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成为国货,老干妈在辣酱界地位

时间:2023-05-26 12:35:20阅读:223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提起国货品牌,老干妈可谓是享誉全球,在国内打下一片天地后,又成功的占领了外国市场。在美国一度被当…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国货品牌,老干妈可谓是享誉全球,在国内打下一片天地后,又成功的占领了外国市场。

在美国一度被当做奢侈调味瓶,一瓶卖到70多人民币,甚至成为美国监狱的硬通货,乃至身份的象征。

老干妈在外国成为了一瓶难求的存在,念不出老干妈的名字的外国人,只能在超市大喊“愤怒的女士”。

老干妈也成了全世界最“火辣”的女神,狠狠的为国货争了光。

然而还有一个美国辣酱巨头竟从1989年就“潜伏”中国闷声发大财,每年狂赚300多亿,要知道老干妈平均一年盈利也就50多亿而已,是老干妈的整整7倍之多。

在中国的大小超市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你知道它究竟是谁吗?

01

在1889年,美国年轻人威洛比·麦考密克就创立了味好美的品牌,经过几十年发展,味好美很快就席卷了美国市场,成为了麦当劳,必胜客,肯德基等餐饮巨头的长期供货商。

而在在成为美国调味业行业巨头之后,胃口越来越大的麦考米克又看上了中国。

味好美有多“鸡贼”?为了打入中国市场,英文名McCormick的它给自己起了一个听起来就特别有国内特色的名字,包装也跟国内的调味品没什么两样。

在深度研究中国人口味以后,味好美推出了甜辣酱,一下子就征服了吃惯了咸辣味的老百姓,出现在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成功伪装成国货的味好美迅速在中国发展壮大,成功挤掉了很多国内品牌,出现在超市货架上最显眼的位置。

这也正是味好美的精明之处,采用伪装的方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谁也想不到心中的“国民品牌”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货。

在进入中国的30年里,味好美公司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据统计仅仅在2020年这年,味好美就狂揽56亿美元,折合约377亿元人民币,稳居调味品公司头名。

保护民族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能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提升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邻国韩国对国内企业的保护可谓是密不透风,举个例子,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韩国的影视剧里很少能见到外国品牌的汽车,基本全都是韩国车。

而在韩国大街上基本只能看到现代和起亚牌子的汽车,百分之90的韩国民众都开本国造。

这些年来我们中国的很多民族企业也渐渐崛起了,很多都成了物美价廉的代表。

据调查统计百分之70的中国民众都更倾向于选择中国品牌,很多普通人也都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想要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

但是外国企业太狡猾了,他们穿上了国货的外衣,不亦乐乎的赚中国人的钞票。

谁能想到徐福记是瑞士的,上好佳是菲律宾的,好丽友是韩国的,金龙鱼是新加坡的,像什么哈尔滨啤酒、小肥羊、美汁源、果粒橙全都是美国的。

而联合利华更是深谙“伪装”之道,它疯狂的收购一些国内品牌,承包了中国洗漱用品的半壁江山。

02

如果没听说过联合利华,那么一定听说过清扬、力士、夏士莲、多芬这些品牌。这些都属于联合利华的旗下。

而最离谱的是写着中华大字,有着华表和天安门图案的中华牙膏竟然不是中国的的,早在1994年经营权就属于英国的联合利华了。

中华牙膏创立于1954年上海,原本也是民族企业,是国内牙膏的一线品牌,最巅峰的时候占据市场40%的份额,将近一半中国老百姓都每天使用中华牙膏刷牙。

由于当时正值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中华牙膏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和联合利华合作,谁知道正中“以资本换市场”的联合利华的下怀。

不久之后联合利华就永久租赁了中华牙膏品牌,甚至还入股1800万美元直接获得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中华牙膏也成为了正宗的外国企业。

然而最为讽刺的是在把经营权转售出去以后,原本发展很好的中华牙膏,如今已经跌到了不足10%。

原因就是联合利华故意雪藏打压中华牙膏,大力推广起了旗下品牌的洁诺牙膏,谁知道中国老百姓并不买账,即使是在打压的情况下,中华牙膏的销量依然领先洁诺。

无奈之下联合利华只好将洁诺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继续发展中华牙膏。

然而洋品牌伪装成国货欺骗中国消费者买单就算了,最可恶的是一些明明是中国品牌却偏偏要搞成假洋牌,明明是一张中国脸,却非要涂脂抹粉装成外国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03

经常上超市买饮料的相信都经常见到一款叫做元气森林的饮料,在元气森林刚出来的时候,一度误以为是日本品牌。

而在元气森林一发布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在广告中一个身穿类似日本校服的女孩拿着饮料笑靥如花,背后是一大片樱花树。

拿到手中,一个大大的“気”字映入眼帘,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字是怎么念的,要知道这个字中文基本是用不到的,属于日语中的常用字。

包装花花绿绿充满了日式元素,一大堆日本字,更夸张的是上面还写着“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监制”的字样,好家伙,任谁看这也是日本货吧。

而实际上这家饮料公司在2016年成立于北京,完全是自主研发设计的,是个正儿八经的国货。所谓的株式会社监制其实就是在日本注册一个空壳公司,然后自己监制自己...

