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副连长,被撤职成二等兵
云南麻栗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县城,在它北面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无数个为了保护祖国而奉献生命的英烈。
烈士陵园依山而建,英烈们的墓碑沿着巍峨青山整齐排列,仿佛仍在守护着我们。这里的每座墓碑前都插满了鲜花和贡果,这代表着英雄从未被忘记。
有一座墓碑非常特殊,它前面除了贡果和鲜花之外,还有一支支散落的香烟。
老兵安振江在王仁先烈士墓前感慨万千。
墓碑的主人叫做王仁先,他牺牲的时候仅仅25岁。为了能够给我军传递情报,他在悬崖峭壁上苦苦撑了四十多天。潮湿泥泞的环境和蚊虫叮咬,让他的皮肤溃烂化脓,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肉。
王仁先
牺牲之前他都不忘对着传呼机大喊,传递出最后一条讯息。
可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人敬重的烈士,上级领导却不愿意为他请报一等功,甚至还称他为“犯错的罪人”!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墓碑前又为何会出现一地香烟呢?
这一切都要从他浪漫的爱情故事说起,那是这位二十多岁的少年在枪林弹雨中的最后一丝温柔。
小姑娘与兵哥哥1959年王仁先出生于江苏一个普通家庭,受当时形势的影响,王仁先19岁就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
王仁先
21岁的时候,王仁先跟着部队驻扎在云南开远,并且认识了一个叫做李赋琴的小护士。王仁先高大帅气,李赋琴娇小可爱,两个人又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两人经常偷偷见面,肩并肩坐在小溪旁说说心里话。王仁先比李赋琴大四岁,所以他称呼李赋琴为“小姑娘”。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王仁先都处处照顾着他的小姑娘,生怕她受到一点委屈。
这段青涩的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颗糖甜化了生活里所有的苦难。
可是好景不长,李赋琴就收到了调动通知,需要立刻前往建水。建水和开远相隔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而且并不是天天有车。在那个年代,这无异于宣判了这段恋情的死刑。
但是距离并没有隔断小姑娘和兵哥哥的爱意,不能天天见面那就写信。两周一封信,每一封都是厚厚的十几页,一字一句地给对方讲述自己现在的生活。
两人还会把爱人的照相放在枕边,每晚都摩挲着爱人的脸入睡。
有班车的时候,王仁先就会前往建水去看望自己的小姑娘。王仁先早上六点从开远出发,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准时到达建水车站。因为部队有纪律,他必须当天返回开远。所以下午一点的时候,王仁先就必须坐上返回的班车。
那他在建水的这一个小时十五分钟都会做些什么呢?
下了火车之后,王仁先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小姑娘所在的医院,生怕浪费一秒钟。除去车站往返医院的一个小时车程,两个人会面的时间仅有十几分钟。
而医院人来人往,小情侣也不能耳鬓厮磨、互诉衷肠。更多时候两个人都只能肩并肩坐在一起,小声地说些心里话。
十几分钟非常短暂,话还没说几句,离别的时候就到了。每当这个时候小姑娘都会站起身来给王仁先整整衣领、扶扶帽子,然后看着爱人的眼睛甜蜜一笑。王仁先也会宠溺地揉揉小姑娘的头发,然后就转头向着车站飞奔。
其实小姑娘不止一次地提出,由她先行前往车站等待王仁先,这样两人会面的时间会更长。但是王仁先只是笑笑,然后宠溺地说道:
“小姑娘家家的,走这么远我不放心。”
在两人短暂的相聚中,王仁先无数次向小姑娘“求婚”,甚至还给自己父母写了信,表明自己想与小姑娘结婚的心思。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竟然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其实王仁先的家人并不支持他当兵,枪林弹雨地实在是太危险了!如果儿子在云南结婚了,那么很可能就会留在最危险的边境。试问哪个父母愿意让孩子留在这样的环境中呢?
