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 电视「1981年绝版恐怖片舅舅死后魂魄留在画里天天看着外甥女」

时间:2023-05-26 13:27:45阅读:3161
在70-80年代,TVB曾推出了一部集合恐怖、灵异、悬疑、奇幻于一体的单元剧。一共54集,每集一个独立故事。这部剧至今在豆瓣都保持了8.7的高分。其中有一集名叫《名画》,说的是半山豪宅内老画家和一个年轻女孩的隐秘…
  •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都市频率 主持人

在70-80年代,TVB曾推出了一部集合恐怖、灵异、悬疑、奇幻于一体的单元剧。

一共54集,每集一个独立故事。

这部剧至今在豆瓣都保持了8.7的高分。

其中有一集名叫《名画》,说的是半山豪宅内老画家和一个年轻女孩的隐秘故事。

虽然只有10分钟,却拍得又恐怖又好看。

01

第一个镜头给到一栋白色二层楼的洋房。

一把摇椅,白色窗台,在那个年代,这是一栋价格不菲的半山豪宅。

传来一阵铃铛声,一个年老的画家坐在床上,手里摇着铃铛,叮铃。叮铃。

另一间房内,坐着一个年轻的红衣女子——阿媚。

她正在打扮,她听到了铃铛声,不过,她显得无动于衷。

老画家继续摇铃,手中抓着空空的药瓶。

那持续不断的摇铃声让阿媚心烦意乱。

可以看出,她并不是很想去帮老画家。

在床边放着一根拐杖,原来老画家腿瘸了,他行动不便。

犹豫了一会儿,阿媚起身。

此时导演用了一种十分厉害的拍摄手法。

将回忆与现实交织。

黑白表示回忆,彩色表示现状。

过去的阿媚,听到铃声,就很着急地跑去老画家的房间。

如今的阿媚,步履缓慢。

阿媚走过大厅,墙上挂着一幅油画,画的正是这栋白色洋房。

这张画很值钱。

在过去,阿媚进入老画家的房间。关切地为他取药、喂药。

如今的阿媚,一切是那么的漠然。

再次将镜头变为黑白回忆。

原来在过去,老画家曾经侵犯过阿媚。

而阿媚出于某种原因,一直隐忍。

老画家对阿媚说,“不要走,陪我。”

这是本片的第一句台词。

阿媚默默关上了门。

可以看出,导演完全是用拍摄手法在讲故事,不需要什么台词。

对于欲望、内心活动表现极其克制,却反而让观众更能明白阿媚的痛苦与老画家的淫邪。

02

第二天。律师来到洋房,和老画家商量遗嘱的事情。

律师告诉老画家一个好消息,你失散多年的儿子被找到了。

老画家很开心,他想要修改自己的遗嘱。

至此,观众知道了事件的全貌——

这个老画家是阿媚的舅父,他很有钱。

老画家原打算死后把所有的遗产给阿媚。

这也是阿媚肯一次次忍气吞声留下的原因。

不过现在,失散多年的儿子找到了。

老画家打算把遗嘱改了,钱都留给儿子,不给阿媚。

门外的阿媚听到了这段私密的谈话,于是她动了杀机……

某个夜晚,老画家病发,想吃药,药瓶空了。

他叫来阿媚,阿媚把药统统扔出窗外,她打开窗户,外头狂风暴雨。

老画家渐渐呼吸不上来,他叫着:“药...药“。

阿媚将多年的仇怨发泄,眼睁睁看着老画家死去。

03

大约用三分钟讲述阿媚如何杀死老画家。

在短片的第7分半,迎来画家的亡魂复仇。

这部短片的过人之处也在于它如何正确地用镜头表达恐惧效果。

老画家死后不久。

一天晚上,留下传来诡异的声响。阿媚下楼去看。

导演选择用楼梯作为斜街,让阿媚由远而近地进入观众视线,随着人物的放大,会让观众感觉到一种逼近的紧张感。

从后方拍摄,就好像是黑夜里有一个“窥探视角”,一个神秘人正在盯着阿媚。

此时的老画家,已经藏在了那幅名画中。

阿媚吓得跑上楼,

再次借用楼梯,让远处的阿媚越来越近,营造越来越近的恐惧感。

阿媚慌乱收拾行李。

可是她抬起头,那幅画竟然又出现在她的房间。

画中的“老画家”开始行走……

导演通过将快速拉近镜头,让观众强烈感受到阿媚的恐惧。

阿媚惊慌失措,忽然,她被什么力量一推,意外滚下了楼梯,死了。

导演多次使用了楼梯。

楼梯是个很妙的“传送工具”,楼梯走来的人,一次次准确走近观众的内心。

04

接下来是反转的一幕,律师从阿媚的尸体边走了过来。

他缓缓走下楼。

刚才将阿媚推下楼的正是他。

他拿出一封信。原来老画家的儿子早已过世了。

而律师就是故意告诉老画家儿子还活着,让他改遗嘱,这段话又故意让阿媚听见。

阿媚杀死了老画家。

律师再杀死阿媚,那这笔遗产就神不知鬼不觉成为他的了。

藏在暗处,胜券在握的律师。(还记得前面的窥探视角吗?就是暗示在暗中的律师)

他烧毁了所有证据和那幅名画。

火焰映照在他那双早已被欲望覆盖的双眼上。

只不过,突然后头阴风阵阵。

律师回过头,见墙上那幅诡异的油画又出现了。

画中出现了两个人。

律师吓得想要再次把画拿下来烧了,

门被风吹开了,月光下,老画家和阿媚的亡魂朝着他走了过来...

05

《名画》中,老画家的扮演者是TVB著名的戏骨关海山老师。

关海山1925年生于广州,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粤剧。

11岁进入戏行,擅长饰演英俊小生和达官贵人。

12岁从广州到了香港发展,25岁开始参与电影演出。

1960年,关海山已升格为粤语电影的“首席小生”。

1976年,他加入香港无线TVB,开始饰演大大小小的配角,上至首富皇帝、下至劳苦百姓。

似乎他演什么就像什么。

1980年,关海山参演成龙的电影《A计划》,饰演陆警主管戚帮办;

1991年参演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凭借该片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92年出演张国荣、周星驰的贺岁电影《家有囍事》。

观众记忆最深的或许是1996年TVB的《天地男儿》中叶胜这一角色的精湛的表演。

可惜于2006年,关海山病逝。

回顾关海山老师从影的数十年,扮演的角色不计其数。

好到令人落泪,奸角又坏到令人咬牙切齿。

有时候,你已经忘了那部剧中的主角是谁,却深深记住那个戏份不多,台词只得三言两语的配角关海山。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