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剧场危难时刻神秘苗刀重出江湖

时间:2023-05-28 07:07:00阅读:3628
山东,古称齐鲁,既是孔圣人的家乡,也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聚义之地。侠义风范与儒家道德共存一地,培养处齐鲁大地多侠士,也多仁义的淳朴民风。根据宁津作家郭澄清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改编的《大刀记》,…

山东,古称齐鲁,既是孔圣人的家乡,也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聚义之地。侠义风范与儒家道德共存一地,培养处齐鲁大地多侠士,也多仁义的淳朴民风。根据宁津作家郭澄清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改编的《大刀记》,讲述了鲁北地区热血男儿血刃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为了体现乡土抗战的真实性,还将宁津特色加以展示,如哈哈腔、踩高跷、三大名吃等都以最真实的状态还原。而山东爷们抗战的匆匆那年,也尽现观众面前,整部剧更像是真实的还原,没有“雷”点,尽是朴实无华的真诚叙事。

《大刀记》故事发生在1937~1945年间,梁永生出身于穷苦农民,跟随师傅门书海学得一身大刀功夫。日军入侵山东境内,在鲁北各县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后,梁永生带领民众组建大刀队奋起反抗,在当时敌我装备悬殊的条件下,靠着大刀作为杀敌武器,经历了大闹黄家镇,血染龙潭、虎口拔牙、重返宁安寨、夜战水泊洼等一次次战斗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战员,谱写了鲁北人民在日寇汉奸的残暴统治下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诗。

着眼当下,但凡涉及“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都会被称为“神作”。“手撕鬼子”令人咂舌,“手榴弹打飞机”让人惊叹、性感的女八路和科幻型交通工具出现在30年代的抗日战场上更是成为了观众的槽点集中营。和这些剧不同,《大刀记》并不再现“脸谱式”的旧有观念,当然也不再将英雄写的高大全,而是更尊重历史,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战,这种抗战是反压迫山东农村时代的缩影,而里面的群英谱更是写的有血有肉,这种原本就带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与耿直,都在剧中更加真实的表现出来,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读懂英雄,改变一往的观剧心态,也更加真实的去认识奋勇反抗的艰辛,残酷战争的悲壮,以及不屈不挠的品质。

这其中,特别是那几把熠熠生辉、啸啸生风的大刀,令人过目不忘!

锔碗、苗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谷智鑫扮演的男一号梁永生出场时挑一副扁担,身材高挑、神采奕奕、气质凛然,足以见得一种练武之人特有的精气神。但梁永生的日常工作却是“锔碗匠人”,说起锔碗,40岁以下的观众可能都不太了解,这是一门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手艺,就是将破裂或打碎的“瓷器活儿”锔合在一起。过关的“锔活儿”令碎碗滴水不露,精致的“锔活儿”能在裂缝上造出一枝斜逸的梅花。锔活儿首先需要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别看锔碗只有开钻孔、打钯锔、涂灰膏三步,但每一步都可谓是“针尖上跳芭蕾”。以此为生的梁永生其性格之缜密、遇事之平静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个做手工活儿的人将苗刀挥舞得虎虎生风也是其人物的魅力所在。

苗刀,肯定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认为是苗族人使用的刀,少数民族喜好佩刀,藏刀、保安腰刀都久负盛名。然而,看过《大刀记》才知道,苗刀不但和苗族没有关系,却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抗倭过程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与倭寇的对战经验中研发出来的武器。苗刀原名为“御林军刀”,称为“苗刀”是因为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如禾苗一般。这种刀是模仿日本刀的形制所创造的双手长刀,刀形与日本武士刀相仿,仅刀柄、刀锷与刀身厚度有所不同。其特色是刀柄较长,以两手握把,与其他较流行的单手握持的中国刀有很大差异。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冷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矛刺击,又能当刀劈砍,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苗刀刀法相传出自戚家军,真实的苗刀刀法传人稀少,据悉《大刀记》中梁永生的招数很多都是武术指导请教过苗刀刀法传人后设计出的武打段落。苗刀刀法注重步伐,经常半蹲,貌似畏缩,但实际是寻找对方破绽,上下跳动也表现了其灵活性,区别与武士刀,武士刀基本没有步法。因此在与武士刀的对战中,苗刀砍伤对方的足踝部位十分精准。

