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香港票房前十,谈香港电影最辉煌年代

时间:2023-05-26 10:00:06阅读:11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粉猪君编辑|粉猪君«——【·前言·】——»1987年的一天,王祖贤听说徐克在筹划一部戏,女主角的…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粉猪君

编辑|粉猪君

«——【·前言·】——»

1987年的一天,王祖贤听说徐克在筹划一部戏,女主角的人选还没敲定,于是她便找到徐克的妻子施南生,说自己想演这个角色,但是施南生却感觉她不合适,因为这是个古装片,而王祖贤之前演的都是时装片,和女主角的设定不怎么契合,于是便委婉的拒绝了王祖贤。

不过王祖贤却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转头又找到了徐克,起初徐克也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女主角是个婀娜多姿的弱女子,然而王祖贤是篮球运动员出身,身高有一米七多,在当时来说算是人高马大。

而且她的形象也是活泼开朗的,怎么看都不适合这部片子中阴郁凄美的女主角气质,但是架不住王祖贤的软磨硬泡,徐克只好让她先试试妆,看看效果再说。

让人想不到的是,王祖贤从化妆间一出来,直接就震惊住了众人,这举手投足间的一颦一笑,竟如此的凄美动人,于是徐克当即拍板,就是她了,而这个角色便是——聂小倩!

大家好,我是粉猪君,本期视频是我做的一个系列栏目,《香港电影风云20年》,主要讲述香港影坛,在1980至2000年的20年间,每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捎带着穿插一些大陆影坛,或者国外影坛的作品。

看看这些年里,到底有哪些电影市场高楼起,又有哪些电影公司宴宾客,最后又有哪些明星楼塌了。

«——【·倩女幽魂的诞生·】——»

大部分观众看的《倩女幽魂》,应该都是徐克的这一版,很少有人知该片其实跟《英雄本色》一样,也是属于翻拍的,原作是李翰祥在1960年,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拍摄的《倩女幽魂》。

那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徐克只有十岁,片中的爱恨情仇他是没看懂,只有姥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阴影,所以长大后仍然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70年代末,他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就想把这部电影重拍一遍,但是奈何人微言轻,老板直接拒绝了他的想法。

直到1986年,他的电影工作室拍出了那部,横扫香港影坛的《英雄本色》,让他有了更大的权利,能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于是童年记忆里的《倩女幽魂》,便被提上了日程。

上一期咱们说过,《英雄本色》的主角本应是张国荣,后来属于他的戏份全加给了周润发,徐克对此心怀歉疚,起意要为他量身打造一部片作为补偿,而宁采臣这个书生角色,自然是非张国荣莫属了。

其实张国荣初次听到徐克,让他去演一部古装片时是拒绝的,因为他初入影坛的时候,第一次拍电影就被骗了,签约拍摄了三级片《红楼春上春》,所以对古装片有了阴影,之后在邵氏还拍过一部,《杨过与小龙女》反响不佳,让他更是抗拒古装造型。

不过徐克却对他说,这是一部披着古装外衣的现代故事,才让张国荣答应参演该片,而女主角的人选,其实最早考虑过中森明菜,罗美薇等人,但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达成合作,也就有了我们开头说的,徐克拍板王祖贤演聂小倩。

不过确定了女主角之后,徐克就发现王祖贤的一个缺点,那就是她的气质虽然很符合这个角色,但是走起路来却是比较僵硬,完全没有婀娜多姿的感觉,为此他专把王祖贤,送到了中国民间舞培训班进行短期训练,才有了片中聂小倩的软如云絮。

虽然大荧幕中郎才女貌,但现实中两人的年龄却相差了11岁,此时的王祖贤只有20岁,而张国荣已经31岁了,在片场的时候,王祖贤对这个相差甚多的当红歌星,都是以“哥哥”相称,而这个绰号也便流传了下来。

另外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不说,这就是扮演燕赤霞的午马,在《聊斋志异》的原著中,燕赤霞是一个外貌清秀,年龄比宁采臣更小,热爱斩妖除魔的书生,到了李翰祥的版本中,升级成了中年剑客。

而徐克的这一版更是升级为道士,不但身怀法力,而且性格癫狂不羁,极具人格魅力,徐克甚至还专门让黄霑,为他做了一首歌《道》,可见其在徐克心中的重要性。

其实黄霑进入《倩女幽魂》剧组,也跟王祖贤一样是毛遂自荐,因为当时电子合成技术刚刚诞生,他非常想试试各种诡秘的音效,一听说徐克要拍《倩女幽魂》,便马上打电话询问,但徐克却一拒再拒,因为导演程小东已先请了别人做音乐了,黄霑只好作罢。

