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女杰秦良玉的扮演者「苗岭女杰秦良玉」

时间:2023-05-28 08:44:48阅读:2763
在明朝末年反对清军入侵的战争中,一位出生于四川的苗族女英雄名震一时,她就是热爱祖国、奋勇抗清的巾帼壮士秦良玉。秦良玉生于1574年,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在一次传统的苗族婚配会期中,把象征着爱情的花儿扔给了…

在明朝末年反对清军入侵的战争中,一位出生于四川的苗族女英雄名震一时,她就是热爱祖国、奋勇抗清的巾帼壮士秦良玉。

秦良玉生于1574年,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在一次传统的苗族婚配会期中,把象征着爱情的花儿扔给了一个汉族小伙子马千乘。这一对互相倾慕的异族青年男女,结成了美满的夫妻,一时传为佳话。

秦良玉自幼善歌舞、好武艺,聪明能干、粗犷泼辣,是苗族女子中的佼佼者。马干乘是当地土司马震南的侄儿,饱学经史,能诗善文,富有才华。两人结合后,在文武上互相帮助学习,夫妻都成了文武双全的青年英才,深得叔父器重。不久,马千乘担任了石住(今四川石柱县)宣抚使,每次出征,秦良玉紧随其身共同作战,屡建功绩。

马干乘去世后,秦良玉被破格封为石住宣抚使,接替了丈夫的职位,统率原班人马。一个苗族妇女担此要职,在封建社会里是极为罕见的。秦良玉不负重托,操练部队、整治军纪,把这支队伍训练成了既有战斗力、又有严明纪律的优秀部队,号称“白杆兵”。袁应泰率兵抵抗,同时,发布命令征调各地军队到辽东增援。兵马,派她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一部分部队先行,自1621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军进犯沈阳。明朝政府派经略

素有爱国之心的秦良玉,接到出兵辽东的命令后,立即整顿己统率主力3000人随后出发。秦良玉的军队军容整齐,遵守纪律,一路上秋毫无犯,顺利到达辽东前线。当时,由总兵贺世贤率领的部队驰援沈阳城,到达城下时,后金军已四面合围、城里明军坚守不出。

贺世贤在城外与后金军激战,不幸失利,壮烈殉国。在浑河一带与后金军拼杀的总兵李秉诚所部,也死伤3000余人,败退中正遇秦邦屏兄弟率先头部队赶到,立即与后金军交战,因后金军兵多势强,在战斗中秦邦屏英勇牺牲,弟弟秦民屏也身负重伤。

这时,秦良玉率主力到来,即令一部分士兵守住浑河大桥,准备迎接明军退往东岸,自己率军杀入敌阵,救出弟弟。此时,明朝各路援军纷纷赶到,终于杀退了后金军,退守浑河东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不久天气转冷,明朝国库空虚、军饷匮乏,不少士兵无冬衣御寒。秦良玉见状慷慨解囊,捐出钱财,为士兵赶制冬衣1500套。兵部尚书张鸣鹤闻讯对秦良玉大为赞赏,认为浑河杀敌数干,是秦良玉与秦邦屏的大功劳。

盛赞秦良玉有胆有识、智勇兼备,破围救危,转败为胜,是巾帼英雄,立下千载奇功。又捐款制衣,分担国家的困难,体恤士兵的冻馁,使堂堂男子都感到羞愧。张鸣鹤上书天启皇帝为秦良玉请功,请求皇帝颁诏嘉奖,以励三军,以教臣民,天启得到报告后,也对秦良玉的爱国行为十分感动,就下诏赐秦良玉二品官服,封为诰命夫人,授都督金事总兵官,授予她的儿子马祥麟宣慰使官职,追赠秦邦屏都督佥事,晋升秦民屏为都司金事,并赏赐金银绢帛。秦良玉受到如此嘉奖,十分感激,决心把自己的余生全部贡献给保卫祖国的斗争。

1630年,后金军再次大举入侵,一路所向披靡,直逼北京城。明朝政府立刻急令各地人马火速赶到北京勤王,保卫京师。秦良玉接到命令时,已是50多岁的老人了。但她爱国之心益坚,马上率领侄儿翼明和本部人马星夜北上。这次她吸取了前次北上时的教训,准备了充足的寒衣和粮草,军纪依然十分严明,受到沿途百姓交口赞誉。

当时北京城十分危急,崇祯任命满桂为武经略,统一指挥各路勤王人马。当时明军数量不足、装备又差,面对强敌,不宜轻易作战。但昏庸的崇祯不顾敌众我寡的严峻态势,强令满桂出战。满桂无奈,只好出永定门列阵迎战。后金军大队人马立即杀将过来,势孤力单的满桂虽顽强抵抗,仍无法取胜,自己也以身殉国。主帅阵亡,明军无力再战斗下去,只得退守北京效区,京师危在旦夕。正在这万分紧要的关头,秦良玉主率援军赶到,立即挥戈向围城后金军展开猛攻。秦良玉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士兵英勇善战,势不可当,杀得后金军无还手之力。先期到达的几路援军,为秦良玉“白杆军”的无畏精神所感染,也纷纷投入战斗,打得后金军心惊肉跳,不得不引兵退却。京师之围,终于被解救了。

在这场生死搏斗中,秦良玉身穿男子戎装,手提月牙刀,骑马率先与敌军展开激战,血染征衣而不后退。她还鼓励手下将士在困难当头之时杀敌报国、效命战场,决不后退。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使将士们个个拼死向前,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胜利,崇祯得知秦良玉的报国壮举后,再次下诏表彰她,并亲自召见了她,还赋诗一首赠给她。诗云:

蜀锦宫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秦良玉以自己的爱国报国行为,赢得了广大军民的由衷称颂,她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少数民族爱国女将领,英名与祖国同在。

公元1648年,这位巾帼英雄溘然长逝。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