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私立学校,印度电影幸运小孩掉进捐款箱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担心孩子的学业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获得更为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会选择将孩子送去私立学校。
与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拥有更强的管理自主性,通常配有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年轻前卫的师资。其自主招生权利也可以控制生源,对招收学生进行适当选拔,所以更容易管理生源,培养出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优质私立学校受市场化配置的推动,学费也随着需求水涨船高。每逢一年一度升学交钱的时间点,对于一些私立学校而言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好时机。而对于一些不那么富裕的家庭而言,则又是一次大出血。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今年上半年很多学校采取了网上课堂的方式进行授课,学期受疫情影响变得更短,教学质量也因不可抗力下降。然而一些私立中小学校被爆疫情期间学费不减反增,收费明细中甚至带有放学后的托管费,令人不得不怀疑这种不道德的收费行为。
为此,国家教育部曾于今年4月10日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有关问题的预警》,针对乱收费问题发出预警。
当中表明私立民办学校或幼儿园不得跨学期预收学费,不得借疫情防控名义擅自增设收费项目、违规乱收费等。市民如若发现可收集证据举报给教育部门,或反映到相关网站后台予以曝光。
为了下一代的利益,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保证私立学校依法办校治校,才能实现私立学校教育健康且长远的发展。
电影 · 《快乐上学去》
虽说山川异域,这部在2010年由米林迪·乌克Milind Ukey执导的印度教育影片《快乐上学去》,却在很多方面折射出了与我们私立学校相同的问题:学费收费不停加价,迂腐的院方高层,不受尊重的学生……
好在还有一群不忘初心,热血为孩子们谋求权益的好老师,才让这部电影走向一个圆满的结局。
▲《快乐上学去》凤凰卫视电影台12月29日 21:15/12月30日 17:45播出
男主演沙希德·卡普是宝莱坞最有前途的演员之一,他曾凭借电影处子作《寻寻觅觅》赢得印度电影最佳新人奖。
▲宝莱坞实力男演员沙希德·卡普
IndiaFM的影评专家Taran Adarshfrom 曾写到:“沙希德·卡普是一个值得青睐的好演员。他有冲击一线演员的所有潜质。不单外表英俊,还极具表演天赋。他简直就是为表演而生,这个年轻人成功营造了影片的喜剧氛围,抓住了人物感情,他的舞蹈也很出彩。”
女主演阿耶莎·塔姬娅是古吉拉特、英国与马哈拉施特拉的混血儿,这使她天生看起来便自带一股多元的性感,而她本身散发出来的纯净魅力与邻家女孩的特质,加上精湛的演技更令她快速蹿升为最受欢迎的宝莱坞女明星之一。
▲阿耶莎·塔姬娅是目前宝莱坞相当有发展潜力的女明星
影片故事发生在孟买郊区的一所私立小学。影片的一开始,一个小学生迟到了,面对校门口不苟言笑的校长的质询,他居然吓到尿裤子。似乎从这个画面开始,就奠定了校长的大魔头形象。
▲不苟言笑的铁面校长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英文老师拉胡尔,兼职教授音乐课。他阳光朝气,与学生们相处怡然。每逢他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歌唱。传道受业之余,他也会特别留意每个孩子面对的个人问题,并教导他们交友之道。
▲除了传授课业,拉胡尔也会教孩子们如何与人共处
然而,快乐的歌舞喜剧氛围被突如其来的学院改革方案打破了。
▲拉胡尔与孩子们玩得其乐融融
某日校长外出三天,一位得到施令的属下在学校胡作非为,在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收费改革:
他提出体育课学生们练习用的篮球需要自己购买,否则就不准使用;他将学校菜单改为成本低廉却没有营养价值的垃圾食品,餐费却相对提高;他提出音乐课只有购买乐器的学生才能玩乐器,却不好好教导学生如何使用乐器,因而导致有人弹吉他时挂了彩。