《大刀记》中梁永生与日本人的无论是比武还是实战的几场戏都是片中的看点,打法酣畅淋漓,十分出彩。

户撒刀、朴刀:神奇的冷兵器

《大刀记》中反派人物白眼狼的心爱之物便是一把户撒刀。这个奇怪的名字终于和少数民族有了确定的关系。户撒刀又名阿昌刀,是生活在云南德宏州一带的阿昌族所特有的冷兵器。为众人所知的“削铁如泥,吹发即断”的刀具就是指户撒刀。这种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区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其先民约在唐朝时期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技术,主要制作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明朝“三征麓川”以后,中缅边境战事频繁,整个德宏边关常常大军云集。为保证兵器供应,明朝随军工匠把兵器制作工艺传授给阿昌族,使户撒阿昌组乡成为在保卫滇西边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兵工厂”。此后,户撒阿昌族工匠因制作兵器而不断吸取汉族先进的技术,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户撒刀工艺,这种刀具被誉为“世界上最锋利的刀”。一度,这种刀成为南丝绸古道上的抢手货。06年,户撒刀锻制技艺就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撒刀的刀法不像中原刀法套路繁多、动作复杂,而以简单、实用、骠悍为其特点。顺手砍,反手劈,上挂下撩反挑为其常用动作。截腕、斩头、刺身、割脚等连贯动作都是其常见套路。户撒刀的用法常是刀借人力,人仗刀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与《大刀记》中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白眼狼贴合在一起,不仅令戏剧矛盾升级,更是提高了正邪两方对战时打斗的精彩程度。

听闻“朴刀”一词,多是从《水浒传》而来,这个多音字“朴”,在此处念为pō。朴刀是在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属于大刀的一种。使用时,需武者两手握着刀柄,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水浒传》中有关各路英雄使用朴刀的描写随处可见。朴刀的另一个名字是“着裤刀”, 可以挂在裤腰上。它极其简陋,既可以安上短把成为“刀耕火种”的“畲刀”,是为农具,安上长把成为威力大增的“朴刀”;又可以把刀头取下, 作杆棒用。尽管宋代朝廷对兵器管制比较严格,但兵农并用朴刀却成为了民间耕种、防身必备的武器。就其起源而论,与其说是把大刀的柄缩短,以适应近战的需要,莫如说是为了应付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而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更符合历史实际。宋代政府认定的武器谱系中,这种多性能易携带的器具并不在其中,而在各种宋元话本中它的身影不断出现,可见练习朴刀已是很多民间高手的首选。

电视剧《大刀记》中由陆树铭(曾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饰演的王生河所使用的正是朴刀,这位威震武馆的民间高手耍得一手好刀,将朴刀的几番变化尽显其中,令人叫绝。

导演赵浚凯每一次都给人带来惊喜,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赵浚凯之前作品《亮剑》诗意表达了那个年代的抗战岁月,而成为荧屏经典,对于《大刀记》,他同样从诗意角度来表现那样一段历史:“史诗一定要诗意表现一段历史,要在真实的历史中表现真实的人群。这样真实的人,我要给剧中每个人找到一个现实的心理动机。比如,我们的英雄生下来就是英雄吗?剧中的汉奸在投敌叛变时有什么样的生存困境和真实的心理状态?所以要把人写到实处,挖到人真实的内心!第二个诗意的表达是地域本身赋予故事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一样的打鬼子,鲁北、河南、山西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用不同方法、器械、思想与对手发生碰撞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魅力。”

谈到抗日剧如何定位来避开“雷剧”这一雷区,赵浚凯说:“许多(抗日雷剧)它选择的突破点与当代的文化生态环境相悖,所以被打压下来了。抗日题材是民族的苦难史,一定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有些是不能做的!在现在比较浮华的年代中,很多人追求噱头,追求收视率,我不想做过多评价,他们有自己的商业环境。但是我要强调创作态度!比如化妆、造型、服装、道具,拿图过来问我这个怎么样,当我不确定的时候,我马上就说,你有两个选择,你可以不用,你如果一定要用,一定要找到真实的影像资料给我!”广电总局定义的“雷剧"中,有一条是“我方偶像化”。赵浚凯要求演员对照民国照片做发型,用肥皂洗头,新做的服装用碱水洗三遍,演员下戏以后也要穿着,以求从外形上接近历史。扮演杨翠花的冯海煜为了让自己变得黑瘦,十天内减了10斤!

