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小学娃读书刷剧两步走大伙都是怎么安排刷剧清单的

时间:2023-06-10 23:59:07阅读:2434
家有五年级娃,课外阅读重点自然是四大名著,苦于古典小说里历史遥远、情节复杂、人物林立,有人建议说,把四大名著的电视剧都刷一遍,就得了。真是这样么?确实有些道理。我家经常给娃看纪录片,特别有这个感触:优…

家有五年级娃,课外阅读重点自然是四大名著,苦于古典小说里历史遥远、情节复杂、人物林立,有人建议说,把四大名著的电视剧都刷一遍,就得了。

真是这样么?确实有些道理。

我家经常给娃看纪录片,特别有这个感触:

优质的影像资料,能从画面、文案、配乐等多方面,直观、综合的展示文字内容,就更别提那些富于艺术感染力、人物塑造栩栩如生的优秀影视作品了。

而四大名著题材丰富,影视作品相当多,我找了一下,常见的有这些:

第一,《西游记》。

1、82版《西游记》,央视拍摄,共25集。

这部经典电视剧,简直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集体回忆。

这里面的孙悟空、猪八戒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至今是无法跨越的。剧中的音乐更是经典流传,一听到那腾云驾雾的配乐,仿佛就有了一种穿越回童年的激动与兴奋。

而且之前看没看过书,根本不要紧啊。因为82版《西游记》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采取了“一集一事”的叙事方式,每一集都单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结构,让原版《西游记》甚至可以打乱顺序播放。

正是因为有着美好的童年回忆,我也想当然的认为,我的孩子也会对这部电视剧一样着迷。

结果,三年级暑假,刚看了两、三集,娃就看不下去,弃剧了。

我一直没搞明白,哪里不招他喜欢了?难道嫌老土?

2、港台版的影视剧和电影。

关于西游记的题材,港台也是有不少电视剧和电影的,比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张卫健的《西游记》等。相对而言,港台的就明显娱乐性比较强,往往对原著情节进行了大胆的删改。

从呼应原著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孩子还是看央视版,比较靠谱点。

第二,《水浒传》。

水浒传》目前主要有3个版本。

1、1998年央视版,张绍林执导,李雪健主演。

此剧忠于原著,人物塑造很传神,尤其是李雪健老师出演的及时雨宋江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那首刘欢演唱的主题曲《好汉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经典而热血。

可惜,这部剧只有43集,容量的受限,使得它没法把原著中很多精彩片段给展现出来。

2、2011年版,鞠觉亮导演,张涵予主演,又称《新水浒传》。

而十多年后的《新水浒传》则弥补了容量上的不足,80多集,充足的容量、充足的时间,可以对很多事件进行详细的描写,让很多细节更加的完美,让更多的人物形象得到发挥,加上特效、舞美、道具等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整部剧呈现出精良的综合水平。

新版水浒传能够顶着央视经典的压力,仍然取得不错的口碑,也是很不容易。

3、2017年,又出了一个10集版的,由一众年轻演员出演。

据说这部剧叙事就比较精简了,以林冲和宋江为两条主线,只重点刻画了原著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等等经典情节。

第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目前主要有2个版本。

1、1994年的央视版本,王扶林导演,唐国强主演。

这部剧有84集版,人物刻画极其成功,台词为浅显文言,场面宏大,但武戏受当时条件所限,略有不足,但文戏却是历史剧中少有的高水准。

这部剧里面的演员真是明星云集,唐国强、鲍国安、陆树铭、张光北等。

这部剧在亚洲日韩、东南亚的影响力很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海外市场销售最好的中国电视剧之一。

这个版本的导演也很厉害,因为央视版的《红楼梦》也是他拍的。

2、2010年版,高希希导演,陈建斌主演。

这部剧又称《新三国演义》,它对原著改动较大,人物塑造难以超越老版,但弥补了老版武戏的不足,动作设计很有观赏性,场景道具精良,特效制作水平比老版高了很多,对于表现三国时期诸多大战,千军万马的沙场征战,非常有帮助。

第四、《红楼梦》。

1、1987版红楼梦,由央视拍摄,共36集,由王扶林导演,陈晓旭、欧阳奋强、邓婕等主演。

这部《红楼梦》,评价相当高,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它比较忠于原著,特别是前29集,基本是按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来编写剧本的。而且获得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由曹禺、沈从文、吴世昌、周汝昌等担任剧本顾问。

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也是精雕细琢,剧本写了2年多,为了筛选出适合演员,还专门组织了一年多的红楼梦学习班,集中学习原著、传统文化和古代才艺,最后拍又拍了3年。

精致和严谨的结果,就是催生了众多经典。

经典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刘姥姥等,试想一下,当我们一提到这些著名人物,是不是第一个浮现在眼前的,就是这部剧中的演员呢?

还有那13首经典的配乐,光是最出名的《葬花吟》,作者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去创作,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2、2010版红楼梦,50集,李少红导演,蒋梦婕等主演。

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另一条线索则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可能是87版红楼梦珠玉在前,使得这部剧在造型、选角、配乐上有很多的争议。

其实《红楼梦》的影视作品,还有不少港台版和戏典版,这里就不做太多介绍了。

最后小结一下:

基于我家五年级男娃的目前情况,我估计会这么安排四大剧的观看:

1、再度尝试一下82版《西游记》。毕竟它的题材最适合少儿,而且现在又看过小说了,有了一定的内容基础,说不定兴趣又培养回来了呢?这种以前不感兴趣,后来又喜欢上了的情况,在孩子身上也不鲜见啊。

2、暑假先看一下80集的《新水浒传》,把主要经典情节、主要人物特点给捋一遍,再上白话版的小说。毕竟,《西游记》和《水浒传》是初中重点考核的两本名著,掌握得越细致,对小升初衔接、初中语文学习,也算是个良好的铺垫。

3、后续假期,再安排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尽管80多集,但浅显的文言文版,慢慢看,刚好配合白话版的小说。而且这一部,刻画三国人物相当到位,这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目的么。

至于宏大的战争场面、精彩的古代打戏等,我倒觉得,用不着等到这部剧里去看。

4、87版《红楼梦》,我打算排到最后,在前面三大剧结束后的某个寒暑假去安排。

为什么呢?

《红楼梦》的安排,确实得因人而异。通常来说,男孩子对这种讲述以日常生活细节为主的现实主义题材,不容易看得进去。而女孩子会接受度高很多,据我所知,也有10岁的女娃,看《红楼梦》看得津津有味的。

但影视剧最好是能有序的安插进去,因为高一就会出现《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在此之前,你的原著小说和电视剧总该先捋一遍吧。

好了,以上就是我家娃的大致安排。这几部剧都还是挺经典的,能和小说文字相互配合,让娃对咱们优秀古典小说,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你家娃,都是怎么安排的呢?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