那些因家庭不富裕无法缴付这些附加费用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寂寞地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使用设备,更为严重的则会在大太阳底下被罚站。如若老师们对体罚学生有异议,就用工作岗位威胁他们。
▲拉胡尔与胡作非为的校长下属
整个校园弥漫起不寻常的气氛,校长回学校那天,老师们群起抗议,却没有想到这些政策改革都是校长的授权。老师们打算以集体离职作为反抗的资本,却不想校长早已安排好新员工。事已至此,这些老师们是这个学校最后的救星。
校长表示,学校需要牟利,而私立学校可以自由调整收费,所以他借此增加收费。而老师们却认为可以通过别的方法为学校获得新生源。
最终老师与校长商议出的结果是:学校可以派学生参加真人秀电视节目,借此机会出名为学校增添名声,吸引更多学生报名。于是学生们在应对学校繁重课业的同时,开始学习各种才艺。
然而前来取材的各大节目组人员却对孩子们没有分毫尊重:体育老师训练同学叠成人墙,再三请求下,摄影师依旧磨磨蹭蹭不拍照。同学们最终支撑不住跌倒受伤,体育老师指责摄影师,摄影师竟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体育老师准备的叠人墙表演
音乐选秀的导演无心挑选真正有实力爱唱歌的学生,他选中了脸上有胎记的孩子,想要借此制造噱头提高收视率。拉胡尔不满导演对学生们的不尊重,却引发了导演对孩子们的进一步羞辱。
厨艺节目选拔过程中,一个女孩努力背诵菜肴准备步骤,却因没能说出临时附加的冠名商名字被导演大骂“太笨了,滚!”;也有女孩在拍摄时被辣椒粉迷了眼,导演的第一反应竟不是帮女孩脱离困境,而是多拍一些这种话题画面。
▲失去上节目机会的女孩痛哭起来
这些真人秀的拍摄取材与同学们想象的大相径庭,甚至来的导演都直说真人秀就是“真人在作秀”。他们不在乎真实,只在乎话题,有话题才有收视率,才能为电视台赚钱。
原本对上电视节目怀有憧憬的学生们,一个个每晚累得人仰马翻,学校功课也落下了。
拉胡尔觉得校长的举措不太对劲,于是他拜托学校工友到校长室找资料。第二天拉胡尔与全校同学在操场列队拒绝上课,其它老师知道后也纷纷赶来支持,以抗议校长连日来的一系列行为。
是次大型罢课事件惊动了家长与媒体,各大电视台开始报道罢课事件,教育部涌入大量关切的电话,连总统都不得不打电话给教育部部长。
▲学生们集体罢课
讽刺的是,这个千方百计试图让学生们通过真人秀在电视节目里一鸣惊人的学校,居然用这种方式博得广泛关注。
校长接到了教育部长的电话,旋即到操场宣布辞去校长一职。拉胡尔却不让他走,因为他发现了校长的难处。
原来,学校董事长以利益为考量,威胁学校如果不进行改革获得更多利益,董事长将不会再给学校支付半毛钱。校长尝试进行私人借贷却处处碰壁,只好违心地接受学校商业化。
经过媒体的报道,民众也开始反省学校改革的弊端与方式。有一位路人提到:改善学校是必要的,但更重要在于提升想法。
▲拉胡尔与其他老师留住了校长
故事的最后,校长继续留任,一天巡逻的时候,一群孩子围绕住他。一个小女孩说某人(电影一开始尿裤子的孩子)今天没有尿裤子了!校长听完噗嗤一笑,孩子们都惊异于铁面校长居然笑了,于是和校长打成一片。
商业化 · 不仅是学校
随着高新科技与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发展,学校的商业化似乎是教育走向现代改革的必经之路。然而当学校为了利益而进行商业化改革,那么它面临的结局终将是惨败。
正如影片最后映出的一句话——每一代人都需要一位英雄,为之答疑解惑。学校需要的,首先是有良知的教育家。
影片中,校长的最后一段独白道出了每个教师都应铭记的初心:
我从没把教师看作是商业,对我来说它只是个职业,也是我一直坚信的。如今这职业已经成了商业,到处充满铜臭,有了竞争就得改进,不管你思想有没有与时俱进,但学校必须改进。不幸的是,我得说,家长们也深受其吸引。学习环境当然舒适一点更好,但这毕竟是学校,不是五星级酒店。
▲校长在全校师生与媒体面前做出独白
当一个学校逐渐商业化时,学校的盈利目的大于教育目的,教师这个职业便不再高尚了,也不再受欢迎了。当教师职业的神圣被亵渎之后,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单纯的学生。
不称职的老师会将教课视为一项牟利活动,只为拿薪水而将教育本职置于脑后,教课时应付甚至忽悠学生。而学生学不好,又迫于激烈的竞争升学压力,不得不被家长送到各辅导班去继续被忽悠。
于是,孩子就这样在竞争与压力中被外界忽悠来忽悠去,学习的知识不够统一也不够系统,却又浪费了家长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而孩子享受到的不是汲取知识的快乐,而是攀比之后的富余;承受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学习,而是方方面面。
▲《快乐上学去》剧照
然而有需求才有供应,看了这部电影,我们也不禁陷入反思,为什么商业化学校如今如此受欢迎呢?
