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是什么电影,林嘉欣刘青云廉政风云

时间:2023-06-02 00:39:48阅读:3758
文/马庆云这两天,《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和《神探蒲松龄》票房扑街的新闻不断,可是,春节档期反应到票房上,最扑街的《廉政风云》,大家却连愿意提都不愿意提了。如果说其它几部电影的扑街还能引起热烈…
  • 电视剧作品:《刑侦档案1》、《刑侦档案2》、《永不磨灭的番号》、《歧路兄弟》电影作…

文/马庆云

这两天,《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和《神探蒲松龄》票房扑街的新闻不断,可是,春节档期反应到票房上,最扑街的《廉政风云》,大家却连愿意提都不愿意提了。如果说其它几部电影的扑街还能引起热烈讨论的话,那刘青云老师主演的这部港片,又为何扑街到“混个脸熟”都难的地步了呢?

大年初四,截至下午四点,《廉政风云》当日票房刚好实现三百万元。而其上映四日的综合票房,也只有8590.2万元。业内对它的票房推演公式显示,这部电影最终票房可能会只有一个亿前后了。麦兆辉导演,刘青云、张家辉、袁咏仪和方中信等人主演,怎么看都不像是烂片气质啊。麦兆辉和庄文强,是港片导演当中的佼佼者,一直坚守港片味道,风格非常明确。而刘青云和张家辉方面,也都是金像奖的得主,真正的老戏骨,担当的起票房啊。

从《廉政风云》预售开启的时候,这部电影便显露了卖相较差的问题。但业内也没有预料到,卖相会最终差到票房过亿都难了。在一个“寸土寸金”的春节黄金档期,囊括香港顶级电影人的经典港味儿片竟然要扑街的如此严重,也是让人预想不到的。

预售时候,观众并不期待,是因为《廉政风云》这样的故事名称,实则让影迷过分熟悉了,一个廉政公署的办案故事,估计很多观众都是从小就看的。无外乎最终廉政公署将犯人绳之以法罢了。这就跟“大闹天宫”一个路数。放在四五年前,观众太喜欢了,放在当下,就是烂大街的剧情模式。影迷审美诉求在沧桑巨变,以前一招鲜吃数年的模式,现在可能瞬息万变,几个月就过时了。

然而,即使题材不占优势了,也不应该扑街到这么惨啊?按理说,这类港片是最容易维持口碑的,凭借优质的口碑后进来赢得一定的票房逆袭才对。然而,从豆瓣电影的评分来看,《廉政风云》只有5.6分,只略微好于4.3分的《神探蒲松龄》和4.4分的《小猪佩奇过大年》。观众评分扑街,意味着这部电影本身的内容质量不是过时这么简单,而是确实引起了“观众的观影不舒适”。

《廉政风云》确实会引起观众的观影不舒适。预想中的廉政公署办案子,应该是有大量看点元素才对。监听甚至卧底戏,肯定大量的尔虞我诈;武装打斗也是必然,能上多猛的火力就要看制片成本了,以往都是开枪、开大炮和开直升机的;追车戏份也是必然,港片里边这类剧情当中势必能追半个香港出去;女主角方面,也是要奉献靓丽身材、姿色甚至更多的。但,这是往常意义上的廉政公署办案电影,这部《廉政风云》可谓是一个也有没有。

编辑导演麦兆辉在故意找寻一种独特而沉稳的叙事风格,全程非常冷淡调性。这种风格,在刘青云上庭那一刻开始,便已经注定了。女法官像菜市场卖菜一样,跟双方嬉皮笑脸地把事儿说了。这根本不是一部寻常的港味儿电影。乃至于后续的剧情陈述,都是极尽平稳,绝对不搞什么所谓的看点出来,就看人物之间极尽真实的斗智斗勇,而这种“斗”严格局限在人的正常范围内,连打斗都尽量避免。

这种沉默式的叙事风格,让影迷觉得,《廉政风云》在藏一个最终的大瓜!就像是一个不叫的狗,势必最终要狠狠咬人一样。影迷都等着最终的高潮部分了,等着看麦兆辉如何让剧中人物嫌弃一次狂妄的波澜。可谁知,一直到影片的最后,都是“不叫的狗”,乃至于最大的反派人物,竟然是跟闺女玩捉迷藏不小心掉游泳池里边就死掉了。

麦兆辉这是打破以往港片的所有商业叙事模式,直接来一场无声无息的智商战斗。这样类型的电影,过分“特立独行”,春节档期的观众是很难接受的。一个合家欢的观影场景之下,却让这群影迷都藏着被视觉效果和剧情矛盾大爆发“咬一口”的心理无法得逞的结局。换言之,裤子都脱了,你就放了个屁。这么一来,口碑不跌才怪。

然而,若是这部电影放在一个平常的档期内,非合家欢影迷可能会更细致地体悟出麦兆辉的独特叙事追求来。全程“不叫的狗”,整部剧情都是平稳沉闷的,这其实正是要刺激影迷内心,让最终的怒吼在影迷心底自行升起罢了。浮躁的春节档,不给这种刺激以任何可能性。我们的春节档,需要的只是大阵仗,大爆破,大耍猴。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