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沈永革用画笔续写前卫情缘
“这是我在几年扶贫工作中留下的最美好回忆。”沈永革言出肺腑。
作为菏泽单县文化馆美术部主任,沈永革用富有感情的笔墨生动展现了新农村的风土人情,也深刻折射了一个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以“前卫人”的胸怀和担当走在艺术领域前列。
前卫情缘微信群集聚了一群与原济南军区前卫报有缘的战友。沈永革曾在前卫报社学习过,其漫画作品常见之于报纸杂志和书籍插图,享有美誉。
当我进入前卫报社时,沈永革已经退役,只闻其名,未见其人。通过前卫情缘这个温馨家园,彼此有了新的了解。
沈永革的母亲是一位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自己动手做一些插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从小受到母亲影响,他开始喜欢绘画。12岁那年,他的一幅漫画作品获得全国少年《神龙杯》绘画三等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沈永革在绘画的道路上,表现出了一种执著和坚守,他留心观察生活,寻找习作题材,作品充盈着生活气息。
沈永革作品:漫画大师方成
1992年冬,高中毕业的沈永革报名参军,很快脱颖而出,办板报,搞宣传,负责放电影,他的美术才华不断得以展现。后来被部队派到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学习。
沈永革珍惜每一个机遇,自加压力,锻炼成长。2002年8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了《战士漫画家—沈永革》专题片,在中央七套播放。
从军时的沈永革和其作品
军旅14年,他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戎装虽脱,军魂在心,成为他不断进取的精神源泉。
2006年,沈永革转业到地方,就业与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通过绘画,沈永革认为能更好地表达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退役不久,沈永革的事迹登上了菏泽日报。他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创作了300多幅“八荣八耻漫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军旅的磨炼,时代的呼唤,让沈永革充满了旺盛的创作激情。他投入了大量精力,寻访单县乡间的风土文化,创作出了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描绘出充满生活底蕴的张张画卷。
沈永革作品:我帮扶的村庄
为创作乡村记忆系列作品,沈永革一边漫步在单县及周边城镇和农村,一边搜寻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村记忆。通过老辈人的讲述,他用画笔还原了旧时光的印记,并在时代的变迁中赋予更多的含义。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沈永革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漫画、国画作品3000多幅,并先后荣获了全国、全省有关奖项。
曾经的战士漫画家,如今已成为知名人士,作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漫画家协会理事、菏泽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沈永革在前进路上步履铿锵,捷报频传……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