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排山》「浅聊电影猪排山」

时间:2023-05-26 08:02:37阅读:2891
南方的天气开始“阴郁”起来,最近多是阴雨天气,朋友南下游玩难得的四天好天气全让他赶上了,今天又开始下雨,估计他已经在石家庄感受沙尘暴了。今天将航拍中国第二季也看完,这个月看了两部纪录片,也算弥补了没看…

南方的天气开始“阴郁”起来,最近多是阴雨天气,朋友南下游玩难得的四天好天气全让他赶上了,今天又开始下雨,估计他已经在石家庄感受沙尘暴了。

今天将航拍中国第二季也看完,这个月看了两部纪录片,也算弥补了没看完一本书的计划,但并不能同日而语,毕竟看书还需要耐心,还能让人静心,现在的尘世太嘈杂,想看书还是很困难的。

昨天吐槽完996,今天立即就身体力行,晚上开完会回到家九点多,连晚饭都没吃,还有心思看书,真的只想躺床上玩手机。但是,消遣的方式不止这一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就是消遣么?看了会儿纪录片,喝了罐啤酒,然后来码码字。

虽不是上学时期,每天时间被课程排的满满当当,但现在依旧感觉时间不够用,最近被安利了几部动漫,很想看,怎么就是感觉没有时间呢?

闲聊就这么多吧,说说今天的主题,昨天的文章里就说有时间聊一下最近看的电影——猪排山,一部不那么久远的黑白电影。

这是关于朝鲜战争的一部战争电影,还是一部黑白电影,是我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讲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的视频博主推荐的,特别感兴趣去看了一下,因为这是老美拍的。

费了不少力气,终于找到资源,就想看看老美对朝鲜战争是什么想法,看了以后感觉他们在闹着玩儿。

先说一下剧情,很简单,当时已进入谈判阶段,都想在战场上找点筹码,结果一个不起眼的高地成了双方必须打败对方的据点,双方对战,最后老美输了。

对,他专门拍了一部电影告诉所有人,他输了。

剧情很简单,但是内容却很有意思,老美拍的这部电影似乎在把锅往政客头上扣。国内视频博主讲解的视频大意是,解放军八打猪排山,八进七出,因为最后占领此地不用出来了,节节胜利。而老美这部就是最后一打,想要反攻,却失败了,然后怪政客不能早点谈判成功。

电影的开头就是后方部队接到命令反扑猪排山,大兵私下都已经在讨论马上谈判成功要回家,现在让他们去前线,就是去捞筹码的,内里清楚的很,所以除了服从命令,都心不在焉,还有想逃跑的,被拍摄的一副不用打已经输了的样子。

然而接下来剧情也确实如此,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个剧情,给我笑坏了。老美士兵向上进攻,电话线被炸断了,一军官在战场观望自己的士兵,后头一看自己的士兵空着手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于是让他随地赶紧找个武器,然后无法联系其他部队就让他当通讯员,这哥们通讯完回来,遇到一个碉堡,机关枪突突扫射,这哥们吓得头埋在地下,犹犹豫豫拿出手雷爬到碉堡侧边上往里扔,结果一米不到的距离扔偏了,扔到机枪口上边的墙上弹回来,把自己胳膊炸断了,他强忍着疼痛又扔了一颗才成功。回来后军官看着他的断臂让他回去,可他还傻乎乎跟着,最后被撵走了。

这一段给我笑惨了,老美把自己拍得跟沙雕一样,开打前没信心,打起来很二b,打完后垂头丧气回家去,然后骂政客们没有早点谈妥,让很多士兵白白牺牲。

我很喜欢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也喜欢三国时期的文韬武略,还有民国时期的批判文学,因为那时候思想开放,而且自己认为有道理想骂谁骂谁,最主要的还有一点是善于自嘲和讽刺。

这部电影不知道老美是在自嘲还是战场上确实如此,但生者很少将自己不堪展露于世,但电影和音乐这东西总有能跨越种族、文化的鸿沟,至少有些东西我们越来越做不到,古人的智慧:韬光养晦,多少人又知其深意。

我在听史记,时不时会查询一下一些不了解的历史,有人通过史记将历史武将排名,李广排的很靠前,有人站出来反对,理由很简单:去查一下李广和司马迁的关系。然后再联想一下现如今的我们,亲近疏远,事实是什么样我不好评断,但公道自在人心。

这部电影挺有意思,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从旁观者,或许会有你不同的感受。我看过几部韩国拍的朝鲜战争的电影,所表达的主旨从来不是外部给予自己多大的帮助,而是自己被分裂的痛苦,韩国电影对人性和政治的表达还是比较深刻的。

扬长避短,不知己短,何谈避之?谦虚是我们的美德,可总感觉越来越稀缺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