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小人书能卖多少钱现在,100本经典小人书

时间:2023-05-26 23:56:57阅读:3323
我喜欢读书、写作,也喜欢收藏。尤其爱看小人书,提到小人书(连环画),现在的60、70年代生人都不会陌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连坏画最流行,我养成了爱看连环画的习惯,今日偶尔翻阅感慨颇多。我们少年时代文化生活相当…

我喜欢读书、写作,也喜欢收藏。尤其爱看小人书,提到小人书(连环画),现在的60、70年代生人都不会陌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连坏画最流行,我养成了爱看连环画的习惯,今日偶尔翻阅感慨颇多。

我们少年时代文化生活相当简单贫乏,基本的文化生活是听鼓儿词、看革命电影、样板戏,偶尔还能找到几本小人书读。但最多的还是看一本8分钱或一角钱的连环画,我从邻居小朋友们借来翻阅,或者向父母要点零花钱攒起来,到新华书店买小人书。我看的第一本连环画叫《张羽煮海》,是50年代出品的,说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看的最多的就是文革连环画,画面基本就是这样:正面人很高大占据主要画面,反面人物则蜷缩在右下角。

记得70年代中期,位于玄妙观前的南阳县新华书店新购进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我闻讯后欣喜若狂,可是我匆匆赶到书店去买时,结果被抢购一空,我大失所望。只好向同学借来这本连环画,贪婪地欣赏。最后在90年代的一个偶然机会里,我在旧书摊上又购得了此书,也算是圆了旧时的遗憾。

我家在共和街的专医院家属院居住,当时我的连环画比较多。有一位口腔科医生大哥,总是用子弹壳来换我的连环画看。后来当上省政协委员的这位老兄,每次见到我总不忘调侃一下当年看连环画的事情。80年代联合街上坡公安处的董家书店,在那个时代,在南阳城也算是名闻遐迩的私营新华书店,因为我们是世交,新来连环画了总让我先去饱饱眼福。

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大禹治水》。母亲骑车带我走,我在车座后面看,看着看着也不知走到哪里,连环画居然掉了。回过头来去找,早已没有了踪影,让我大哭了一场。为了买齐1979年版的《三国演义》,让我费了一年多时间,一放学总不忘到新华书店去问问。

我从连环画里认识了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认识了水浒一百零八将,认识了隋唐英雄、杨门女将,也认识了董存瑞、雷锋、刘胡兰、王杰等英雄人物,文学创作的启蒙也从那里开始。小人书给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的欢乐是无穷的,对那个时代孩子的熏陶是多层面的,同样对那个时代的变化影响也是很深远的。

现在我虽工作很忙,经济条件也好了起来。对邮票、纪念币、古书籍的收藏也多有涉猎。但对连环画的钟情不减当年,仍多渠道收集保存。一有空闲,便到旧书摊上进行“淘宝",经过努力,现已收藏连环画2000多本,其中不乏精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几乎在图书市场绝迹了,一些动画画报、电脑游戏等充斥了市场。那些影响了一代人精神文化的连环画,则被遗落在收藏家冷清的书橱里和我们温馨的回忆中。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图书如何快速发展,连环画的绘画风格仍在许多人的眼里占有一席之地。在岁月的长河中,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仍然拥有生命的活力和长久的魅力。

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我们小时候几分钱、几毛钱买的这些连环画,在收藏市场,有的竟然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1999年武汉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套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四册装连环画《山乡巨变》就从当初定价的0.94元飙升至4900元成交,40年升值5000余倍;2008年举办的连环画精品收藏拍卖会上,以民族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布克奇传》以9680元成交;上海国拍第四届连环画拍卖会上,登场的560种近千册连环画拍品成交率高达97%,其中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6月初版全套24册(连函套)《三国志》以2.3万元成交,一套程十发《欢迎毛主席》12开精装本以1.2万元成交。

据说,这本《鸡毛信》,参考价为4万元

这本的参考价也是4万元

这本的参考价是6万元

这本的参考价是12万元

怎么样,看看上面这些连环画的价格,你是不是觉得错失了一个亿?

本文作者:姚恒,70后,南阳市某金融单位工作。工作之余,烹饪文字为乐。

(宛城老徐 宛城那些事儿)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