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我们的日子老太太骨癌

时间:2023-05-31 09:28:32阅读:3583
此文为猎罪影长对《我们的日子》电视剧人物、剧情的解读,每一期涉及不同的人物与剧情,如果喜欢的话,请右上角点关注文接上回。我们的日子这部剧更重点突出的父母那代人对于生活的付出,这里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姥姥…
  • 我们的日子
  • 爱情 年代
  • 李小冉 李乃文 周依然 周奇 宋春丽 孙浩 齐襄 任帅

此文为猎罪影长对《我们的日子》电视剧人物、剧情的解读,每一期涉及不同的人物与剧情,如果喜欢的话,请右上角点关注

文接上回。

我们的日子这部剧更重点突出的父母那代人对于生活的付出,这里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姥姥了。自始至终,姥姥都在照顾家人,围着这几个家庭成员转,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担忧。姥姥的一辈子没什么宏伟的目标,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她只想她的孩子能过的舒服一些,她的外孙子能治好病,她倾其所有为这个家付出。即使已经身负病痛,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是担忧的仍是女儿没了她的照顾可能会吃不上饭。

1.母亲的自私娇弱

姥姥一直在家里照顾这一家四口的衣食起居,明中从小便是由姥姥带大的,于是明中跟姥姥的感情也是比较亲近。后来明中被检查出来患有隐睾症,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种病是没办法治疗的,这让姥姥心急如焚,或者说比妈妈还更着急。

但是姥姥毕竟年纪大了,能做的有限,几经辗转求医不成,便打起了农村土方的主意,这在母亲看来是十分愚昧的表现,于是跟姥姥大吵了一架。姥姥满心委屈无处诉说,内心焦急又无处发泄,想替女儿分忧不成,反而被女儿骂了狗血淋头,一气之下便走了。

姥姥刚开始的离开并没能让母亲认识到错误,没想到已经逐渐上了年纪的姥姥在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在那个并不受待见的儿子家里会遭受怎样的白眼,甚至没能意识到姥姥的重要性。

直到这天亲身经历了,才意识到应该接姥姥回来了,因为姥姥突然的离开让家里变得一团乱,没人做饭、没人收拾卫生,更没人帮忙照顾刚刚出生的小雪花,虽然刘淑霞已经生过一个孩子了,但是明中从小便由姥姥照顾,所以怎样照顾一个新出生的小婴儿,母亲并不知道。

这下母亲刘淑霞又想起了姥姥的好处,才想到要接姥姥回来,这时就能看出母亲刘淑霞的自私了。她去准备接回姥姥,并不是担心姥姥在儿子家里会受到儿媳妇的气,只是因为姥姥不在家,没有人能照顾她,她不能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她才想到姥姥的好处,急忙要接回姥姥也是为了给自己减轻负担而已。

另外姥姥操劳了一辈子,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女儿身边,帮她打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对她及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可谓细心至极,但是刘淑琴却并没有关心姥姥的身体状况,还是雪花偶然一次回家才发现姥姥经常腿疼到晚上睡不着,这才送姥姥去医院。

经医院检查,姥姥已经是骨癌晚期了,这种状况下,病人常常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而每每在母亲身边的刘淑霞却并没有注意到。她似乎习惯了姥姥常年操持家务,而自己虽年过半百,仍可以十指不沾阳春水,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此时雪花已经毕业,终于和大家期望的东方宏在一起了,算是最完美的归宿了,明中也治好了病,并且学有所成,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似乎没有需要姥姥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所以姥姥的病也就被忽视了。

或许如果姥姥的病情早些发现,也不至于这么被动。本该是最亲近的女儿也没能尽早发现姥姥的病情,姥姥本来年迈的身体在疾病的折磨下终于还是挺不住了,所以姥姥的离世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母亲刘淑霞的自私。

2.姥姥生病去世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呢。似乎老年人一直是抱有这样的态度,所以他们不愿意去医院检查,这好像是老一辈人的典型特征,姥姥就这辈人的典型代表,从姥姥的身上能看到当时那个年代很多老人的影子。

癌症肯定不是一天形成的,姥姥的骨癌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说明姥姥已经一个人忍受了好久,她怕麻烦子女,担心花钱,所以一直拖着不说,在她的思想中,人老了就是会有这种腰腿疼的症状的,所以不用担心,她也没对任何人说起。

