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打败了三体湮灭电影里的外星人到底在想啥(三体讲的什么外星人)
星云奖上神勇无比地打败了《三体》,《湮灭》同样被认为是难以视觉化的硬科幻小说。
《湮灭》小说,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第一部
虽然电影拍不出小说的神韵,但里面的科幻迷思,依然让半只猫感觉到非常兴奋。
电影海报
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异常的生物?
外星人到底在想什么?
女主最后手上的纹身是什么意思?
她还是原来的女主吗?
3年前,外星物质坠落在了遗落南境的一座灯塔里。
一切开始的地方——灯塔
以灯塔为圆心,一种特殊的场域由此扩散开来,在场域内无法与外界通信,这里被彩虹般的光谱现象所包裹,人们称之为Shimmer,翻译为闪光。
Shimmer——闪光
闪光扩散的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人们为此已经派出过多支科考队伍,但却没有人可以活着回来。
直到女主角莉娜的丈夫凯恩,进入闪光一年之后,再次回到人间,这一定律才被打破。
只不过凯恩变得恍惚又冷漠,并且内脏器官严重衰竭,濒临死亡。
女主和丈夫
这给了女主角莉娜,一个进入闪光充分的理由。
于是她加入了下一支进入闪光的队伍,一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队伍。
女性组成的五人组,美少女特工队的既视感
女主莉娜,生物学家:
女主莉娜,生物学家
为濒死的丈夫而来,更为自己与丈夫濒死的婚姻而来。
她背着丈夫与一名黑人大哥有染,并且她相信,丈夫就是因为知道此事,才会选择进入闪光。
所以女主也自愿加入了探索闪光的任务。
领队心理学家:
领队心理学家
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搭档,没有孩子,眼里只有工作,曾经她为进入闪光的队员做心理评估,现在她生患癌症,一心想要知道灯塔里的真相。
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
非常聪明的乖乖女,有点内向,总是穿着长袖,遮挡手臂上的伤疤,有严重的自虐倾向,或者自我毁灭的倾向。
急救队员:
急救队员
性格开朗,喜欢交友,但是息怒形于色,曾是个酒鬼,正在戒酒。
地貌学家:
地貌学家
处事沉稳,冷静,她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也迷失了曾经的自己。
可以说,进入闪光的五个女人,各有各的破碎生活。要是过着美满幸福的日子,谁还会进入闪光,九死一生呢。
进入闪光以后,一切都变了,首先是队员们分别都出现了失忆的现象,从食物消耗推算已是4天,但他们却感觉只过了1天。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闪光里的生命形态,可以不遵从人类现有的科学规则,而存在。
不同种类的花卉,生长在了同一株藤蔓上。
淡水里的鳄鱼,长了一口深海鲨鱼的牙齿。
鳄鱼长
然而教科书告诉我们的是,不同物种之间,是不可以完成杂交的。
更离谱的是,梅花鹿的鹿角上,真的长出了梅花,有一说一,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梅花鹿。
最名副其实的梅花鹿
甚至还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变,比如海边盐晶体长成的大树,也是我见过最美的大树。
晶体树,真美
而不那么美的,是四不像的骷髅熊,他口味独到,喜欢吃人的声带,然后发出人的声音,因为某些原因,只能发出死者临终时的声音。比如说,救命。
骷髅熊,真可怕
这只骷髅熊先后夺走了地貌学家和急救队员两人的性命,还险些威胁到另外三名队员的生命安全。
但更可怕的,还是曾经进入闪光里的人类。
首先他们的意识开始出现恍惚,会像开玩笑一样将队友开膛破肚。
而队员肚子里的景象更是叫人咋舌,蠕动的肠子,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一般。
蠕动的肠子
暴毙的人,变成一副立体的壁画。壁画的原材料既像是真菌,又像是人体器官。
真菌还是人类
还有人形的植物,你很难说他们究竟是人变成了植物,还是植物变成了人,总之他们身上,同时兼具了人类和植物的特征。电影里的物理学家,最后也变成了他们中的其中一员。
是人,还是植物
自此,电影里最绝妙的一个“科学遐想”也呼之欲出——DNA折射。
在光域之外,我们就看到了闪光外壳的光谱现象。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大多都有听说过吧,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后,分裂出了七彩的光谱,实际上不只七色,而是无数种颜色。
彩虹
要是我们手上能有一个特殊的棱镜,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制造出彩虹来。
而电影里的"闪光",就是这个棱镜,它可以让所有东西都折射,包括DNA。也就是说闪光里的DNA全都被打散了。
事实上,电影很早就在暗示观众,折射的概念了,屡次用水杯里的景象来展示出,折射后的世界与现实的不同。
但是闪光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棱镜而已,如果只是打散,就变成了一台DNA搅拌机,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闪光里存活了。但是,闪光里的生物不仅好好活着,而且不同的DNA之间还完成了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就看到了前面那些不可思议的景象。
最后的灯塔揭秘,先是穿越一段很有异形既视感的通道,然后我们看见一团又是光又是雾,疑似外星人本体的东西。它能提炼人类的DNA,然后快速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人来。
之前回归的女主角的丈夫,很显然就是这样的复制品。后来看到的没有脸,湮灭了的心理学家也是复制品,再后来就轮到了女主角。
女主角和复制人
关于电影结尾,回归人类世界的究竟是女主角,还是女主角的复制品,网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
有人说外星人已经被闪光弹烧死了,电影有明确的交代。
有人说烧死的外星人抚摸丈夫的遗骨,其实烧死的是女主角。
半只猫认为,电影里强调的从来都不是DNA的复制,而是DNA的折射。
所以女主角,早在进入闪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是原来的女主角了,她的DNA早就与闪光内其他物质的DNA进行了融合,当然也包括了外星人的DNA。
女主角拥有外星人的意识,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不是复制品已经不重要了。
显然外星人的计划,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即结尾夫妻二人拥抱在一起的,外星人的“亚当与夏娃”阶段。
亚当与夏娃?
