。
不久,胡天桃英勇就义,实践了自己为革命献身的诺言。
可是由于连年战乱以及战友牺牲,胡天桃的名字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就连红军都失去了他的全部资料。
后人已经找不到哪怕有关于他的任何一张照片,也联系不到他的家人。
14年后,王耀武已经成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掌握军政大权,粟裕已经成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副司令员陈毅、粟裕
时过境迁,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解放军节节胜利。
1948年9月16日,粟裕率部发动解放济南战役。
粟裕亲自制定作战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24日,济南解放。
解放军攻克济南前夕,王耀武化妆仓惶出逃,最终在寿光被俘。
仅仅过了14年,粟裕就成功完成了谭家桥之战的复仇,算是告慰了红十军团在天之灵。
红十军团全体将士如果泉下有知,看到革命成功,也可以瞑目了,他们浴血奋战,牺牲生命,为的不就是革命成功吗?
1959年12月,王耀武特赦获释,他开始撰写回忆录。
在回忆录中,他特意提到了胡天桃,这个让他永远都无法忘记的红军师长。
或许,那时,王耀武也已经意识到,这支百折不挠、坚强不息、深得民心的部队最终将赢得革命的胜利。
只是他想不到来得这么快!
《特赦》王耀武剧照
后人应该庆幸王耀武被解放军俘虏了。
如果王耀武没有被俘,如果不是王耀武不是偶然提起这位革命先烈,他的名字,或许永远不会被后人所知。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组织没有胡天桃任何资料,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那份烈士抚恤金永远都无法发到他的家属手中。
行文至此,热泪盈眶,当年的红军先烈,是凭着怎样的信念,才能不计个人得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他们是怀抱着怎样的理想,才能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
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表达后人对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就以这话结尾!
此致敬礼!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