直到雪花在假期回家暂住,发现很晚了姥姥的房间灯还亮着,在几经追问下,姥姥才说她的腿总是这样疼,严重的时候经常晚上睡不好觉,只能半夜起来自己揉一揉稍稍缓解一下。雪花当即就要送姥姥去医院看看,但是姥姥怕麻烦,总是推脱等天亮再去,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终于在雪花的坚持下姥姥来到了医院,经过医生仔细的检查,折腾了一晚上,终于有了结果,但并不是什么好结果,姥姥年纪大了,本来身体就已经比较脆弱了,经不起任何疾病的打击了,但是这是偏偏患上了这样严重的疾病。

晚期骨癌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讲是致命的,所以姥姥也被医生下了最后期限。虽然家人为了保护姥姥并没有告诉她实情,但是姥姥心知肚明,她接受孩子们善意的谎言,但是也知道自己的状况。

本来大家是主张让姥姥在医院住一阵子,总也是能缓解一些痛苦,但是姥姥却说住在医院里花费太高,还是回家养着就好了。终于在姥姥的坚持下他们出院回家了。

这天姥姥在睡梦中见到了姥爷,姥爷还是年轻的模样,这次姥爷是来接她了。在夕阳的余辉下,姥姥倚坐在门边,看着这个思念已久的爱人,絮絮的说道自己埋藏在心里的担忧,每天都面对一大家子亲人,可是这样的话姥姥不知道应该对谁说。

姥爷劝她放心,孩子们会自己过的好的,就这样,姥姥在不舍和欢喜中,被姥爷接走了。

3.姥姥牵挂女儿

姥姥的一生都在围着女儿转,不仅将她养育长大,培养她学习知识文化,而且还照顾女儿的孩子。在那个男孩受到重视的年代,外孙子明中的出生让姥姥十分欣喜,这个外孙子可以为王家延续香火了,对于王家她也放心了。

可是后来明中被查出来不治之症,姥姥抱着从小养大的明中坐了一晚上,她时刻担心这孩子的未来,为他今后的生活担忧,甚至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即使以后明中不能顺利的成长,娶妻生子,姥姥也要一直陪着他。

在明中的成长过程中,姥姥一直十分小心的照顾他,似乎希望可以通过姥姥的爱能让明中好过一些。所幸后来明中终于被治愈了,姥姥暂时放心了,可是那年他带回来一位离婚带着孩子,大他六岁的女人回家,说要和她结婚,姥姥的心再次悬起来了。

直到姥姥病重的时候,她还在牵挂着远在异国他乡的明中,甚至学习英语,想要靠近一些这个外孙子。当然对于明中的担忧多是因为这孩子从小因为生命经受了太多苦难,身为长辈的姥姥不忍心看着他这样受苦,姥姥最担忧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女儿。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担心女儿,这么多年一直是姥姥照顾家里的饮食,母亲刘淑霞虽生了两个孩子,但是都是姥姥带大了,家里的家务她几乎都不会操心,所以即使年过半百,她仍不会做饭,姥姥担心自己走后,自己的女儿回家甚至连饭也做不了。

在最后弥留之际,梦中姥姥见到年轻英俊的姥爷,总是不住的唠叨着自己的担忧,担心女儿忧思过度、担心女儿没人照顾、担心女儿照顾不了孩子,可是姥爷觉得是她自己想的太多,孩子已经长大了,她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姥爷的劝说下,姥姥才放心的跟姥爷走。

4.母亲刘淑霞的一生

好像母亲从小便被姥姥小心的照顾着,是姥姥掌心的小棉袄,以至于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百姓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为了茶米油盐操心的时候,母亲还是养成了文艺的性格。平时读读诗集,在午后的时光中喝喝咖啡,像是贵族公主一样。

嫁给父亲后也是被宠着。父亲是个退伍军人,是个大直男,但是也十分迎合母亲的生活习惯,即使父亲理解不了母亲身上的那种文艺范,但也都尊重她,所以即使母亲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是还保有小女孩那种任性和可爱。

故事是以雪花为第一视角展开讲述的,雪花是母亲的第二个孩子,在怀孕期间也是十分娇贵。在小雪花即将出生的时候,一家人都十分紧张的要将母亲送往医院,但是她竟然还任性的想要洗完头发再走,想让自己保持一个干净清爽的形象。

