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出自哪个少林寺,李连杰背后的心酸故事

时间:2023-05-31 12:30:40阅读:4439
李连杰是我国著名的功夫巨星,人称“功夫皇帝”。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演电影《少林寺》一夜成名,被很多人称作“出道即巅峰”的典范。然而,李连杰的出道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而是充满了辛酸和痛楚,甚至一…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李连杰是我国著名的功夫巨星,人称“功夫皇帝”。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演电影《少林寺》一夜成名,被很多人称作“出道即巅峰”的典范。

然而,李连杰的出道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而是充满了辛酸和痛楚,甚至一度走到精神崩溃的边缘。

在李连杰的童年生活里,并没有什么“神”的痕迹,倒是艰难的家境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强烈的自尊自强的印记。

1963年春天,李连杰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有兄姐四人,他是最小的孩子。李连杰不到两岁时,父亲不幸病逝。

李连杰小时候全家福

在电车公司当售票员的母亲,靠着每月41元的微薄工资,支撑起了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家里还有爷爷奶奶。

那时候他家里困难到什么程度?李连杰和两个哥哥睡在一张床。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穿姐姐、哥哥都穿过的一条旧裤子上学。

于是,那时李连杰每天上学的时候都用手紧紧捂住口袋,怕人家看到女式的裤袋。

妈妈虽然最爱李连杰,但不惯着他,她经常告诉他:“你爸爸死得早,你长大了一定要学好,要有志气。”所以李连杰自幼就是一个好强、懂事的孩子。

众所周知,李连杰八岁开始习武。说到习武,还有一段小故事。

1971年,八岁的李连进了厂桥小学念书。有一天,李连杰正和同学们打乒乓球,突然,一个同学蛮横地抢去球拍,霸占了球台。

李连杰说:”我们先来的,为什么不让我们玩?“对方不听。倔强的李连杰生气了,他蹭地跳上齐肩高的球台,一抬脚,就把那个同学踢了个仰面朝天。

那个学生气得破口骂道:“小免崽子,你爸死啦,活该!”

李连杰是个孝顺的孩子,本来父亲的早逝就让他一直很压抑。听到这话,李连杰气得奋身跳下球台,冲向那个同学。

那个学生哪见过这阵势,吓得大哭,往老师办公室跑去。李连杰在后面紧追,跟着冲进教师办公室,他又一跃身,跳上办公桌,终于把那个同学抓住了。

最后还是被旁边的一位体育老师平息了这场闹剧。李连杰在”打架“中表现出的良好弹跳力,让这位体育老师眼前一亮。

同年暑期,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的武术教练吴彬到厂桥小学挑选武术班学员,体育老师想到李连杰,马上向吴彬做了推荐。

经过一系列运动测试,吴彬发现李连杰确实是个好苗子,当即表示录取。从此,李连杰开始了武术生准。

“要练武,不怕苦”,这是电影《少林寺》中武僧们的一句台词,扮演觉远和尚的李连杰,在现实生活中把这句箴言当成自己的训练准则。

进体校时虽然年仅8岁,但李连杰就得每天练习8个小时,脚练疼了,师傅就说,脚疼练手;后来手也折了,师傅就说,一不怕累,二不怕死,你还没死呢,接着练。

看到师傅的态度,李连杰也来了倔劲儿。

在练武术基本动作时,教练规定每人踢腿二百次,李连杰在规定之外再加踢二百次;别人练习蹲跳五十次,他蹲跳一百次。

有一次,李连杰在训练中左腿扭筋拉伤,为了不掉队,别人两条腿各二十次,他就一条腿踢四十次。

学一个招式,别人练十遍、八遍,李连杰至少要练上百遍。有一次练“旋风脚”,李连杰已经练得大汗淋漓,动作很到位了,但挑剔的教练还是说他他第二脚总比第一脚差点儿,说:“你这个动作还差点意思,得一天加练三百遍才行。”

李连杰没说话,接下来他每天加练六百遍,比教练的要求还多加了一倍。

每次李连杰练完功回到家里,都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小连杰吃完晚饭,写完文化课作业,又到院子里去练功。几乎每天都这样。

一在晚上,他在家复习白天新学的套路时,忽然忘记了一个动作,怎么也想不起来。他不顾妈妈的劝阻,执意到五百米远的一个同学家,学会那个动作后才回去。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李连杰终于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他的动作速率快,一个套路五六十个动作,他能在一分二十秒内一气完成,脸不红,气不喘。

