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剧下架,最近的烂剧避雷
文/鑫光
表演浮夸做作,剧情荒诞离谱,甚至严重违背历史真实……在主流舆论的痛批之下,最近,年度神剧《雷霆战将》被曝最终以在各播放平台下架停播而狼狈收场。
“雷”人三观,甚至严重抵触历史真实底线,这样的抗日神剧下架停播无疑是大快人心的。然而,当前在对《雷霆战将》这部神剧的一系列声讨之中,笔者却惊讶地发现,当我们将矛头一致对准包括演员、导演在内的整个《雷霆战将》剧组时,似乎却唯独忽视了对真正的幕后推手——资本,该有的鞭挞。毕竟,如若没有资本力量的推动,不管一个影视剧组的水平究竟有多么奇葩荒唐,那么一部“雷剧”也无法真正被推向市场。因此,当又一部“雷剧”出现,我们真正该惊讶地,不该是“时至今日,竟依然还有如此奇葩的导演剧组敢拍出如此低劣作品”,而该是“时至今日,竟依然还有这般不识相的资本在背后坚定支持着这般没水平的影视作品,甚至积极地将其推上台面”。
曾几何时,标榜“八路军可发明包子手雷炸死鬼子”、“良家妇女一刀可以捅死数个鬼子”、“抗日奇侠可以毫发无损地穿过枪林弹雨手刃无数鬼子”等的抗日神剧在各大地方卫视横行一时。尽管按照常理而言,这样的剧情设计极为荒唐扯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的民族情绪的带动下,国内观众确实一度曾被这样简单粗暴但痛快刺激的剧情设计深深吸引,背后的资本确实也靠此好好地“吃了一波红利”。
虽说《雷霆战将》这部剧没有那般过于雷人的情节,但本质上还是脱离不了“反常理、反逻辑、背离历史”的旧框架。尤其,像“男主角在上阵杀敌这种紧要关头,竟还有闲心思凹个造型、摆个pose,之后再孤身一人挺着机关枪横扫眼前一堆敌人,并安然无恙”,这样看着足以叫人犯出“尴尬癌”的“主角光环”,更是与过往的那些抗日神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再者,《雷霆战将》开播之初,就自我标榜是“青春偶像类抗日历史剧”,这种不伦不类的标签,无非就是“青春偶像、俊男靓女”这般屡试不爽的资本逻辑在严肃的抗日历史剧中的二次套用。“英雄偶像”配之以“俊男靓女”,在老套路的双重加持下,资本自以为又可以好好收割一波流量,但事实证明,这一次他们显然是打错了“如意算盘”。
无论是停播之前低至2.6的豆瓣评分,还是时至今日网上依旧铺天盖地般对《雷霆战将》的吐槽质疑,无一不是在证明,资本那几套庸俗落后的逻辑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很难行得通了。社会在进步,行业在发展,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在逐步提升当中,如果说某些资本始终不思进取,总寄希望借以过往的套路糊弄观众,那这不仅是痴心妄想,更是自取灭亡。正如《雷霆战将》的惨痛下场——播出不过寥寥13天就遭全网下架,这几乎就注定了其背后的资本哪怕不会血本无归,但要想从中谋利,势必也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一部“雷剧”的出现,从来就不只是仅仅干涉背后资本或是相关影视剧组某一方的事。身处一个行业共同体之中,但凡其中有些“歪瓜裂枣”出现,那这折损的始终还是整个行业的形象,拉低的是整个中国影视制作的平均水平。数年前,曾有国内名导吐槽“中国有那么多垃圾电影就是因为中国有那么多垃圾观众”。然而,时至今日,“垃圾观众”没看到多少,反倒是“垃圾资本”颇为引人注目。“垃圾资本”支撑着“垃圾影视剧”,目光短浅,屡教不改,侮辱着观众的智商,拉低着行业的水准,甚至挑战起了历史的底线。
观众从来就不是任人糊弄的“三岁小孩”,历史更不是某些跳梁小丑可以随意篡改的“舞台剧本”。以《雷霆战将》下架停播为“镜”,“资本们”当真得好好正正脑中“思想”,一味将浮夸做作错认为“格调真诚”,将低俗套路视作为“不二法门”,这样的自以为是不仅是“自废武功”,更是自断未来之谋利前途。而将偶像剧套路强行套用在严肃的历史剧集里,美其名曰是创新高明,殊不知,这般不伦不类,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实属一场胡闹罢了!
-END-
你好,这里是有温度的@鑫穹之下,这里有博君一笑的趣闻,有犀利深刻的时评,还有打动人心的生命故事……外面的世界很丰富,痛苦、平淡、美好,你想看什么,告诉我,我会用心地用文字给你娓娓道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