这个要求让父亲大跌眼镜,没想到这么紧张的时候母亲会提出这样“无足轻重”的要求。没办法只能连哄带骗的将母亲送去医院,没想到刚要抬脚走,又因为父亲没有借到小汽车送母亲去生产,母亲又顺势发了小孩子脾气。

终于在一众朋友的劝说下,母亲不情愿的坐上小推车去医院生孩子了,可是没想到却在医院门口遇到了闺蜜坐着小汽车来生产,顿时就不开心了,瞪着父亲的样子更像个闹脾气的小姑娘。

可以说在这之前母亲的生活一直是顺风顺水,直到在女儿出生这天,发现了儿子身患重疾,难以医治。因为儿子明中的疾病母亲刚生产完便急火攻心,以至于女儿没有奶水可吃,好在她有个好闺蜜,顺便帮她养大了孩子。

母亲之后的日子过的就不像之前那样无忧无虑了,但是也没完全被生活打败,她还是在姥姥的保护下可以免去繁杂的家务,重心放在工作和治疗哥哥的病上面。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母亲更是有自己的见解。

她是个文艺青年,在她的观念里,孩子的人生可以由孩子选择,也由他们自己负责,所以对于哥哥的感情和雪花的爱情,她也没有过多的干预,算是那个年代比较开明的母亲了。所以在母亲的一生中,她没有像姥姥一样背负起子女过于沉重的压力,自然也不用像姥姥一样辛劳。

5.姥姥对儿子的亏欠

那个年代都讲养儿防老,儿子自然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父母也相应的会承担起照顾儿子家庭的责任,似乎这时约定俗称的规矩,但是姥姥并没有这么做。姥姥一直在照顾女儿,照顾女儿的孩子,帮衬这个家庭,对此,儿媳妇十分不满。

因为明中的病情,姥姥病急乱投医,找来村中的大仙来治病,没想到却被母亲刘淑琴训斥一番,为此母女二人大吵一架,姥姥便离家出走,去了儿子家。到儿子家后变开始忙活着干活,但是儿媳妇却似乎并不领情。

儿媳毫不避讳的直指婆婆的偏心,多年来姥姥一直担心女儿受到生活的苦累,所以一直尽心竭力的帮女儿照顾家里,做着繁琐的家务,每天家里都是干净整洁的。反观儿子这里,因为没有人帮衬,屋子里也没有那么整洁,于是婆婆便唠叨儿媳家务干的不好。

暴脾气的儿媳自然也不会让步,直接指出姥姥明目张胆的偏心,这让姥姥哑口无言,因为确实这么多年她偏向女儿了,以至于对于儿子的生活,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儿子也因为娶了这样一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媳妇,总会让老母亲受一些气。

姥姥病重住院,终于也见到了儿子,其实多年来儿子并不常来看望老母亲,并不是因为不孝顺,这点姥姥是知道的,他只是拗不过他那脾气暴躁的媳妇,母子俩内心都觉得亏欠对方。

姥姥这么多年只是一心扑在照顾女儿刘淑霞一家,对于儿子的生活她很少过问,就这一点来讲,姥姥是觉得亏欠儿子的,因为没能在力所能及的年纪帮上忙,这让姥姥心里很难受。另外因为儿媳的跋扈,儿子不免要受到一些气,此前姥姥还会去帮儿子出气,可是现在姥姥病重,怕是不能再帮儿子了。

所以对于这个早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姥姥还是不放心的,只能小心叮嘱,以后在她不在的日子里,让儿子硬气一些,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总是活在老婆的威视下,总是过的辛苦,已经是这样的情景,姥姥力所不能及了,只能把对于儿子多年的亏欠化为一遍遍的叮嘱。

6.结语

姥姥的母亲角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个时代的母亲自从开始养育孩子便没有了她自己本来的身份,这里的姥姥也是,她是刘淑霞和刘淑平的妈妈、王明中和王雪花的姥姥,唯独不是她自己了。

她的一辈子都在为子女们劳作,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保证子女们吃饱穿暖,自己可以劳累但子女一定要幸福,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时光,姥姥才拿出她仅有的积蓄,为明中和雪花计划着结婚大事。

当然了,也是母亲刘淑霞的自私才造成了姥姥的辛劳,如果她能早些体察到姥姥的辛苦,早些为姥姥分忧,在姥姥的晚年时光中,肯定会更轻松快乐些。

今天的解读就讲到这里,更多精彩可见下回分享。

看完记得关注呦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