电影的片名叫做《湮灭》,结合电影的剧情,似乎外星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类“湮灭”,成为地球新的主人。
但看完电影,半只猫想的却是,让人类湮灭真的是外星人的目的吗?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二元对立论,事实上是人类的思维,但外星人是否也会如此认为呢?不见得吧。至少电影里的外星人并没有直接向人类下黑手,杀死人类的,不是人类自己,就是改变基因的地球生物。
话又说回来,死亡,也只是人类世界中的一个概念。
外星人知道什么是“死亡”吗?他们看待“死亡”跟我们是一回事吗?
外星人会怎么想
半只猫认为,这才是《湮灭》想要讨论的话题——只有人类认可的存在形式,才是存在吗?
女主角是个生物学家,研究的领域是:细胞的基因编程生命周期。所以她作为教授出现的第一场戏,就是在跟学生们说细胞分裂以及癌细胞。跟丈夫调情时,还提到了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海夫利克极限”。看书的时候,看了一本与癌细胞有关的书,叫做《永生的海拉》。
电影反复提到了细胞分裂,以及癌细胞,显然和电影本身一定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们就从“海夫利克极限”以及《永生的海拉》开始讲起吧。
所谓海夫利克极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列纳德·海弗利克教授发现的一种规律,他发现培养基中的正常动物细胞自我复制不会超过50次,不再复制,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极限,对人类来说,这个极限大概是120岁。
列纳德·海弗利克教授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也知道啊。
那你知不知道,细胞其实是完全可以继续分裂下去的,是有一只上帝之手,给人类刻意输入了复制50次的程序,才让人类的寿命有了上限。电影中女学生下课后,跟女主提到自己看了约翰·苏尔斯顿的论文,而约翰·苏尔斯顿就是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约翰·苏尔斯顿
如果我们改变了这种程序,就可以让细胞无限增殖下去,永生便成为了可能。
但我不敢保证,你一定会喜欢这种永生。《永生的海拉》就是一个例子。
永生的海拉
所谓永生的海拉,其实不是一个名叫海拉的人,而是海拉身上的宫颈癌细胞。
1951年,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即海拉死于癌症,此后她身上的癌细胞成为了实验的对象。至今,海拉的细胞还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地进行着分裂。
动物细胞的分裂周期被打乱,无限增殖下去,就变成了癌细胞。但闻癌色变,是人类的共识,我们不仅不会将其与永生划上等号,还会将其与死亡划上等号。
从以上的衍生知识,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 生命也是一种程序,是被某种力量编译好的,只要科技足够发达,程序也可以被破解,甚至被重新编码。
第二, 我们对“存在”的认知,是非常局限的,只有我们认可的存在形式,才是存在。
第二点什么意思呢?我换成一个提问,你就好理解了。
海拉的癌细胞至今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你认为海拉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思考3秒钟。
3
2
1
如果按照我们的传统认知,海拉妥妥的是死了,但是在《湮灭》外星人的世界观里,海拉可能并没有死。
同样的,电影里的物理学家,最后变成了植物,你认为她死了吗?甚至可以说,她是主观上因为自己想要变成植物,所以才和其他人不一样,变成了植物。那她到底算不算死了吗?
我们总认为是癌细胞剥夺了我们的生命,那为什么不是人类阻止了癌细胞的生存呢?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但也许宇宙中存在着某种生命,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可能他们压根就没有自我的意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就像女主的丈夫和丈夫的复制人,他们不分彼此,不分主次,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女主问复制人,你是凯恩吗?复制人回答说,我想不是。
其实他回答的意思,并不是,我不是凯恩,我是凯恩的复制人,而是,我并不只是凯恩。
女主角刚开始手上并没有纹身,到电影最后,她的手上变出了纹身,一个横着写的8,从符号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无限的意思,仿佛透露出一个信号,女主现在的生命形态,正是某种形式的“永生”。
感谢您对半只猫的支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