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解说,斛珠夫人热剧排行榜

时间:2023-06-01 23:45:21阅读:400
这些天,一部古装剧《斛珠夫人》正在腾讯视频与北京卫视热播,该剧中,无论是家国主题的青春表达,还是诗词意韵与美学传承,都在细节处现功力,让年轻的网友带着“八倍镜”观剧,细品剧中的韵味。图说:《斛珠夫人》…

这些天,一部古装剧《斛珠夫人》正在腾讯视频与北京卫视热播,该剧中,无论是家国主题的青春表达,还是诗词意韵与美学传承,都在细节处现功力,让年轻的网友带着“八倍镜”观剧,细品剧中的韵味。

图说:《斛珠夫人》海报 官方图

格局打开——家国主题的青春表达

《斛珠夫人》以苛捐杂税下南境渔村的一次海上惨案为切入点,由于珠税沉重、民不聊生,女主角海市(杨幂 饰)一夜之间失去家人、远离故土,她的身上背负着个人的血海深仇。但随着剧情铺展开来,女扮男装的方海市习武修文,冒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风险,在科举考试中以一篇铿锵有力的檄文控诉珠税苛政,最终揭开了沿海地区珠税贪腐的真相,也开启了《斛珠夫人》家国主题的跌宕画卷。

而海市也并没有流连于个人的“小爱”,她以戍边卫国跳出了情感泥淖,而战场恰恰成就了方海市人生的高光时刻:在水井屯机智驰援战友首战告捷,黄泉关外识破叛徒躲开陷阱,打破成见营救外族难民……《斛珠夫人》的立意并不局限于个人情感,而是在爱中找到自我定位,是战士间不抛弃不放弃的同袍之义,是对弱势群体不吝悲悯的仁爱之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在观众的弹幕评论中,“格局打开”成为《斛珠夫人》中时常出现的关键词,即便观众冲着古装、爱情、青春的核心元素打开剧集,随着现实主义创作的兴起,剧情厚度、文本质量、人物弧光和价值取向都倒逼创作者与当下观众同频共振。

图说:《斛珠夫人》剧照 官方图

此外,《斛珠夫人》还打破了反派女配角衬托女主角光环的陈旧套路,无论善良坚定的缇兰公主,还是术业有专精的柘榴,都在相对受限的时空范围内,不断拓展女性的发展空间,更为守护国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同性竞争戏份被弱化并未降低《斛珠夫人》的戏剧性,而以方海市、缇兰、柘榴为代表的女性角色,都在困境中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她们不仅不是彻头彻尾的“恋爱脑”,女性独特的细腻和敏锐令她们在各自所属的领域拥有了不同于男性的竞争力,《斛珠夫人》打造的女性群像极具“她力量”,无关性别的奋斗主题也消弭了古装剧中较难规避的性别对立。

津津乐道——诗词意韵与美学传承

近年来,高质量的古装剧大大拉升了观众的审美要求,而精益求精的服化道也成为古装剧走上精品之路的“敲门砖”,带有传统元素的视听内容,往往更受到青年群体的热议,《斛珠夫人》融合古色古香与美学的诗意呈现也值得当下年轻人细嚼慢咽。

图说:《斛珠夫人》剧照 官方图

《斛珠夫人》中,从诗词化用到河灯传情、到霁风花寄意,诸多手法凸显了古人言有尽意无穷的含蓄表达,就如方鉴明与海市的临行告别时刻,海市一句“行行重行行”,虽字字不提爱,却句句尽不舍,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本源就是一段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方诸回应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也与之呼应,这样的巧妙化用,在剧中比比皆是。从网络上收到的反馈来看,青年人在追剧的同时,还被剧中点到的神话、诗词、非遗艺术等引发好奇心,推动他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感受。

尽管《斛珠夫人》的故事设定在虚构的大徵,但剧集从中国传统神话中汲取养分,呈现出了典雅大气又不失灵动的东方意韵。片中,海市与师父生活的霁风馆,院内时常飘荡的一树霁风花,院内日常是烹茶、弹琴、焚香、执棋,展现出主角初期岁月安好的生活。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4集开始战场上的残酷,黄泉关一战,柔弱的女孩怀抱着小羊羔的画面极具有冲击力,弱者如草芥的命运不言而喻,前后呼应的画面也让观众深陷进剧情中。此外,全剧在刺绣纹样和纹样、头饰、妆容上同样清雅、考究,接近汉唐时期的礼仪规制则展现出中式传统礼仪的谦谦君子风。同时,为配合剧情走向,北境战场的凛冷色调,南境寻珠的蔚蓝深邃,也大大丰富了剧集在美学表达的输出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斛珠夫人》的镜头有留白,台词处藏有机锋,情节含而不露,最为“八倍镜观剧”网友所津津乐道。与许多国产剧“摊开来”平铺直叙的诉说爱意不同,剧中一场对弈,海市一字没有说爱,字字却又在把爱意表明,《斛珠夫人》将隐晦的爱意徐徐注入人物动作、习惯与细节当中,观众能在观剧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充满含蓄美的细腻表达。(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