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奇明微博「漫长的季节没一句台词的蒋奇明凭什么火成全网最性感的男人」

时间:2023-05-31 01:23:17阅读:1674
被刷屏的《漫长的季节》,你看了吗?从开播到结局,好评如潮,高开疯走,豆瓣评分更是一度飙升到9.5。这样高的评分,在国剧榜单上,可与之媲美的作品寥寥无几,难怪有网友预言今年的品质国剧top1非《漫长的季节》莫…

被刷屏的《漫长的季节》,你看了吗?

从开播到结局,好评如潮,高开疯走,豆瓣评分更是一度飙升到9.5。

这样高的评分,在国剧榜单上,可与之媲美的作品寥寥无几,难怪有网友预言今年的品质国剧top1非《漫长的季节》莫属了。

一部好剧出圈,不仅是因为高潮迭起、没有烂尾的剧情。还因它真实还原的细节场景,极富创意的剪辑,更是因为剧中演员的精彩演绎。

不管角色的大小,从老戏骨到年轻演员,全员在线的演技,让人直呼过瘾。

主演范伟,演绎了接连遭受生活暴击的小人物形象,把普通人难以承受之痛演得入木三分。

虽然是喜剧演员,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出戏,不仅如此,还有观众评论:以前看到范伟想笑,现在看到范伟想哭。

也足以证明,范伟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演活了。

除了范伟以外,秦昊、陈明昊、刘琳等的演绎也相当精彩。

然而,众多老戏骨中,却有一个新面孔,用松弛富有张力的演技,圈了一大波粉丝。

他,就是“哑巴”的饰演者蒋奇明。

01

剧中,蒋奇明饰演的是反派傅卫军,一个又聋又哑,却阴狠乖戾的“混混”形象。

他有多“混”呢?

急红眼了,拿着菜刀就跟人拼命;

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 “咔嚓”一下就把人胳膊扭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却无法用“恶”去定义他。

他的“狠辣”只是因为他想守护自己爱的人,“恶”的面具下是无限的悲哀。

在姐姐面前,他是懂事乖巧的弟弟,努力照顾姐姐的情绪,在姐姐需要保护时不顾一切挺身而出;在被捕时嘴角还流露出一丝笑意,他的懂事让人心疼;

因为是“哑巴”,他所有的内心活动,都需要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完成。这对一个演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蒋奇明完成的相当出彩。

面对喜欢的殷红,他冲动、直率又小心翼翼。

被心爱的人讽刺和拒绝,他的眼神迅速从神采飞扬变得黯淡;

当看着心爱的女孩被分尸,他一袋袋把她抛下水渠,困惑和难过化作一滴眼泪从眼角滴落。

演聋哑人打手语,骨节分明的手指,一歪头、一侧脸、一抬眼,没有台词却将人物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至于有观众说,他眼底流露的悲伤像冰碴子一样,刺痛了观众的心。

“哑巴”傅卫军这个角色出场短暂,戏份少,但是蒋奇明却把自身松弛的特质和角色完美融合。

将狠辣又脆弱、破碎又温柔的魅力集于于一身,为角色注入了灵魂,即便和秦昊,范伟,刘琳等前辈一起飙戏,也没有落下风。

《漫长的季节》爆火后,蒋奇明也毫无意外地火出了圈。

很多人被他糙野的外表下,那颗纯情温柔的心打动。

除了角色本身的特点外,演员的特质也赋予了角色独有的魅力。

蒋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小眼睛、高颧骨,却有一种“土狗系”男孩独有的性张力。

正是应了那句话,一个好的演员即便什么话都不说,也能让人感觉到角色的魅力。

其实,这不是蒋其明第一次演电视剧了。

他在这个舞台上默默耕耘了数年,不仅被誉为音乐剧天才演员,在话剧上也颇有建树。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不得不从话剧转行,疫情期间,还一度因为生活窘迫,不得不到四处求职,去便利店打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2

蒋奇明出生在广西“长寿之乡”的巴马。

父亲是戏曲演员,唱了一辈子的广西彩调小曲儿。在父母的影响下,蒋奇明从小便喜欢唱歌。

只是父母事业很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

蒋奇明便彻底放飞自我,时不时骑着电瓶车逃出学校,在大街上到处溜达,闲散而慵懒。

现在想来,他身上散发的那种“瞎溜达”的气质,就是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奇明在电视上了解到中戏可以学习表演。

从那以后,蒋奇明下定决心把中戏作为奋斗的目标。

为了备考,他跑到北京,住在简陋的地下室,节衣缩食, 狠狠咂摸“贫穷”的苦涩。

然而,比起生活上的困难,他的广西口音成了追逐梦想最大的绊脚石。

老师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台词过不了关,你就回家去。”

蒋奇明第一次真切尝到发愁的滋味,在郁闷和焦虑中,他一口气抽了十根白沙,最后吐得一塌糊涂。

不过幸运的是,蒋奇明最后还是卯着劲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打了漂亮的一仗。

他跟父母说,自己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父亲感动地直掉泪,能当个演员就很好了。

事实证明,蒋奇明一直在朝着梦想进发。

大学四年,他一直在话剧里筑梦。

出演过话剧《性情男女》、《仲夏夜之梦》、《兄弟》等多部作品。并且还在音乐剧《幸福不等待》中饰演男一号罗浩龙,获得了多个奖项。

毕业后,同学们大都去拍影视剧了,只有他在坚持话剧和音乐剧。

在蒋奇明看来,这是一种态度和追求。

他曾有一年的时间,尝试拍电视剧。但是他发现,那样的生活状态太安逸,他不喜欢。

相比于话剧而言,拍电视剧轻松、省事,来钱快,周期很短,一场拍完就可以休息,但是这样的轻省往往让人浮躁,安于现状。

“我宁愿挣少一点,也要每天汲取新的东西,苦一点不怕,能踏实走下去才好。”

