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风云500年「风云五百年朝鲜王朝兴衰史连载24」
癸酉政变
世宗大王李祹儿女众多,与王后沈氏就生下嫡子8人,嫡长子李珦后来继承了王位,即文宗大王。这是朝鲜王朝开国以来第一次嫡长子继位。
李珦生于1414年,在他8岁时就被封为了世子,先后娶了三位正妻,第三位妻子给他生下了唯一的儿子---端宗李弘暐后,便因产后症去世。
文宗李珦是一位有能力的守成之君,很想巩固祖辈的基业,可惜身体不好,在位仅仅2年,便在景泰三年(1452年)因病甍逝世,终年三十九岁。
临终前他命领议政皇甫仁、右议政金宗瑞、兵曹判书赵克宽等人辅佐独子李弘暐。时年11岁的李弘暐随后继承王位,是为端宗大王。
主少国疑,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政权隐患,因为年幼的君王无法震慑野心家和群臣。
金宗瑞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后,掌握王朝大权的他大肆将两班亲信安置在各个政府要职上,用于分化王室宗亲们的权力。
当时端宗李弘暐还有好几位亲叔父在世。他们分别是二叔首阳大君李瑈、三叔安平大君李瑢、四叔临瀛大君李璆、七叔锦城大君李瑜、十四叔永膺大君李琰。
李瑈、李瑢这两位大君尤其对王位虎视眈眈,并积极地笼络人才,扩大自己的势力,。
金宗瑞故意支持和拉拢安平大君李瑢,挑拨王室宗亲内部矛盾,有意分化和削弱首阳大君的势力。
在首阳大君的手下,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权擥[lǎn],他给首阳大君李瑈引荐了自己的死党—韩明浍[huì]
韩明浍足智多谋,首阳大君相见恨晚,称他为“吾子房”,二人如影随形,日夜畅谈,密谋大事。
韩明浍为首阳大君献计说:“世道有变,文人无用,须结武士。”首阳大君依计照办,数月内就结交了洪达孙、洪允成、杨汀等大量武士,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夺权基础。
景泰三年(1452年)闰九月,端宗被明朝皇帝正式册封为朝鲜国王,理应遣使谢恩,首阳大君自告奋勇,请求出使。
李瑈这么做的原因,是他感觉自己羽翼未丰,担心怕遭到金宗瑞等人迫害,故以此行躲避风头。于是首阳大君踏上了奉使北京之路,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回国。
首阳大君回国后,与安平大君李瑢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首阳大君与谋士们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十月十日,李瑈率领杨汀、洪顺孙、柳洙等武士以及家奴林芸等人,趁着黄昏出城来到金宗瑞家。
金宗瑞还没预料到危险已经来临,出门去迎接首阳大君入门,李瑈借口城门即将关闭而拒绝。在门口与金宗瑞交谈,随后,首阳大君称自己有请柬送给金宗瑞,后者照着月光仔细看请柬时,家奴林芸突然拿出铁椎猛击金宗瑞头,金宗瑞立扑倒地,前去保护父亲的金承珪也被武士杨汀当场砍死。
随后首阳大君率领手下立刻入宫进见端宗,声称金宗瑞图谋不轨,已被诛杀,然后让端宗紧急召众臣入宫。
在此之前,韩明浍早已制作了《杀生簿》,列入生簿者活,列入杀簿者死。结果列入杀簿名单的领议政皇甫仁、右赞成李穰、兵曹判书赵克宽等均在入宫时被杀。
被击晕的金宗瑞醒来后逃到其儿媳家中,被李瑈手下找到并处斩。
所有的政敌都被除掉,首阳大君夺取实权,这场政变发生在癸酉年,所以被打着肃清内乱旗号的李瑈一党称为“癸酉靖难”。
安平大君李瑢则被逮捕,刚开始李瑢被法外开恩,判处流放江华岛。但李瑈的心腹们并不满意这样的处罚,多次请求处死李瑢,以绝后患。
十八日,手无实权的端宗被迫下令赐死安平大君,死年35岁。
李瑢不是第一个死在兄弟相残的屠刀之下的王子,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王室的权力争斗从来就是这样的冷酷与血腥。
李瑢才华横溢,他“尤长于诗文,书法奇绝,为天下第一,又善画图、琴瑟之技”,其诗、书、画被誉为“三绝”。
李瑢传世墨宝真迹不多,唯一保存在韩国的真迹是《小苑花开帖》,被指定为大韩民国的第238号国宝。
(待续)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