但是影片快制作完成的时候,徐克总是感觉这个配乐做的曲子,跟本片不是很契合,于是又转头把黄霑请了回来,而他也确实不负众望,为该片做的配乐几近完美,其实最早的计划中,主题曲只做了两首,一首是《人生路茫茫》,后来改名为《倩女幽魂》。

另一首就是前面说的,燕赤霞专属音乐《道》,但影片快制作完成时,徐克又对黄霑说,宁采臣有主题曲,燕赤霞有主题曲,要不也给聂小倩做一首主题曲吧,但这时已临近上映了,主题曲也来不及写了,于是黄霑想起了一首,已经写好的作品《黎明不要来》。

该曲本是黄霑给钟镇涛主演的电影,《先生贵姓》所做的插曲,但是因为影片预算超支,所以最终没有买这首曲子,徐克拿过来一看,《黎明不要来》这首歌名,很像女鬼不希望天亮,与剧情可以说是完美贴合啊,于是便直接使用了。

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提名了6首最佳电影歌曲,《倩女幽魂》的三首全都上榜,最终获奖的是《黎明不要来》,这让黄霑都始料未及,没想到这首临时拿出的应急之作,竟然能最受认可。

除了动人的剧情,以及凄美的配乐外,本片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徐克天马行空想象力,打造的土法特效了,一瞬间被吸干精血的夏侯,还有满地爬的干尸,以及那一条满是粘液的大舌头,想必是不少人童年的阴影。

其实这条舌头只是一块海绵,上面涂抹的粘液是炼乳,然后通过定格动画,以及快速的剪接让其动了起来,虽然现在看着很假,但是这种视觉冲击力,却比现在电脑做出来的特效更强。

«——【·出乎意料的反响·】——»

徐克程小东等人在看完成片后,虽然感觉质量很好,但是对于票房却没有多少信心,因为此时香港正因为《英雄本色》,而流行黑帮江湖片,其余的也都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电影,顶多有个一两部民国功夫片。

像这种纯古装电影,因为前二三十年黄梅调电影的泛滥,香港的观众们早就不爱看了,不过好在徐克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拍摄的时候控制了预算,制作成本只有500万港币,在他想来随便收个几百万票房,再往别的市场卖一卖,那就收回本钱了。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片在1987年7月18日上映后,顶着洪金宝《东方秃鹰》,以及周润《秋天的童话》压力,最终拿到了惊人的1800万票房,虽然看着不多,只排在了年度票房榜第15名,但那已经是近些年来,最卖座的古装片了。

而且该片在台湾还拿到了,4800万新台币的票房,是那一年台湾市场第四卖座的影片,另外它在海外也获得不俗的反响,让张国荣打开了自己的韩国市场。

而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还是王祖贤,她亦仙亦妖、超凡脱俗的气质,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片约不断,成为了香港影坛古装美女第一人,也正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让古装片再次复苏,也为之后的新派武侠崛起奠定了基础。

«——【·倩女幽魂掀起的跟风潮·】——»

那时的影坛向来盛行跟风,《倩女幽魂》的大火,直接让这一年的香港,又诞生了多部古装鬼怪电影,甚至周星驰第一部做主演的电影,就是这一年模仿《倩女幽魂》的作品,《阴阳界》。

该片的造型,人物都跟《倩女幽魂》差不多,甚至连剧情都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只不过这次变成鬼的是男主角,所以该片也可以叫做男版《倩女幽魂》,不过这部作品属于电视电影,并没有在大荧幕上映,所以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而在大荧幕上,这一年的香港影坛,真称得上是鬼年,除了《倩女幽魂》外,不少经典的鬼怪电影都是诞生于这一年,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林正英主演的《灵幻先生》。

自从1985年《僵尸先生》大火后,香港的僵尸片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数量多了自然就泛滥,所以导演刘观伟,在拍这部正统续集的时候,就直接把僵尸剔除掉了,片子中的大宝,小宝,虽然穿着和僵尸类似的衣服,但他们却是鬼魂的设定。

片中九叔对战的也不是僵尸,而是学过蛊术的女巫,唯一与《僵尸先生》相同的,就是那层出不穷的茅山术了,刘观伟再次把各种新奇的术法,经由林正英的演绎展现给了观众们,外加上各种南洋邪术,也算是花样繁多。

本片上映后拿到了1946万港币的票房,虽然与《僵尸先生》相当,但这时候的香港影坛发展迅速,票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样的成绩,那部《僵尸先生》在年度榜单前五名,而这部《灵幻先生》只排13名,看得出这个题材在明显的衰败了。

«——【·刘镇伟的猛鬼系列·】——»