当校长告诉校方股东,学校资金运转并没问题,声誉也良好。股东吼道:“我不要声望,我要钱!”
当校长想将精力专注于教育,吸引生源。家长们却纷纷奔向设施精良的学校,哪怕这些学校的收费高出数倍,在他们眼里:贵的就是好的!
当校长去银行以自己的信贷记录借贷,期望通过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抬高学费增加利润,抵制股东拆除学校的计划。银行却认为学校缺乏盈利能力,不值得发放贷款,因此屡屡碰壁。
唯利是图的股东,崇尚物质的家长,锱铢必较的银行......
整个社会都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凡事都以物质衡量价值,教育何以独善其身?一筹莫展的校长,只得屈从市场经济,求援于商业运作,开始对学校进行商业化改革。
这已经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问题,甚至可以扩大到影视、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影片中的商业化学校,仅仅是对于社会中众多价值观沦陷的一个影射,它绝不是单纯批判某一个人、某一群体、某一机构。
校长在四面楚歌之下不得不商业化学校,他的沉默折射出道德无处立足的窘境,点出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所对抗的不只是校方股东的阻挠,而是一种更为宏大、更为根深蒂固的困难,一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
影片中出现的真人秀,又何尝不是这种拜金享乐主义的载体之一。
家长认为孩子能上电视是莫大的荣誉,并感谢学校让孩子出名,于是学校强迫学生参加电视节目与比赛来提高学校竞争力。家长有这样的虚荣心,学校就满足家长这样的虚荣心。
市场充斥着爱看话题节目的群众,导演就秉承这些原则选角,从而拍出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
▲《快乐上学去》剧照
国产综艺也是如此,过度浮躁的商业利益导致综艺的低质,噱头,甚至为了利益去侵权。各大平台以及一些上市公司追求“现象级”爆款综艺成为了幕后推手,加大投入打造爆款IP吸引广告资源力求盈利。
一档好节目应具有的原创、内容、真实、质量等这些可贵的因素成了次要,真人秀渐渐从茶余饭后供人休闲娱乐的节目变成了哗众取宠的剧本与作秀,不断透支着公众的信任度。
影片中音乐选秀导演专门挑了一个脸上有胎记的男孩上节目的行为,令人不禁想到曾有相声演员在段子里讽刺中国某选秀节目,都快成为苦难秀的吐槽。
参赛者不是通过展示才艺技能获得观众喝彩,而是上来展示自己的凄惨博得同情关注。反正只要被更多人认识记得就能晋级,而节目选拔的初衷,或许是歌喉,或许是舞技,逐渐被观众淡忘得一干二净。
看到影片中的孩子们为了上电视被折磨到哭的时候,不禁会陷入沉思:这样的真人秀有什么意义?综艺究竟该如何发展?
在此引用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的话:“原创综艺要以回归节目本身为本质,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痛点。”
一昧追求流量红利的真人秀只会将人的眼界禁锢在舒适圈,而我们的社会本应是多元、有趣、又值得深思的。
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从学校投射入社会的惊人一瞥,崇尚物质文明的社会,不仅仅使学校沉沦为一个商业机构,也让常规的商业领域变本加厉,直到丧失职业道德。
没有底线地追求利益之下,是社会道德的整体覆灭。更可怕的是,当这种问题渗透教育,这一切将发生在孩子们身上。
在最后,校长拥抱的不仅仅是年轻的拉胡尔老师,还有他年轻时的理想,表达了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你们的坚持将照亮孩子的梦想:快乐上学去。
影片预告:
《快乐上学去》
12月29日 21:15
12月30日 17:45
文:Skylar
编辑:Skylar、林梓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