王仁先是个孝顺孩子,从来不会忤逆父母,但是唯独在爱情上他不愿意退让。无论父母怎么说,他都执意要和小姑娘在一起。
后来小姑娘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主动向王仁先提出了分手。尽管她也爱他爱得深沉,但是她不愿意爱人为了自己和家里人闹翻。
就这样,这段青涩又美好的爱恋就在小情侣的悲痛中画上了句号。不久之后王仁也离开了开远这个伤心地,跟着大部队前往麻栗坡迎接自己的新机遇。
苗族妹子和兵哥哥到达麻栗坡之后,王仁先被安排在一户老乡家借住。他的房东是一对小夫妻,年纪和他差不多。夫妻俩感情并不好,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吵吵嚷嚷的声音。
吵完架之后房东妻子阿岩就会背着孩子,坐在院子里独自抹泪。王仁先看到了,就会温柔地安慰阿岩,还会陪她看看孩子,哄她开心。
对于王仁先来说,这只是顺便为之。可对阿岩来说,王仁先的温柔像是一束阳光照亮了她充满阴霾的生命。她开始留意这个高高帅帅的兵哥哥,甚至还会偷偷地跑去部队看他训练。一来二去,阿岩觉得自己爱上了王仁先。
苗族妹子追爱的时候并不像内地女孩那么内敛,她们果敢而热烈。
阿岩会在王仁先起床之前早早地准备好早餐,然后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吃掉。王仁先训练完回家,房间里就有凉白开解渴。夜幕降临,阿岩又会贴心地为王仁先准备洗澡水。
刚开始王仁先只当阿岩是个温柔又贴心的房东,直到后来的一件事情,王仁先才察觉到这份特殊情愫。
那一天王仁先收到命令,即刻开拔迎接战斗。王仁先回家收拾装备的时候和阿岩说自己要离开了,阿岩沉默良久没有说话,扭头走出了房间。
不一会儿阿岩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壶热水,她仍旧什么都不说,眼里噙着泪水将水杯递给了王仁先。
王仁先害怕惹哭了阿岩,就连忙接过水杯喝了一大口。一瞬间,甜蜜的糖水就从王仁先的舌尖流向了心里。要知道在当时,白糖可是非常紧俏的物资,很少有人这么奢侈地喝白糖水。
战斗结束后,王仁先平安回到了阿岩家。阿岩一见到王仁先回来,开心得像个孩子。可是王仁先却选择无视这份热情,非常冷漠地回到了房中。在此之后,王仁先更是恨不得躲着阿岩岩走。
其实王仁先早就对阿岩岩动了心,可是阿岩是有夫之妇,无论是纪律还是道德都不允许他们相爱!而且在当时,王仁先的心里还有小姑娘的影子。
但是阿岩却丝毫不在乎王仁先的冷漠,女为悦己者容,阿岩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王仁先的生活起居。无论王仁先走到哪里,阿岩炽热的目光都会跟随着他。
终于王仁先被阿岩的爱意打动了,两人冲破了最后一层底线。那个时候王仁先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两人有了肌肤之亲之后,他满脑子都是阿岩温柔的爱抚,于是两人只要有时间就会黏在一起。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阿岩的丈夫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连拉带拽地将阿岩扭送到了部队,向首领要个说法。也许是碍于情面,阿岩的丈夫并没有直接说出王仁先的名字。部队上只好组织了一支调查小组,前往阿岩家调查这次的“作风事件”。
刚跨进阿岩家,调查人员就在地上发现了几只散落的烟头。看到这几只烟头,调查人员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因为在当时带有过滤嘴的香烟是少见的高级货,抽的人很少,王仁先就是其中一个。
调查员将这种香烟的士兵们聚在了一起,要阿岩指认那个和她偷情的男人。
阿岩并不知道指认的结果是什么,她只想在所有人面前表达自己对王仁先的爱意。于是阿岩大大方方地走到了王仁先面前,朗声说道:“就是他,我疼他!”
阿岩刚站定,王仁先的内心就已经凉了半截,等到她把话说完,王仁先就已经满头大汗、面如死灰了。阿岩不知道后果,只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爱这个男人。但是王仁先知道,自己以后在部队里永远都抬不起头了。
当晚,王仁先就被从副连长降成了排长。他还来不及难过,部队开拔迎战的命令就下来了。
英勇无畏、壮烈牺牲阿岩知道部队又要去打仗了,背着满满一壶的白糖水去村口送行。这一次王仁先不仅没有接过水壶,甚至连看都没有看阿岩一眼,阿岩就这样痴痴地目送着王仁先上了战场。
这场战斗远比想象的要艰难,王仁先被困在“李海欣高地”四十多天。
不仅食不果腹还要忍受潮湿的天气和各种毒虫叮咬,王仁先从头到脚布满了溃烂流脓的伤口。尽管这样,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利用军校知识向大部队传送敌人的消息。
面对敌人一个加强师的兵力,王仁先丝毫没有感到害怕,反而还出奇制胜地爬到敌人的坦克上去打探消息。在王仁先的帮助下,我军的炮弹一连摧毁了敌军的几辆重坦克。
七月二十日,我军又一次精准命中敌军重机甲之后,敌军发现了王仁先。他们对王仁先进行了猛烈地围剿,王仁先一边突围一边向着传话机传递消息。
寡不敌众,最终弹尽粮绝的王仁先还是中弹了。他对着传话机说了一句“我走了”,然后就牺牲在了敌人的炮火下,年仅25岁。
如果没有王仁先,这场仗不会胜利的。可当团里为王仁先申请一等功的时候,领导却怒斥王仁先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不配有一等功。就这样,王仁先以普通烈士的身份长眠了。
阿岩得知部队凯旋的消息后,满心欢喜地去迎接王仁先,但是王仁先的战友却告诉她,她“疼”的那个男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阿岩没有哭没有闹,转身回家牵出了唯一的一头牛,卖牛的钱换成了几盒高级香烟。阿岩把香烟拆开整齐地放在了王仁先的墓前,白色的香烟像是为王仁先铺上了一张“入殓单”。阿岩坐在一旁,喃喃自语道:“喜欢抽烟,那就抽个够吧。”
做完这一切之后,阿岩便消失在了村子里,再也没人见过她。
很多年之后,在王仁先的战友、媒体的争取下,王仁先终于被追授了一等功,取得了他应得的荣誉。
而那些听闻了他与阿岩爱情故事的人,也纷纷前往这个安静的小县城,探寻苗族妹子与兵哥哥的爱情故事。他们带着王仁先爱抽的香烟,学着阿岩的样子为他铺满整个墓碑。
王仁先的生命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但是阿岩对他的爱却永远留存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