不过这个衰败也只是相对于曾经的辉煌说的,这一时期的香港,每年都有上百部电影上映,不少人都对一千多万的票房也是垂涎欲滴,其中就包括一位,跟刘观伟的名字相似的导演,这这个人就是 刘镇伟。

这时的刘镇伟虽然还没有拍过一部电影,但他进入影坛却非常早,在80年代初,新浪潮电影正流行的时候,他就在菲律宾财团的支持下,创办了“世纪电影”做起了老板。

刘镇伟

像章国明导演的《边缘人》,余允扛导演的《凶榜》,以及张国荣主演的《烈火青春》,都是这家公司出品的片子,但是奈何新浪潮来得快,去得也快,“世纪电影”经营了没几年就关门了。

此时他已经在工作中,认识了还不出名的王家卫,但这个好友也因为写剧本拖延,接连被新艺城,永佳电影炒了鱿鱼,两个失意的人在这段苦闷的日子里,经常畅谈出未来。

刘镇伟认为动作片有洪金宝、成龙,自己拍不过他们,文艺片导演有许鞍华、徐克一帮人,还是拍不过他们,喜剧片导演更多,面对许冠文、黄百鸣等人,自己更是无法抗衡。

最后有一个人叫刘观伟,是拍鬼片‘僵尸先生’系列的,很是火爆,而且他跟自己的名字就差一个字,便于混水摸鱼,借势沾光,那以后就拍这种类型的电影,直到1987年,他这个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那一年邓光荣筹建了“影之杰”电影公司,因为没有运营经验,所以把开过公司的刘镇伟拉了进来,而刘镇伟顺势也把好基友王家卫拉进了这家公司,面对这个接连被炒掉的不得志编剧,邓光荣本来是不同意他进公司的。

但是刘镇伟拍胸口保证没问题,王家卫这才有了再次工作的机会,如果问世界上谁对王家卫最好,那肯定就是刘镇伟了,两人进入“影之杰”后,便立刻制作了第一部电影《江湖龙虎斗》。

刘镇伟做监制,王家卫写剧本,张同祖做导演,最终蹭着《英雄本色》的热度,获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绩,让“影之杰”刚开张就满堂彩,于是邓光荣随即就应允刘镇伟,开拍了自己的处女作,《猛鬼差馆》,而王家卫也再次为该片担任了编剧。

这部电影讲述了张学友与许冠英饰演的警员拍档,所在的警察局在三十年代曾是日军的军营,日本战败后,曾有多位日本军人,在这里集体剖腹自杀,他们冤魂不散,每逢鬼节就会蠢蠢欲动,由此一场人鬼大战在警局里展开的故事。

刘镇伟不愧是香港影坛,最知名的几位导演之一,他虽然想着蹭热度,但是却没把该片沦为更风之作,本片的背景不仅从民国转换到了现代社会,而且片中的“僵尸”也不再是清朝遗老,居然改为抗日时期在港自杀的日本大佐。

在形象方面,该片则是仿效了西方红眼吸血鬼的形象,至于片中警察们对付僵尸的方法,也是用木桩钉入僵尸心脏,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数,这在当时流行茅山术电影的年代,算得上是创新之作。

当然本片也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比如民俗中的魁星踢斗,就被应用到了电影中,其实这个神在民间传说中,并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而是学子们以求文运高照的文运之神,但刘镇伟依然独树一帜的加入片中。

看得出他杂糅一切的习惯,早在这第一部作品中就奠定了基础,也难怪多年后会拍出那部,惊艳世人的《大话西游》,而且刘镇伟擅长渲染气氛,同时利用反差和意外制造笑料,无厘头的风格已现雏形,让这部电影拍得热闹非凡,绝无片刻冷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中的鬼王大佐,是由左颂升扮演的,从此之后他就成为了刘镇伟的固定班底,后来在拍摄《赌圣》的时候,周星驰的那个“左颂星”名字就是借用他的。

本片凭借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风格,以及初露端倪的无厘头,最终斩获了1100万港币的票房,看着虽然不多,但奈何它成本低啊,只有200万的投资,拿到这样的票房可以说是赚翻了,而这也促使刘镇伟在之后的几年,拍出了多部猛鬼系列。

«——【·差点被修改的《胭脂扣》·】——»

其实这一年的张学友,除了《猛鬼差馆》外,还主演了另一部鬼片《天赐良缘》,由他跟张曼玉主演,也是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故事,票房同样破了千万,可以说这一年的香港影坛,人鬼恋达到最高潮,热度逐渐超过僵尸,而恐怖的成分也大大降低,让位于浪漫爱情。

张国荣甚至在拍完《倩女幽魂》后,便立刻又拍摄了一部人鬼恋电影,该片就是《胭脂扣》,这是一部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的电影。

