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说三观不正,说一个人命运极端什么意思
文章皆是原创!
文/陆地上的一条鱼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思考的问题。
曾有这样一本书,就催使自己去思考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我看了三遍,由它改编而成的电视剧,我看了五遍。
如此,我才想通了,这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为什么最后会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本书,就是作家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这部电视剧就是由它改编而成,由王志文和左青饰演的《天道》。
书和改编的电视剧都很经典,并且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但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书中有三个人物,最后都选择了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了结自我。
自己一直想不通,他们为何一定要这样做,因为在我看来,他们本不需要走上这样一条绝路。
第一个人就是刘冰。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像刘冰这样的人还会选择跳楼自杀,在我看来,他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他本来就是一个市井小民,打过工,摆过摊,混迹于各行各业,各类人之中。
遇见丁元英之前,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在一个商场的小圪塔处卖唱片而已。
说得再难听一点,他本来就一无所有,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
所以,即便在兜兜转转一圈后,又变得一无所有,他也根本不需要去死的,大不了还摆地摊去呗,怎么着都能继续活下去。
就算最后,他被丁元英的那个文件袋所设计了,就算和肖亚文以及公司闹翻了,但这又如何呢?
反正,他刘冰本来就是一个没脸没皮的人,失败了,继续回去苟活着呗,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呢?
第二个人是林雨峰。
这应该是一个狠人物!
他曾白手起家,后来成为堂堂一家音响公司的老板,在众人眼里,他已经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但就是这么成功的一个人,最后却让自己走向了一条绝路。
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哪有什么常胜将军,这次被人打败了,哪有如何呢?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呗,为何一定要用自杀这种很极端的方式呢?
况且,这一次公司还没有真正的走向绝路,面临真正的失败。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乐圣公司其实没有失败,失败的只是他林雨峰自己而已。
他这样的人,本就是从枪林弹雨中活过来的,之前的人生中,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为何这一次会接受不了呢?
他依然可以很好地活着啊!但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一定要走向绝路呢?
第三个人,就是女主角芮小丹了。
关于她的死,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叙述。作为书中的女主角,她的死应该说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了。
芮小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聪明美丽,爱憎分明,独立自我,似乎所有用来形容女人的褒义词,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但她最后,还是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选择了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
她本来也可以不用这样做的。
身体不完美就不完美了呗,你的思想内在还是完美的啊,再说了,你从来靠的就不是身体的完美啊。
你的工作不是,你和丁元英的爱情也不是,既然如此,为何不坦然去接受,而选择了结生命呢?
也许,这样一时很难,但也总比死亡来得好吧!
起初,我真的很想不通,为什么作者一定要以这样十分残酷的方式来结束。
为什么一定要让刘冰,林雨峰,芮小丹他们三个人,都走向这样一条路。
但是,在我看了三遍原著,五遍电视剧以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
这个理由很简单,就是,性格二字!
没错,我能想到最好,也最为本质的理由就是性格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因为在我看来,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结局,他们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而性格决定了命运!
所以刘冰,并不是因为丁元英给他的那个文件袋害死的,是他的性格。
同样,不是因为输给了丁元英,让林雨峰走向灭亡的,是他自己的性格。
而芮小丹,也不是因为这次意外事故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其实,也是她的性格使然。
纵观全书,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
有的人结局很好,比如说,欧阳雪和肖亚文,也有的人很差,比如说,刘冰和林雨峰。
这就是由性格决定的,同样一件事,因为性格的不一样,所以,他们一定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所以,因为性格的差异,最终导致他们每个人的结局都不一样。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性格决定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只不过作者在写的时候,有点太过于极端了。
但是,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极端表达,才更加凸显出性格是一个人命运走向的根源所在。
就拿林雨峰来说吧!
他公司的口号是什么?是只有矛,没有盾!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永远都是前进前进,永远都是进攻进攻,丝毫没有任何的后退可言。
如此傲娇又有点自负的人,他怎么会允许自己失败,他怎么会愿意接受自己,输给一个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人。
想想看,他是多么成功的人士,他站在人生的最顶峰了,他怎么会甘心丢掉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还有自己身上那不可一世的霸气。
所以,即便这只是他个人的失败,而不是公司的失败,他也不可能接受得了。
都说,人这辈子最大的能力和勇气,是敢于面对自己,面对失败!
但是那一刻,对于像林雨峰这样性格的人来说,他是没有这样的勇气来面对的,所以,死亡成了他最好的归宿!
德.穆迪说,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
柏格森也曾说,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所以我想,最终让这书中三个人走向这种极端的原因,并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性格,让他们必然会走到这一步!
你们说呢?
如果,你也看过这本书或者这部电视剧,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走向这种绝路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和讨论,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建议你们可以购买来看一看,绝对值得一看!
完
PS:嗨!你好
我是余一,也是一条陆地上的鱼,喜欢每个文字,同样也喜欢每个喜欢我文字的你们。
所以,若是我的文字能够有幸得到你们的喜欢,将不胜感激,能关注我,那就再好不过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