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国歌
国歌反应的是一种国民精神,说通俗点,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口号。 现代的中国因为是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开始,继而走向社会主义革命,在我们国家的不同命运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国歌。这些国歌反应了我们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风貌。 1912年11月,在辛亥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征求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歌名:《五旗共和歌》。 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国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5年5月,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政权后,废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袁世凯本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决定国歌在他看来也是他的权力的象征,所以,他启用了《中华雄踞天地间》为他的新国歌。 歌词: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在袁世凯称帝后,他又将歌词中的“共和五族”改为“勋华揖让”作为帝国国歌。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暂时以赵元任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歌》为代国歌。 歌词:听!我们同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东亚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中华,来!山呼万岁中华中华!都用同笑同声同调同歌中华中华!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国歌研究会,采纳了章太炎的建议,决定采用《卿之歌》作为官方国歌,全部歌词四句十六个字,由一外国友人谱曲。 歌词:卿云灿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这歌为军阀歌功颂德,涂脂抹粉,也短命,只用了不到一年。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将《国民革命歌》作为临时国歌,这歌是黄埔军校一军官所作。 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作为国歌,这首歌只在北伐时使用,没多久就不再作为国歌使用了。 1930年,在北伐胜利时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行政院通令全国,在国歌没有正式制定前以党歌《三民主义歌》代之。 歌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943年,国民政府正式行文,定三民主义歌为中华民国国歌,但有识之士反对,理由是党歌不能作为国歌,要是拿党歌作为国歌,那就是强迫全国人民都要加入国民党。说归说,但将介石没有听,在他心中,党国根本就是一体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这首歌是30年代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歌词: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是徐悲鸿,在政协筹备组第六小组就制定国歌的会议上,张奚若和郭沫若等人都同意徐悲鸿的建议,他们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经受了斗争的考验,足以和法国的国歌《马赛曲》比美。 1978年2月,因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了,应作修改,再加上当时田汉被打倒了,1978年3月5日,经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国歌。 歌词: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前进,前进!前进!!进!!! 1981年6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认了“文化大革命”,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并正式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从此,这代表着中国人民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的心声飘荡在中国大地的上空,也响彻了全世界。 这首歌虽然是田汉执笔,聂耳作曲,但也是全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用血和泪写出来的,简单的词和曲里饱含了许多的悲壮和勇气,同时,这首歌也时刻提醒生活在强大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里的所有的人,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要用心来珍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