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停工令还有几天,农民工最晚什么时候全部停工

时间:2023-05-28 14:43:51阅读:1351
春节刚过,不少赶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朋友已踏上了返城务工的旅途,并筹划着新一年的工作方向。在这部分人中,年轻人回城后主要会从事服务相关的行业,比如送快递或外卖,还有一些人会选择进厂打工。不过对于大龄务工人…

春节刚过,不少赶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朋友已踏上了返城务工的旅途,并筹划着新一年的工作方向。在这部分人中,年轻人回城后主要会从事服务相关的行业,比如送快递或外卖,还有一些人会选择进厂打工。不过对于大龄务工人员来说,进入建筑工地做体力活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有消息称,今年2月份,国家将重启“停工令”,禁止超龄农民工再进入工地做工,难道大龄农民工的进城务工之路会就此被封死吗?

停工令重启?

每年春节过后,国内各大城市都会涌入一大批返城务工的农民工。有人独自跑到城市打工为赚取生活费和寻找机会,还有人是夫妻两人一块出来干活,为的就是赚更多的钱来维持家里的生计。

在城市里,这些农民工大多从事服务业或体力类的工作,而与年轻人相比,大龄农民工的工作选择面要窄很多,一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相关行业,比如工地或力工。

从薪资方面看,体力劳动的薪酬水平并不低,但却是十足的辛苦钱。对于大龄农民工而言,既有单位愿意雇佣,又可以赚到不错的薪资,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有消息曾说,国家要在今年2月重启“停工令”,不允许超龄农民工再进入工地。一时间,关于“停工令”相关的新闻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国内部分地区确实在去年上半年发布过相关的“停工通知”,不过鉴于该政策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因此并没有在国内全面推行。针对该问题,国家曾明确指出不应以年龄为由,清退60岁以上的超龄农民工,而应因人因地制宜。对有工作需求的大龄农民工提供支持和帮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每个人的自由。

尊重个人意愿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部分地区推动所谓“停工令”,旨在避免超龄农民工因身体机能下降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也是为了把更多的工作机会留给年轻人,可是又有谁愿意在本该退休的年龄出来干体力活呢?没有足够养老保障的农村超龄老人,只能靠继续干活才能养活自己。

“停工令”本身带有一定的政策偏见,过于“一刀切”的制度框架只会让其饱受诟病。身体不好的人,自然不会再去从事体力相关行业,而身体情况良好、有务工需求的超龄人员,完全有权利选择适宜自身的工作,甚至在部分领域大龄工人要比年轻人有经验且效率更高。

目前国内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讨论愈发高涨,相信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无法获得群众广泛的支持。如何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的价值,又能缓解养老基金的压力,需要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所谓“停工令”,与现阶段国家整体的战略方针明显背道而驰。把选择权交还给民众,政策才能通畅运行,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和监督者的角色。

乡村振兴衔接

不管是“停工令”还是延迟退休方案,归根结底还是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需要,而扩大就业基本盘,为民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无疑是能够兼顾两者的可行之法。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为了通过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民众拥有更多的选择。在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聚拢人才,发展特色化产业,而在城市中穿梭忙碌的超龄农民工们,同样也是乡村需要留住的人才。

有人才有一切,推进乡村振兴不光是要把各类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还要最大限度发挥本地人的聪明才智。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家乡建设出谋出力,乡村振兴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届时大龄农村人口也就不必继续在外奔波。

今年2月份全面重启“停工令”完全与国家现阶段的总体方针背道而驰,鉴于该政策存在“一刀切”和一定政策偏见,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

尊重本人意愿,完善用工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价值才是当前阶段国家的主要政策方向。超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还有相关保障措施的不完善,这需要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来加以改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