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误杀最后老头一笑什么意思
《误杀》自上映以来,就以黑马之姿冲出重围,在同时期上映的影片中,票房一直位居前列。我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情绪渲染的太到位了。普通大众的痛点拿捏得很准,所以我能跟着影片一起憎恶“强者”,同情“弱者”。影片和观众产生了共鸣,票房自然不在话下。
对与错、善与恶,立场不同,结果不同
我印象中国产电影取得高票房的影片通常都是拿准了一个“情”字。《战狼2》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燃起了我们的爱国情;《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激起了人们逆天改命的斗志;《我不是药神》一句“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戳中了无数正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们。
本片同样以“情”打动了观众,对底层人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对上层人士欺压百姓的愤慨,都让我们期盼着李维杰能够带着家人瞒天过海,平安归来。
一、影片前半部分不断渲染底层社会人民被欺负,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氛围1、影片成功塑造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影片开头就是罗统府警察局长拉韫(陈冲饰)审讯犯人的场景,她一点点戳破犯人的谎言,并拿出“证物”绳子,案件告破。灿班警察局局长问她“证据是假的?”她回“还重要吗?”拉韫给观众的第一印象“雷厉风行,不择手段”。
只要真相,不管其他的拉韫
桑坤(施名帅饰)是拉韫手下的一名警员,在调查一起“彩票杀人案”时到处敲人家竹杠;老人家的孙子眼睛差点被素察戳瞎,老人家报了警、等赔偿,桑坤劝他私了,说是给他争取了6000块钱,实际上拉韫给了桑坤10万去了结此事。桑坤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蛮横、贪财”。
素察(边天扬饰),是拉韫的儿子,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打架差一点戳瞎别人的眼睛,他小小年纪迷奸同学还拍视频对她进行威胁,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错,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情,素察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纨绔子弟、混世魔王”。
用视频威胁平平的素察
李维杰(肖央饰),是一个外来人口。他善良,他明知道桑坤不好惹,可还是帮助老人家出主意,让他带着孙子到医院去做伤情鉴定,有了伤情鉴定书,警察就一定会立案,到时候就会按照程序对他的孙子进行赔偿;佩拉家又没交网费,已经赊账两个月了,但是由于他家女儿马上要高考了,李维杰没有给他家断网;他总是去进行布施,寻求心里的一份安宁。平平(许文姗饰)是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面对素察递过来的果酒还在说着“我们还未成年”。阿玉(谭卓饰)是个善良的家庭主妇,她一心抚养两个女儿,操持这个家。安安(张熙然饰)只是个几岁的孩子。李维杰一家就是这个城市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他们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处于社会底层,善良的一家四口”。
2、底层人民无力与上层人士斗争,唯有自救
作为一名警察,本应该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可是桑坤对普通市民除了压迫就是敲诈,他不允许别人说他不好,甚至掏出枪来进行威胁。普通民众根本没法儿跟他斗。
暴力执法的桑坤
影片开头,颂恩(秦沛饰)强调戳瞎别人眼睛的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在素察“死后”,阿玉说报警,李维杰说,“报警,你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他是警察局长的儿子。”这是我在看电影时印象特别深的两句话,“警察局长的儿子”就像是一道护身符,保护着素察。
素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查到平平家的地址,因为他妈妈是警察局长;素察差一点戳瞎别人的眼睛还有学上,因为他爸爸都彭(姜皓文饰)是正在竞选市长的议员。爸爸妈妈都有权利、有地位,谁敢惹他呢?