对于《大刀记》这样一部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记者曾现场质疑,会不会最后的定位是“正剧”,赵浚凯表示,“在《大刀记》中,除了谷智鑫这样的英雄人物,我还塑造了很多小人物,希望这些小人物身上的喜感,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引发观众对当下的反思。因为现实生活中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没有人愿意回家看电视再被教育一番。虽然娱乐化的方向符合商业精神,但是符合商业精神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美国好莱坞,它永远表现大英雄主义的精神和美国精神,但是它从来不会把这一点用特别说教的方式表现出来。关于这点,是值得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去好好研究的!”

《大刀记》集战争戏、武打戏、兄弟戏、爱情戏等多种精彩元素于一剧,赵浚凯说:“统称起来,就是一部好看的英雄情结的乡土抗战史诗大剧!”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最值得期待的史诗巨制!

角色介绍

梁永生

演员:谷智鑫 1978年8月24日出生于辽宁丹东,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0级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

1998年首次主演电视剧《骆驼祥子》。2003年在古装历史剧《鲁班大师》饰演鲁班。2007年凭借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饰演青年毛泽东一角提名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 。2009年与文章主演电视剧《国歌》。2011年再次在历史剧《中国1921》中饰演毛泽东 ,同年主演军旅题材剧《我是特种兵》 。2013年在历史战争剧《武工队传奇》饰演王亮,同年与刘佳主演大型革命剧《兵出潼关》 。2014年3月又携手童苡萱,领衔主演由赵浚凯监制的抗战年代电视剧《铁血武工队传奇》,饰演男一号王亮 。

2016年5月21日,获得第19届华鼎奖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明星奖 。

该剧中谷智鑫饰演的是一名使刀高手,手持一把修长的苗刀。其由最初的为父报仇不成后苦练武艺,在日军侵华之时带领乡亲们奋勇反抗,经历了一系列残酷战争的洗礼,最后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

门玉茹

演员:王珂 内地实力派女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毕业,要说到王珂比较被观众熟知的电视剧,咱们不得不说说《狼毒花》里面重情重义的慧文一角了。当然,如果您看过《孔雀东南飞》这部电视剧的话,是不是也对里面的秦罗敷有着深刻的印象呢?是的,这也是王珂扮演的。现在的王珂,已然成了众多电视剧的多变人物,成了荧幕上的“小青衣”。众多的角色历练让王珂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该剧中王珂饰演的是一名俊俏洒脱,但命途多舛的山东姑娘,由最初的天真烂漫到后期遇人不淑的郁郁寡欢,与梁永生青梅竹马的恋情也一直游离于男女情与兄妹情之间。

杨翠花

演员:冯海煜,出生于山东省,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

曾出演《沂蒙》中"李月"一角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在电视剧《大刀记》中饰演"杨翠花",与谷智鑫搭档饰演荧幕情侣,成功塑造了一个坚强果敢朴实的人物形象。

该剧中她饰演的是梁永生的爱人,其为一个善良质朴,坚强果敢的山东姑娘。少时曾经救过梁永生的命,成人之后被梁永生于巧合之下救了其与娘亲的命。最后其娘亲又在危在旦夕时将她托付给了梁永生,至此她打从心里认定了梁永生。

白眼狼

演员:黑子 (原名张永刚),1971年5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1995年参演首部电影《生死千里》进入娱乐圈。

1998年主演武侠剧《神雕侠侣》崭露头角。2000年因在神话剧《西游记后传》中饰反派无天而获得关注。 2005年出演军事题材连续剧《兵变1938》。2007年主演军事悬疑剧《仁者无敌》。2013年主演海军题材作品《舰在亚丁湾》。2014年拍摄了陈朱煌执导的民国情感年代戏《后妈的春天》。 2008年出演电视剧《红娘子》,饰演黒木蛟而广受好评,之后,郭靖宇导演为其量身打造了《打狗棍》中的反一号“那图鲁”一角,《打狗棍》掀起收视热潮的同时,黑子也迎来了他事业上的又一个春天。 2013年至2014年,黑子片约不断,先后出演《追捕》《神雕侠侣》《新雪豹》《舰在亚丁湾》《后妈的春天》《大刀记》等多部剧集。

该剧中黑子饰演反派人物白眼狼,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汉奸,在日军侵华时帮助日军对付梁永生。

编辑:文武

大家都在看

觉得不错请点赞分享@长沙观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