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相声演员,相声上海滩最后一段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解放前一直是列强虎视耽耽的宝地,这里曾经是法、日、意、英等九国租界,涌现了很多神秘故事和传奇人物。乱世之下求生存,哭与笑,都那么真切地上演着……
天津人王晓磊,自幼喜爱相声艺术,成年后醉心历史, 曾写出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而这次,他将相声和推理巧妙结合,写出了以相声为主题的喜剧推理小说《相声神探》 。
《相声神探》
民国初年,天津卫“三不管”地带,三起离奇命案,10段经典相声,12种江湖行当,48种江湖密码……初看《相声神探》,会被故事的离奇和人物的特别所吸引,但是读完全书,细细回味,感受最深的是乱世之下小人物彼此之间的勾连,他们艰难求生存,但即使再卑微,也有做人的准则和底线,这是最打动人的地方。时代会变,人性最值得咂摸,好人就是好人。
1.乱世之下,复杂的人。
民国初年天津卫的“三不管”地带,“街面甚是混乱,民间艺人的表演大多难登大雅之堂,小偷骗子混迹其中,地痞流氓横行霸道”。虽然“不是什么干净地方”,但是迫于无奈在这里求生存的人们,却都个个鲜活,可以说《相声神探》塑造了众多饱满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相声神探》的主角是小苦瓜和海青,相对来说,小苦瓜更为出彩。他的身世凄苦,为了生存做过盗贼,所以才能在危难时刻大显身手从狱中救出甜姐儿;后来又学习说相声,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穷苦日子,但是为了帮助甜姐,他肯“暂停事业”,调查命案真凶……作者在小苦瓜身上不吝笔墨,写出了他在“脏乱差”的环境里精明世事和人情练达。他是那个时代最底层的小人物,卑微如野草,生命顽强也如野草,生生不息,特别打动人。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出场喝了一碗茶就被害的贾胖子,他卖假药,但有原则,不是鲁迅先生笔下谋财害命的“陈莲河”之辈;他贪婪好吃,自己半夜溜出去大吃大喝,却让手下的伙计连饭都吃不饱;他粗鄙,却有一些真本事,就像制作以假乱真的虎骨。如何评判他?如此复杂的人性!后来穷苦的老五讲述了贾胖子帮助他的事情,老五的妻子病重,老五求助贾胖子,贾胖子倾情相助,所以贾胖子这个人物很多面很立体,虽然出场寥寥,却是全书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还有善良的甜姐儿、执着的海青、多才多艺的陈大侠、忠诚的老吴、仗义的沙掌柜……这些人物轮番登场,个个都精彩。
2.相声文化,底层的人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以清末民国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从人的集体性格去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精神"。《相声神探》则将相声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通过人与人的勾连体现当时的民俗人情。
相声融入故事,主要体现在小苦瓜的语言上,动不动就来段贯口,开口闭口都是江湖秘语,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无尽的趣味,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声的起源、相声在民间的传承、相声的说学逗唱、相声拜师学艺的门道。作为80后,小时候看相声节目,往往要等到春晚,现在通过网络,随时能看能听,一是节目少了深度和韵味,一是少了小时候的心境,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相声节目了。而《相声神探》里的相声片段和小苦瓜的出口成章,却让人忍俊不禁,可见作者对相声的喜爱和钻研。
出口成章,语言鲜活
同时,《相声神探》用生动的笔墨描述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住在场子里多是练把式、变戏法的……或一时不便,或囊中羞涩,只能在这儿忍着……躺在道具箱上”,住的地方都没有,更何谈吃饱肚子,就连小苦瓜,也很少能吃顿饱饭,还有贾胖子的伙计们,在贾胖子死后没有钱吃饭……海青作为一个旁观者,引领着读者进入作者笔下民国初年的天津卫。底层的人,苦苦挣扎着,过着有一天赚一天的日子。
《相声神探》融入相声,将故事讲述得有笑有泪,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更逗的是,家属是一位工作非常繁忙的理工男,但是看这本书超级上瘾,以至于我俩读完之后经常就故事情节讨论分析,这算是一本很不错的家庭读物吧,哈哈哈!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