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建起中外交流的友谊之桥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51」

时间:2022-08-27 22:38:49阅读:4052
潘丽丽(后排左四)带着学生参加文化活动。 受访者供图博思语言学校学生参与春节庆祝活动。 受访者供图点开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校长潘丽丽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一条更新状态都与她的学生们有关:华二代们学说中文的小视…

潘丽丽(后排左四)带着学生参加文化活动。 受访者供图

博思语言学校学生参与春节庆祝活动。 受访者供图

点开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校长潘丽丽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一条更新状态都与她的学生们有关:华二代们学说中文的小视频、亲手制作的新春贺卡、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照片……在海外从事中文教育近10年,潘丽丽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她希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更期待这一粒粒种子发芽开花,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

以下是她的自述。

让华二代爱上学中文

我在海外从事中文教育,起源于一件小事。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我选择到西班牙发展。当时,我的家人和一些亲戚已在当地生活多年。一次偶然机会,我陪一个亲戚的孩子去上周末的中文培训课。到了教室,我发现教学环境有些简陋,孩子们听课也不认真。我在国内学的就是教育专业,眼前的这幕情景让我思考,如何才能让华二代真正爱上学中文?

于是,我在日常辅导亲戚家的孩子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尝试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教他们学中文。最初只有我一人,带着两三个孩子,每节课大概1个小时,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2014年,我正式注册成立了博思语言学校,采用多语教学的形式,既教华二代们西班牙语和英语,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在当地学校的学习,同时也开设中文课,带他们熟悉祖(籍)国的语言文化。

在教孩子们中文时,我非常注重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会组织诗朗诵比赛,也会在春节、元宵节等中国的传统佳节举办文艺演出。学校还开设了书法、美术、舞蹈等兴趣课程,都用中文教学,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此外,我常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办学经验丰富的中文学校取经,学习他们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欣慰。许多孩子刚来学校时,中文基础几乎为零。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说中文,还常常自信地登上各种舞台,展示他们的中文水平。比如,我的第一个学生郑凯文,是一名在西班牙出生长大的华三代,去年10月,15岁的他参加西班牙当地政府组织的一场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并凭借一口流利的中文,担任活动现场的主持人,表现十分抢眼。

我们有一个大家庭

在我办学的近10年间,国内侨务部门的帮助与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此后,我还多次参与暨南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组织的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聆听国内专家讲授有关中文教育的背景架构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学习,我找到了中文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底气和更清晰的方向。

每一次回国或是在线参加培训,我总能碰到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志同道合者。他们散布在五湖四海,都和我一样,将中文教育视作自己孜孜不倦的事业。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海外孤单地从事中文教育,我们这群海外中文教育者是一个大家庭,而中国正是我们最坚强的依靠与后盾。因为有伙伴携手同行,有祖国鼎力支持,我更觉得自己应该加倍用心,全力以赴地在海外做好中文教育。

如今,许多孩子常会主动跟我说,他们今后很想到中国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用中文与家人交流。而和朋友说起中国的美食美景以及传统文化,他们也都头头是道,毫不陌生。看到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迎来收获,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骄傲。

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

多年来,我们学校坚持多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多种语言、拥有多国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我相信,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发挥他们自身优势,成为连接中外的一座座桥梁。

为此,我常在各种节日期间举办面向当地主流社会的活动,鼓励孩子们登台展示,介绍中华文化。让我惊喜的是,许多孩子已经自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虎年春节前夕,有的孩子专门将在我们这里学写的书法“福”字拿到他们就读的当地学校,送给西班牙的老师和同学,介绍中国的春节文化。还有的孩子主动请家长准备饺子等中国美食带去学校。

我的一双儿女也是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忠实粉丝。虽然他们回中国的时间不多,但中文都说得非常溜。我的女儿还学习了中国民族舞,并多次在当地市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上表演。在她就读的学校,只有她一个华人,但她的老师、同学都对中华文化充满好奇,她也乐于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向大家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

未来,我希望能与学生们一道,继续做好对外传扬中华文化的桥梁,向更多人伸出友好交流的友谊之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