这一波操作下来,谁知道这伪装成日货的饮料卖的还挺好,后来因为涉嫌误导消费者,新一批的元气森林又重新换了包装上市了。

只是“伪日系”的面具被摘掉以后,不知道大家对它的品牌信任度还能剩下多少。

有独无偶另一个叫做名创优品的中国品牌更是把“伪日系”做到了极点。

在全球开有5000多家店面的名创优品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作为中国零售行业的佼佼者,它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中国本土的身份。

然而广大网友早就看出了端倪,纷纷揭发名创优品“伪日货”的行为,一开始名创优品还不承认,甚至起诉那些曝光的网友,要求赔钱删帖。

然而在网友晒出的种种证据的情况下,名创优品终于服了软。

最开始名创优品的介绍就写着:

“MINISO名创优品是国际著名休闲百货品牌,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由著名设计师、日本‘自然使者’三宅顺也先生创办……2013年由中国广州财团引进,并开始全面进驻中国。”

简而言之就是暗示名创优品是这个叫做三宅顺也的日本设计师创立的日本品牌,中国广州只是引进国内。

最为可气的是在和其他各国家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在签字的桌子上竟然明目张胆的放着日本的国旗。

名创优品在国外的宣传广告上用英语赫然写着:“来自日本,日本生活品牌”,包装袋上也印着日本的字样。

而实际上名创优品是中国企业家在2013年开始经营的中国品牌,总部位于广州市。

随着网友们黑料挖的越来越多,舆论影响越来越大,名创优品终于承认了自己是国货。

在2022年8月18日,名创优品面对广大中国网友的批评,终于发表了正式致歉声明。表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品牌,弘扬中国文化,代表中国零售品牌在全球消费市场深耕。

名创优品终于承认了自己是民族品牌,而那些至今仍不承认自己是国货的品牌数不胜数。

披着“洋皮”卖高价已经成为了前些年来最为流行的营销手段。不管在生活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一个好好的中国品牌,非要打上一大堆外国字,起一个搞不清是哪个国家的外国名字。装修家居更是假洋牌的重灾区什么“马可波罗瓷砖”、“达芬奇家居”、“凯迪仕锁具”...数不胜数。

04

相信只要大家经常看电视,都会看过类似这样的广告,一个看起来格外优雅的外国人优雅的品着红酒,什么“法国皇家设计师”、“源自1868年”的广告语狠狠的刺激着眼球。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慕思床垫,去过家具城都会看到这样的海报,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白衬衣的外国白胡子老头,用睿智的眼光盯着你,好像买了这个床垫就能过上优雅的生活一样。

而慕思的宣传资料上还写着,这个外国老大爷是来自法国的睡眠专家,名叫DeRucci,是大名鼎鼎的设计师。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在2020年6月慕思床垫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然而证监会直接就“洋味儿”广告对慕思进行了追问。

慕思床垫当时就傻眼了,因为这个老头压根不是什么“法国睡眠专家”或者“设计师”。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模特而已,在2009年9月,慕思与这位名叫Timothy James Kingman的洋老头签订了永久使用其肖像权的协议。

而实际上脱下“洋皮”的慕思床垫是来自广州东莞的中国本土品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炳坤、林集永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品牌也没有1868年那么早,是在2004年创立的。

而伪装成洋品牌的慕思床垫售价要远远高于其他中国床垫品牌,利润极高。

而不管在电视上,网络上,生活中伪装成洋品牌的中国企业屡见不鲜,只要贴上了外国的标签,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消费者要高价。

著名的“外国品牌”达芬奇家居就被央视曝光,只要把中国本土生产的家居运到意大利沾点洋气,回到中国以后价格就涨了10倍之多,关键这样都还有人买单。

外国品牌假装国货骗取中国老百姓的信任就算了,真正的国货却披着外国品牌的外衣欺骗中国消费者。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思想的进步,崇洋媚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品牌要站着把钱挣了,就像老干妈品牌创始人陶碧华所说的那样:

“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

这才有担当,有良心的中国企业家。

而且国货现在已经越来越“香”了,主打性价比,物美价廉的民族品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选择。

国货当自强,假装“洋品牌”的捷径已经行不通了,大家的眼睛越来越亮,只有认真打造产品的品质才能够走得越长,走得越远。

至于那些打着“国货”旗号的外国品牌,总有一天会被民族品牌踩在脚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