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黑帮影片,经典好莱坞电影黑帮

时间:2023-05-26 15:50:27阅读:1132
今年,是《教父》上映50周年,一直以来,《教父》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特别是前两部,经常被人们作为影史最佳电影的候选。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教父》同样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这部讲述…

今年,是《教父》上映50周年,一直以来,《教父》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特别是前两部,经常被人们作为影史最佳电影的候选。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教父》同样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这部讲述美国黑手党族的影片,能在有着地域文化隔阂的中国广受欢迎,原因正是在于它早已超出了黑帮类型电影的范畴,抵达了人性的深度。除了血拼内斗和势力冲突外,更是建构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社会,其中,甚至可以体会到关乎家庭、江湖、宿命的浓浓的东方哲学。所以今天,想借此之际,来回顾一下这部神作。

《教父》三部曲常被称为“男人的圣经”。其实,教父的处世哲学,颇有点香港武侠、警匪片里盗亦有道的意味。老教父维托·柯里昂,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到黑手党领袖,是身不由己的偶然,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他靠的不是暴力,而是一次次道义之举换取的敬意。他温雅讲理,帮扶弱小,平衡势力。他愿意帮生活拮据的寡妇出面向房东求情、垫付房租。

他坚持不碰毒品生意。晚年也一直致力于将黑道生意合法化。在大众之中,逐步赢得了“教父”的地位和荣誉。

回顾柯里昂家族的每一次犯罪,似乎也都是情有可原的,不是被逼到绝境后的复仇,就是出于保护家庭的目的。

而且,几乎所有残暴的谋杀都不是柯里昂家族主动挑起的,每一部中的厮杀,柯里昂家族都处于自卫和反击的位置。

反观与柯里昂家族对立的敌人。他们不是欺压穷人,就是卖毒品给孩子。还残忍地杀死了迈克的第一任妻子、朋友和女儿。

再看那些以合法身份出现的警察,同样为了钱和罪犯沆瀣一气,干尽违法勾当。

因此,当我们观看影片时,不仅不会对教父的犯罪行径进行指责,反而会欣赏其中凸显出的英雄主义色彩。这种人格魅力,本质上更贴近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悲天悯人、快意恩仇的侠客精神。

杀伐果断,却又义薄云天,让人物更显魅力。热气腾腾的江湖气息,弥补了不同地域下的文化隔阂,在共通的情感上达到共鸣。在这一点上,《教父》牢牢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

另一方面,家庭。姜文说过一句话:《教父》本质上就是《家》《》《秋》的故事。

两代教父不仅仅是帮派领袖,也分别是家庭中的核心角色。《教父》的一头一尾,两场大戏,背景都是重大的家庭聚会。一个是老教父女儿的婚礼,一个是新教父的受洗礼。两场仪式上,教父都将肮脏的犯罪行为隔绝于亲情之外,维护着家庭表面上的温馨与美满。

家庭的忠诚和爱护,始终是老教父的首要准则,他年轻时丢了工作,沮丧回家时还不忘带给妻子一个梨;老年要事缠身,仍把大把时间留给亲人;家庭合影时,家人不全,他拒绝开拍;家庭聚餐时,从不讨论生意。

“不抽空陪伴家人的男人,算不上真正的男人。”仅这一句经典论调,足以看出家庭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一面依托权势,杀人如芥,一面又看重家庭,尊崇道义,风云诡谲的时代中,光明与黑暗,个人与命运的交锋中。整个故事透出宿命般的悲剧色彩。

迈不过的亲情羁绊、舍不下的江湖情义、逃不脱的悲剧宿命,《教父》无处不烙印着浓重的东方审美意识,颠覆了人们对西方黑帮团伙的传统认知,延续着人们对现实人性的体察和感悟。

50年过去了,《教父》依然没有过时,它打动人的从来都不是黑手党的权势斗争,而是真实的情感内核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导演科波拉对此也坦承,最初他对黑手党故事也并不感兴趣。在改编原作时,他砍掉了大量哗众取宠的暴力噱头,提炼出自己认同的价值内核,投入他自己的情感观念。

正因如此,《教父》才能突破地域隔阂,获得世界性的情感认同,成为不朽的影史经典。并将继续焕发光影的无限魅力,激励、打动一代代新的观众。

50年了,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喜欢介绍的小伙伴请点个关注,会持续有精彩电影推介 !注:本文内容部分收集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心]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