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替某些禁片感到不值钱了「真替某些禁片感到不值」

时间:2023-05-30 14:12:53阅读:1317
《光渊》离家出走了。出走也好,下架也罢。说实话,这种新闻,见多了,习惯了。作为内娱不可言说的保留节目。单这十年,估计下架的影视作品就得以三位数计。下架的原因,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派爷能做的,就是开…

光渊》离家出走了。

出走也好,下架也罢。

说实话,这种新闻,见多了,习惯了。

作为内娱不可言说的保留节目。

单这十年,估计下架的影视作品就得以三位数计。

下架的原因,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派爷能做的,就是开个赛博公墓,给这些下架作品烧烧纸,上上香。

有些作品下架,的确有点咎由自取。

比如去年热门,油罐车《东八区的先生们》。

还有让于和伟估计想一键删除的《封神演义》。

还有一类,还没上大家都喊着可以下了。

抗日神剧。

远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咱就不说了。

毕竟多提一次,就是给大家增加一次精神污染。

近的,比如吴奇隆主演的《向着炮火前进》。

张云雷、高伟光主演的《雷霆战将》。

上线的时候还号称自己是《亮剑2》

都因为主创反社会自恋人格过于突出,不得不在一片招呼家人的用户评论声中黯然离场。

好坏咱放一边,但下架,多半是人家主动的选择。

派爷尊重,理解,希望他们下次努力。

(有几位,下次就别来了,影视行业不是很适合你。)

像《光渊》这样下架的,懂的都懂。

题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价值观,有关部门不倡导。

于是,这类影视剧现在都陷入了一个蜜汁怪圈。

人很火,剧熄火。

黄景瑜火了,《上瘾》没了。

这个剧可是连天王刘德华都叫得出名字的。

朱一龙白宇火了,《镇魂》没了。

王一博和肖战的人气,不用派爷多说。

可《陈情令》一直在那儿瑟瑟发抖,生怕哪天也没了。

还有《山河令》,当初宣传的时候就感觉在做地下工作,在首页上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可两位主演真的就是小透明坐上了火箭,停不下来了。

(当然,其中一位可能飞太快了,火箭爆炸了,咱们后面说。)

《光渊》也许想重复这一成功模式,让自己再一次赢得话题和流量。

但是在如今的内娱这么做,无疑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

要么不火,一旦出圈,就会被上纲上线。

所以,你也说不好这种剧是火好,还是不火好?

还是留给薛定谔老人家慢慢研究去吧。

前面说到凭借《山河令》坐上了火箭,结果火箭炸了的张先生,也是当前下架作品的一个主流现象。

就是由于某位主创的个人问题,导致其作品被连带问责。

当然,内娱当红明星们的个人问题,属实是有点多的。

毕竟大把钞票赚着,这么多眼睛盯着。

纵使你有铜墙铁壁的资源,该塌的楼它一样得塌。

吴先生和李先生这两位黄金搭档,因为私生活的不检点,喜提牢饭套餐。

俩人主演的影视剧,也在全网难觅踪影,比如《古剑奇谭》。

《古剑奇谭》提前下架,靠的是那个快人快语的爽子姐。

前面提到的那部《封神演义》,多半也有可能是因为主演邓先生的偷税漏税,让片方赶紧下架保命了事。

艺人失德,派爷对封杀举双手赞成。

该法办的法办,该追责的追责。

只是因为一人过错,全剧被牵连,就觉得有点不值当。

比如《情深深雨蒙蒙》,因为赵小姐操纵股票,林小姐不当言论,现在不但简中互联网这个青春回忆没有了。

连豆瓣剧目简介条目,一度都成了苏有朋和古巨基的双人合照。

让一部异性恋爱情片,有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味道。

一部影视剧,可能是几十上百人的劳动成果,凭什么由一个人的得失,决定它的去留呢?

男星出事,女主演的代表作遭殃。

女星出事,男演员的经典戏被删。

还有一堆配角呢?

他们可能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角色,而且表演可圈可点。

但上头一个人没了,他们的心血就都没了。

打个不恰当的地方,最近足球圈李铁出事。

难道会有人把武汉足球队给下架了,所有球员教练老板通通原地解散?

听着是不是挺荒诞的?

可影视圈,就一直这么在操作。

多的话,派爷不说了,说多了也给自己找麻烦。

就一句,人犯错,角色没错。

留着给大家批判性的欣赏,没准还能跟岳飞墓边的秦桧像一样,起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你看?这人戏里演得一往情深,其实是个强J犯。

这普法效果,罗翔老师都不一定比得上。

当然,还有些作品,就真的是不可明说的原因了。

比如去年的《人生若如初见》。

别的剧好歹几日游,一日游。

它可能也就一个小时游都不到,就草草消失了。

谁都不知道是因为啥。

不知道也正常,毕竟咱们剧都没看到,怎么可能知道因为啥呢?

当然,最惨的那类,当属各种国产动画片了。

一旦动画作品主题稍微成人向一点,就会被家长投诉教坏小孩子。

小孩子有没有被动画片教坏,派爷不知道,但微博上的小孩子们喜欢学这样的家长举报倒是真的。

派爷还是那句话——

作品烂,大家骂。

作品违规,指导修改。

片方自己主动爱撤爱下,都没问题。

市场的东西,让消费者评判,让市场自己去检验。

一个人私德败坏,就让一个集体创作的商品背锅。

自己不喜欢,就想让一个市场的东西,顺应自己的意愿消失。

属实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可以讨厌,因为讨厌的人多了,它自然会闭嘴。

但,别想着一开始,就把它嘴巴捂上。

因为你自己都无法断定,你就是最正确的那个。

#好内容我来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