各种兵器他都能运用得如行云流水,比如刀术,他能连续挥刀200次,而且刚劲有力,变化莫测……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李连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武术全能冠军。

但这些冠军也不是那么好拿的。1974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中,11岁的李连杰在比赛前夕,突然发高烧至40度。第二天他带病上场,以坚强的意志和完美的功夫一举得全国少年全能冠军。

第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12岁的李连杰参加了成年组比赛。在赛前练习“单刀进三枪”时,一名队员失手,一枪刺在了李连杰的左太阳穴上,鲜血直流,被送进医院缝了三针。

就在人们以为李连杰会因伤退赛的时候,没想到李连杰第四天扯下绷带和胶布是,又上场了。他带伤拼搏,又登上了个人全能冠军的宝座。

还有一次,他在摸黑训练时,不慎左脚骨折,但他没有休息,接连几天都坚持上场表演。在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套路的时候,他为了锻炼腕力和臂力,挥舞沉重的钢刀,虎口的皮磨去一层又层,弄枪使棍,经常把手掌的皮磨破,他都能忍着钻心的疼痛坚持训练,毫不懈怠。

发现李连杰是个武打明星苗子的,是个叫傅奇的人。他是香港长城电影公司经理,曾主演过电影《《云海玉弓缘》,扮演金世遗。

1974年,11岁的李连杰访美归来途经香港,傅奇就对他说:“你功夫这么好,长大后要不要做明星?“

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播在小连杰的心中。李连杰想,表演一场武术,最多上万名观众,如果拍成电影把中国武术介绍出去,那影响就大多了。

那是1974年,而就是前一年即1973年,功夫巨星李小龙去世。在功夫巨星接班人这个问题上,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

1976年,傅奇写了一个剧本,是动作版的《三毛流浪记》。他想让李连杰主演,然而北京武术队不放人。

1979年初,内地与香港欲合拍一部电影《塞外夺宝》,他们来北京武术队选人,可惜李连杰被刷掉了。原因是他身高不够一米七,当时李连杰1米69。

而同是武术队的王群等三人入选,主演则是电影学院的不会武术的张丰毅,完全是出于外形和身高考虑。

对于这次被刷掉,一心想当明星的李连杰受打击颇大,有点愤愤不平。他暗想:既然你说我身高不够,那我就靠别的去补。

于是,从那时起,李连杰没事就找借口出云,到民间去学武术。他花了半年的时候,到北京各公园,早出晚归,跟那些民间拳师学习。太极拳、八卦、行易就是那时候在民间学的。

所以,很多人说李连杰是个聪明的人,有心的人,从偷偷民间学艺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不久,张鑫炎导演来北京,直接找到了李连杰,请他拍《少林寺》。显然,这是傅奇向张鑫炎推荐的。更重要的是,毕竟李连杰当时在武林名气正盛,而且已经17岁了。傅奇觉得身高不是问题。

就这样,李连杰终于开启了电影生涯。1980年8月,《少林寺》剧组决定由李连杰扮演中的主角觉远和尚。

李连杰先随着剧组到河南中牟县熟悉剧本。刚到10天,突然接到访美的紧急任务。他只好又赶回北京,同中国武术代表团飞往美国旧金山。

结束了一个多月的美国之行后,李连杰刚回到北京,不顾旅途疲劳,又马不停蹄地坐火车赶赴河南。因为他知道,摄影制都在等他呢。

上午到了河南摄制组住地,下午李连杰的头发就被剃光了,《少林寺》正式开拍。

多年以后,李连杰很少提及拍《少林寺》的经历,也不愿意提。因为那时候拍得太艰苦了!

《少林寺》所有武打镜头,不用替身,不用弹床,不用特技,全是真刀、真枪、真功夫。

在那个年代,内地演员们也没有拍动作电影的经验,李连杰和这些武术运动员们完全不知道保护自己。他们拿着大棍子,真的往对方身上抡;光着膀子就往地上摔,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大的受伤虽然没有,但小伤不断。

一个镜头拍四五十遍是很正常的,经常是一天只拍三四个镜头。镜头最多的一次是李连杰和王仁则醉剑对醉棍时,拍了47条。一个下午就拍了两个镜头。

在拍摄外景时,已进入隆冬,地冻得梆梆硬,李连杰时常从马背上摔下来。摔青一块紫一块的,他从来没退缩过。

一次在中牟拍摄在沼泽地追赶王仁则时,小径只有一尺多宽,两边是没马膝的水,水下是烂泥。李连杰的坐马突然前腿踏空,陷进烂泥,不能自拔。他狠劲去拽缰绳,不料因用力过猛,突然从马背上了下来。他刚要挣扎起身,结果整匹马又倒下来。

幸亏李连杰功夫好,他上身急忙一闪,马压在了他的腿上,他疼得大叫,满脸流汗。别人把马拉起,他才挣扎起来。

张鑫炎导演说,连杰你休息会吧。可李连杰用水洗洗身上的泥,一咬牙,跷腿上马,又继续参加拍摄了。张鑫炎一竖大指:“真是个拚命三郎,难得的人材!”