他喜欢话剧中那种完整的表演,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琢磨一个角色。

虽然累,可是充实。

03

因为热爱,他一直活跃在音乐剧舞台,还是公认的“音乐剧男神”。

每演一个角色,他都会力求完全向角色靠近。

在《杏仁豆腐心》这部纯现实主义的话剧作品中,他要饰演一个在日朝鲜人,为了表现角色的小心翼翼,他蓄起了胡子,长头发束在脑后,佝偻着背走路外出。

《我是月亮》在上海有过两轮演出。

其中,在饰演同性恋歌手贾斯汀时,蒋奇明用一首Radiohead的Creep瞬间抓住了人心。

因为有了舞台剧的深厚积累,蒋奇明的演技也日渐成熟。

他出演了大量的话剧,《我是月亮》《杏仁豆腐心》《仲夏夜之梦》《谋杀歌谣》《I DO I DO》......

每一部角色,他都沉下心来,细细雕琢。

为了突出角色的邋遢,他脚上一对夹脚拖鞋来回蹭,身上的衬衫简直看不出颜色,头发乱糟成鸽子窝,一张嘴,一口夹着壮族人口音的方言扑面而来。

蒋奇明也凭借精湛的演技,先后荣获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配角,以及个人优秀表演奖。

但是2020年疫情的到来,戳破了蒋奇明最后的坚持。

没有了可供演出的舞台,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

直到此刻,蒋奇明才意识到,他除了演话剧,基本上什么都不会。

如何谋生成了现下最大的难题,他发布了一条求职的微博。

字里行间,言辞恳切,尽显卑微。

一个清高的话剧演员,如此放下身段,实在让人唏嘘。

然而,就是这样的“卑微”,蒋奇明也一度没有饭吃。

最后,只有罗森便利店收留了他。

赚罗森这份钱,也不怎么容易。

蒋奇明能记40分钟的独白台词,却记不住关东煮的名字。

顾客骂他:“你新来的吧?怎么这都记不住。”

蒋奇明没有辩解,他不仅把这个当成糊口的工作,更当成观察生活的契机。

作为演员,观察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

在便利店,他一边工作,一边思忖:这些人为什么来这儿?为什么是这样的工作状态?

后来他发现,一个被辞退,被迫谋生的人,是没法大声喊出“欢迎光临”这句话的。

这段打工的经历,也成了蒋奇明日后创作的素材。

2021 年初,他根据这段经历,和导演张慧共同创作了话剧《杂拌、折罗和沙拉》,蒋奇明用家乡话出演小偷阿齐。

凭借这部作品,他在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上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也是这段打工的经历,让蒋奇明开始思考“责任”。

“到了一定年龄你需要考虑父母、生活、家庭,你会面对这个问题。”

要生存,要挣钱,人不能只有梦想、没有责任。蒋奇明只好回到了自己曾经鄙视的影视圈。

“人是自私的,但现在我还有时间去做。”

04

从音乐剧到话剧再到如今的电影,领域在改变,不变的是,他身上永远保持的那种努力和执着。

话剧的表演和电影的拍摄截然不同。

话剧讲究连贯,而拍电影可能随时都需要停下来,演员的思路和情感就很容易打乱。

为此,他需要在短短一个镜头的时间里清除杂念,忘掉周遭的环境,还要不停逼着自己把表演的痕迹抹掉。在专业跟不专业中间找到合适的度,把一切都变成下意识。

对于科班出身的演员,这很难,但是蒋其明做到了。

在《亲爱的小孩》里,他扮演令人讨厌的角色肖旭,蒋奇明把一个啃老、废柴、却又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二流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宇宙探索编辑部》里,他是爱喝酒的那日苏,不同的角色,他都演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质和质感。

即便戏约多了,蒋奇明也一直坚持不尬戏,不同时接两个新戏。

为了演好《漫长季节》中的哑巴,他特意去学习了几个月的手语,以至于网友们都认为他真的是哑巴。

拍打戏时,蒋奇明更是全力以赴,以至于每次拍摄结束,都累到需要吸氧。

他对角色的揣摩也很到位,每个节点摸耳蜗的动作,就是他自己根据人物特点设计的。

更可喜的是,他的台词功底日益深厚。

蒋奇明虽然在《漫长的季节》里扮演的是“哑巴”,但他竟然是剧中港商卢文仲的配音。

写在最后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蒋奇明没有逃避现实,也没有完全放弃理想,而是选择了守住底线。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多人为了一时的名利,消耗自己。

而蒋奇明却一直在默默耕耘,不断磨炼自己的演技。

所幸,好演员和好剧本终究会相逢,蒋奇明终将成为一匹黑马,为观众所看见。

这是蒋奇明的幸运,也是观众的幸运。

——END——

文|璇玑

责编|向晚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