剧情讲述了富家子弟十二少,与妓院头牌如花相知相爱,然而却因为世俗的偏见,约定吞食鸦片殉情,但是十二少被人抢救了回来,在黄泉路上迟迟见不到爱人的如花,便决定返回人间寻找十二少的故事。

其实该片最早定的男主角,并不是张国荣,当时这个角色是想让郑少秋来演的,并邀请了刘德华、钟楚红等一众演员参演,而且还钦定了唐基明为导演,但唐基明却十分重视这部影片,对剧本改了又改,迟迟不开机拍摄。

这一拖,把演员们都拖疲了,钟楚红、刘德华先后退出剧组,男主角郑少秋也因为妻子沈殿霞怀孕而辞演,这部影片的拍摄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但是梅艳芳却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尤其喜欢如花这个角色,她依然在坚持。

于是进入嘉禾不久的关锦鹏“临危受命”,进入了《胭脂扣》剧组做起了导演,接手后,关锦鹏就开始寻找十二少的演员,在梅艳芳的推荐下,全剧组的人都认为张国荣是最适合的演员,但是邀请张国荣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张国荣属于新艺城,这一年与嘉禾正斗得火热,根本就请不来,然而梅艳芳却坚持要让张国荣来演,他认为十二少这个角色非张国荣不可,因为李碧华原文中写了,这个角色眉目英挺,细致温文,举止优雅而神情慵懒,独具一份没落贵族的厌世感,这跟张国荣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啊。

为了让新艺城这边同意,梅艳芳便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跟张国荣一换一,他来给嘉禾拍《胭脂扣》,而自己则给新艺城拍一部电影,就这样,双方达成一致,《胭脂扣》得以成行,至于梅艳芳给新艺城拍的那部电影,还要等到两年后上映,今天咱们就不聊了。

这部电影中张国荣的演技趋于成熟,他把各个阶段的十二少诠释的极其到位,刚开始时,他是贪恋美色的富家少爷,之后他变成了深陷爱情漩涡的情种,再之后他又通过眼神与表情的变化,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个深爱女主,但是却不敢随女主一起去死的贪生郎。

而梅艳芳的表现则更为出彩,她外表好像一切淡然,不过骨子里却将“情”,置于无上重要的地位,那种对爱的占有欲望,以一种偏执狂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让人大为赞叹她的演技,这样一部描写人性与爱情的电影,在所有人来看都是很完美的,除了一个人,那就是成龙。

他是本片的监制,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便交给了他过目,但成龙看得直打瞌睡,嫌商业元素太少,在没有通知导演关锦鹏的情况下,决定让剪辑师重新剪辑,甚至还要补拍一些吊威亚和特技的戏份,增加电影的节奏。

关锦鹏

成龙这样做其实也有他的道理,毕竟他作为监制,也要为票房做考虑的,但此举却遭到导演关锦鹏,以及编剧李碧华的反对,明确告知成龙不可以背着他剪自己的片子,关锦鹏甚至直接放出话来,要是这部电影变动一个画面,那就别写我的名字了,因为这不是我的作品。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这部电影剪出成片后,就被送到台湾,参加了1987年的金马奖评选,最终获得最佳女主角等三项大奖,这不俗的成绩让成龙直接就没话说了。

关锦鹏就此绝处逢生,由他自己主导的《胭脂扣》,得以在1988年的1月份上映,居然也拿到了1700万票房,让成龙大喜过望,而且在那一年的金像奖的颁奖礼上,该片还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六项大奖,算是那一年金像奖颁奖礼上最大的赢家了。

而梅艳芳此时只有25岁,便拿到了金像奖和金马奖双料影后,而歌坛方面,她也是那几年香港乐坛最火的女歌手,这个年纪能有这份成就,可以说她就是香港历史上最成功的女艺人,没有之一。

«——【·结语·】——»

虽然这一年的鬼怪片数量繁多,而且类型还千奇百怪,但最卖座的一部,却还是风头正盛的周润发主演的,该片就是《鬼新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不是根据《僵尸先生》那首插曲来的。

本片讲述了周润发饰演的小混混,与钟楚红饰演的女鬼之间,产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爱情的故事,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质量是不如《倩女幽魂》的,而搞笑程度也不如《猛鬼差馆》。

但是凭借着周润发如日中天的名气,最终也拿到了220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那一年票房榜的第八名,虽然这是该年度,香港影坛最卖座的鬼片,但相比于这一年周润发的辉煌来回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因为这一年的他,一口气拍了十部电影,凭一己之力拿到了,史无前例的2亿港币票房,占据了香港影坛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使其摇身一变成了神仙发,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拥有了与成龙平起平坐的实力。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下期我们仔细聊一聊,1987年的周润发,是如何铸就如此辉煌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