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大魔导师,一个皇帝的传说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同时拥有“中兴之主”和“定鼎帝王”之称的皇帝
虽自称是西汉皇族正统后裔,但刘秀的出身却并不高贵,其父只是一个县令并且在刘秀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刘秀从此成为了一个躬耕的平民,但喜欢读书,并且热爱结交豪杰死士。
公元8年,王莽篡汉,推行复古改革,激起民众极大反抗,绿林、赤眉两大起义接连爆发,刘秀权谋深思后与其兄刘縯也在宛城起兵响应,起义起初破落不堪,刘秀甚至没有战马,姐姐也被乱兵杀死。
在联动绿林军后,刘秀得到王常帮助,多次击败新莽军,之后拥戴堂兄刘玄建立更始政权,逐渐走上正轨。
公元23年,指挥昆阳战役以少胜多直接打崩新莽,新朝灭亡。但之后因功高震主而被更始帝猜忌,刘秀韬光养晦,率军出征,在南栾之战一举平定河北,结识了发妻郭圣通,得到大族的鼎力资助。
之后收编铜马军,向更始摊牌,连破数地,定鼎洛阳,建立东汉。称帝后,十二年统一天下,消灭绿林、赤眉、公孙述等多支割据势力,平关东,收陇西,定川蜀;内政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与民休养生息,压制豪强,加强文化建设,削弱地方兵权,设度田,使得饱受战乱的大地重现生机,开创“光武中兴”
57年,驾崩,享年62岁
主要成就:起兵反莽,连败新莽,昆阳之战一举将新莽打崩,出平河北,收士族民心,驱逐更始帝,建立东汉,灭赤眉,灭绿林,扫平群雄,定鼎天下,加强集权,削弱地方,压制豪强,休养生息,开设度田,解放奴婢,减免赋税,裁减官制,整顿吏治,扩充军队,杜绝外戚干政,民生大治,龙飞光武,再造大汉之天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