李连杰回忆时说:”为了把电影《少林寺》拍好,大家都豁了命了!”

最后一场李连杰与于承惠在黄河决斗那场戏,拍得格外苦。

由于是冬天,黄河上已经有大冰决了,李连杰和于承惠跳进水里打,河水冰冷刺骨。拍到后来身体都没有感觉了,最后打了七天。

那七天里,为了保持镜头之间的连贯性,每天李连杰的身上都要浇一桶凉水,要让观众感觉身上是湿的。每天浇水,浇完就打。

那是1980年12月,黄河两岸空荡荡的,北风顺河道吹过来,人人瑟瑟发抖,何况一身透湿的演员?每浇完一桶水就又打起来,等衣服被吹干、烘干之后,又浇水……

一周以后,李连杰一手拿刀,另一手已经不能伸直了,都冻僵了。他每天敷中药,几天后手才缓回来。

那一周的拍摄经历,是李连杰终生难忘的。后来他笑着跟导演说:”其实看电影时,虽然浇湿了衣服,但看不出来。白浇了。“

直到拍第三部戏《南北少林》时,李连杰才发现,合作的很多香港动作演员他们有一个袋子,里面竟有很多护具、海绵、挡板什么的,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演员可以保护自己 。

李连杰的功夫在《少林寺》一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他的聪明头脑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世民扮演者王光权曾回忆,李连杰是个非常有思想的一个人,”他经常会提早想到一些事情,等我们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做完了。“

李连杰可以说是《少林寺》剧组里主意最多的演员。比如过了晚上十二点,李连杰就跟剧组提出应该有宵夜,没宵夜也得给点钱。他的精明头脑,让大伙非常佩服。

由于家穷,所以李连杰比同龄孩子早熟,而且非常孝顺。他拍《少林寺》时的工资,封条都不动,都交给他母亲。

《少林寺》公映后,果然轰动了,李连杰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全亚洲无人不知的功夫巨星。

然而,当第一张《少林寺》海报寄到北京,给到李连杰家里的时候,李连杰看着海报痛哭不止。那或许是李连杰哭得最厉害的一次。

他哭并不是激动或高兴,而是自己的身体出了严重问题。

《少林寺》电影拍完后,李连杰又回北京训练。没多久,训练时发生了意外,右腿内侧韧带、两根十字韧带、双腿外侧半月板全部碎掉,手术做了七个半小时。住医院要八个礼拜,完了以后还要恢复。

医生对李连杰说,你将来能不能动了,还不一定。听到这个消息,对只有19岁的李连杰打击太大了,他对前途担忧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练,练到什么程度,一切都是未知数。

海报寄到北京家里时,李连杰刚出院三个月。看着宣传海报上写着的”功夫巨星李连杰“的字样什么的,李连杰百感交集。他有一种马上到天堂突然又将落入地狱的感觉。

后来到香港宣传的时候,李连杰不能表演了,只能坐在台下看于承惠他们在台上表演。他呆呆地坐到台下,一直伸直腿,因为弯不了。

当时,全亚洲甚至全世界都在讲,中国内地出来一个新的动作巨星,他叫李连杰;关于他的报道铺天盖地……

然而,李连杰的心里却非常伤感,他不知道自己 明天还行不行,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因此,那次重伤在李连杰心里一直是个阴影,因此他不太喜欢回忆拍《少林寺》的故事。他觉得,自己仍然活在那个里头的话,会很痛苦。

19岁那次重伤,让李连杰拿到了一张国家三级残疾证书。功夫巨星竟然是个残疾人?这可能让很多人没想到。

正因为这次伤病,导致李连杰在后来20年的电影生涯里,每拍一部电影,脚上都要缠着绷带、咬着牙去完成。

尽管如此,李连杰在后来的电影生涯中仍多次受伤。

所以说,很多人以为李连杰出道即巅峰,太顺利了。而成功背后的辛酸故事,又有几人知晓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