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的常驻嘉宾「圆桌派邀请的嘉宾」
《圆桌派》是窦文涛的节目办的最长,季数最多的一个。究其原因,是因为请的嘉宾面广,聊天思路比较开阔。深度也有,又各有不同, 广开言路。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是好的。不过为了迎合市场,也请过一些娱乐界的朋友,但是多数观点浅显,文化储备不够,跟其他几位聊不下去。所以印象不深刻。我们就只说说几位常驻嘉宾吧。
先来说说主持人窦文涛,很多节目的粉丝都是冲着他来的吧,节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他的老粉丝。他是个有趣的人,是一个少见的 “文化俗人”。比起他请的很多嘉宾,他的文化底蕴不够深,看的书虽多但是很杂,是一个文化不够深但是又特愿意去接近文化的一个人。所以我说他是一个“文化俗人”,
因为这个原因,他往往能把深刻的道理生活化,又把粗俗的日常理论化。像是一个桥梁,又带着一点儿幽默。所以做节目才能不乏味。这也正是他的个人魅力吧。
按说这两个人不应该放在一起说,不过这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常驻女嘉宾。她两的性格和生活背景其实很不一样。
蒋方舟是常驻里最年轻的嘉宾,跟其他人比起来算是小孩儿或者至少是年轻人。这里有她是对的,因为可以开阔思路,世界也需要听到年轻人的声音,找一个有思想深度的年轻人不容易。蒋方舟其实很合适。
但是少年就成名的蒋方舟,总带着一点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是因为这个桌上坐了不少大咖,而是因为两性市场的失利带来的。我总能看到蒋其实上个这样都是男人的节目,也非常注重化妆,和衣服搭配,这没什么问题。主要还老失败。这样一个谈文论道的节目她并没有像轶君和节目请的其他女嘉宾一样穿的比较知性优雅,经常是非常女性化的穿着,看起来不但不大方,品味还有点说不清的LOW.
她的不自信在跟别的女嘉宾比较时非常容易看出来,发言也很好,观点、简介都很好,但是目光里没有自信,笃定。下次专开一篇,单写她。呵呵
马爷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年轻时经历比较杂,看事通透大气,处处透着老北京人儿的豁达和随意。虽然有时候观点有点守旧,老派,但是对精于人情事故,见解独到,获得不少粉丝的喜爱。年轻时喜欢过严歌苓,当然,他可能喜欢过不少美女。呵呵。
其他请的还有许多嘉宾,觉得比较有趣的有两个美食界的朋友:陈晓卿和罗郎。这两个人都非常有意思。美食家也好,大厨也好,比比皆是,但是有趣的灵魂很少,有文化的更罕见。
你最喜欢哪个嘉宾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