在平平家的仓库里,面对一个和他妈妈差不多同龄的家长,他居然可以说出“那你替她啊”的话,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哪儿是个孩子,他就是个恶魔。
李维杰一家如果报警会怎样?如果第一时间报警,素察很可能活下来,那么结果呢?素察会对李维杰一家进行疯狂地报复。
那如果在仓库打斗死的是阿玉和平平,结局会怎样?只怕会因为查不到证据草草结案或者制造假证据转移凶手。
如果不能被救,便只能选择自救
这就是底层人民需要面对的现实,李维杰深知自己得罪了桑坤,也明白他无力对抗警察局长,即便平平是受害者,他们也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
影片渲染到此,已经完全把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了,对上层权利的畏惧和无力,以及对李维杰一家的同情,观众都更希望他们一家平安无事。
二、离开羊群的羊会被大型动物吃掉,抱团才能抵御风险,李维杰利用舆论护妻女周全李维杰深知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才能帮自己一家解围,于是他利用他能利用的一切让一家四口成为实实在在的受害者,不仅成功煽动起剧中群众的情绪,更是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1、利用都彭的竞争对手找来记者和群众
在课堂上,平平的老师说了一段话“羊视力不好,很容易离群,所以经常被大型动物吃掉”。李维杰一家就是离群的羊,拉韫一家就是大型动物。如果李维杰一家单打独斗,很可能会被吃掉。
所以李维杰选择借助舆论的力量,他交给了普朗一个电话号码,告诉普朗如果他再次被抓,就让普朗打这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是都彭竞争对手达利办公室的。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
为什么李维杰会做此安排,我们回过头去看影片的前一段,都彭的助手跟他说了一句话“谁能抓住投票率低的群体,谁就能获胜”而投票率低的群体是谁?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
把李维杰再次被抓的消息透露给都彭的竞争对手达利,就可以利用达利的人脉找来记者、聚集群众。开棺是一只死羊的结果就可以直接让都彭和拉韫出局。这一场“表演”李维杰和达利都是赢家。
2、利用小女儿安安对自己的心疼引导拉韫去往墓地
李维杰算准了再次被抓后自己会被打,也知道安安会因为心疼爸爸妈妈而说出素察尸体的所在地,他便提前把素察进行了转移,把那只被桑坤开枪打死的羊放进了棺材里。
他要用安安说出来的实话,把警察、媒体、群众纷纷带到墓地,在镜头的见证下证明自己和家人的清白。
3、利用好友对自己的信任煽动群众,成功脱罪
李维杰一直都是一个善良的老实人,所以,当脸上带着伤的李维杰一家出现在墓地时,他的朋友们都在力争他的清白。
颂恩说:“这个警察局长的儿子失踪了,这警察没有任何证据就随便抓人,这肯定是被人打了,连孩子都不放过。他们一家都是大好人。”普朗说:“就是那个叫桑坤的警察,公报私仇,李维杰人特别老实,这个事情完全是桑坤挑起来的,李维杰不过是无意当中得罪过他,所以他就报复他。”李维杰的店员说“我们老板一家人都是好人。”
一直坚信李维杰一家是大好人的颂恩
他们的字里行间都在表达着李维杰一家弱小无辜,警察滥用职权、刑讯逼供。
当棺材盖打开,从里边抬出那只被桑坤一枪打死的羊时,人群沸腾了,人们冲上去殴打桑坤,殴打其他警察,人们咆哮着发泄自己的种种不满。
李维杰事件为人们撕开了一道口子,人们开始暴乱了,人们不去思考为什么棺材里会装着一只还未腐烂的羊,为什么棺材盖上是大片血迹。人们只是不停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情绪。
三、李维杰在保护家人的情感和心里的罪孽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接受法律的制裁素察死后,李维杰再次去布施,却被拒绝了,理由是“无相布施才有无限功德”,现在的李维杰心里装了太多事,他想忏悔求得心里的安宁。可是他无处忏悔,无处得心安。
1、面对女儿被侮辱,他选择瞒天过海保护妻女
影片中李维杰的一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挡在妻女面前,是对她们最好的保护
所以,当他知道自己的女儿被侮辱、素察被误杀时,他选择用自己看电影得来的知识重塑证据。他成功了,一家四口被无罪释放,可是他心不静了。
2、面对素察父母,他良心不安;面对法律,他选择自首寻一份安宁
李维杰准备把素察的车和手机扔掉时,阿玉告诉他素察倒下后没有流血。李维杰便知道了素察在当晚可能没死,他开棺准备换个藏尸地点时,看到了棺材盖上的血痕,他明白了,素察是被关在棺材里窒息而亡,阿玉对他造成了二次误杀。
李维杰去寺庙拜佛忏悔,他遇到了拉韫和都彭,面对这一对失去孩子的夫妻,李维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必须阻止自己的家人因为素察再次受到伤害,他对拉韫一家表示歉意。
李维杰对拉韫夫妇说抱歉
李维杰去警局自首了,他表示素察侮辱了他的女儿,他想阻止素察,却误杀了他。他也向那些被他利用的人表达了歉意。
如果必须有人为素察的死买单,李维杰便是最合适的那个,他保护了妻女,也给了素察父母一个交代。
写在最后:影片不仅给我们讲述了李维杰一家是如何利用脑中的多部电影成功脱罪的,更是让我们对“法与情、溺爱与无视、舆论与真相、善与恶”有了更进一步地思考。
李维杰入狱后影片基本就结束了,可是李维杰一家的噩梦远没有结束。拉韫会不会复职,都彭的仕途之路还能走多远,影片都没有交代。凭借拉韫和都彭的人脉,他们真的会就此善罢甘休吗?我们不得而知。
影片最后,镜头转到颂恩就戛然而止了,其实就是把问题留给了我们。希望看过这部影片后我们都能有自己的思考,都能有所收获。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