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头也不过头点地诛心(杀人最狠莫过于诛心)

时间:2022-08-24 14:28:52阅读:1791
前几天,有位同样落难的兄弟在群里问了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事儿这位兄弟生意失败,欠了不少钱,其中有个债主,老母病危,等钱救治。这个就值得费用大概以十万计这位兄弟欠这位债主大概几千块钱,于是接到了这位债主…

前几天,有位同样落难的兄弟在群里问了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事儿

这位兄弟生意失败,欠了不少钱,其中有个债主,老母病危,等钱救治。这个就值得费用大概以十万计

这位兄弟欠这位债主大概几千块钱,于是接到了这位债主的电话

由于生活维艰,囊中羞涩,这会兄弟筹措了两千块还给了这位债主,没还完,因为欠好几千

这位债主的母亲,未能得到及时救治,撒手人寰。

当这位兄弟一字一泣的向群友询问,如何渡了这心魔...

我微信上有一个分组,叫做“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组的人,经历不同,境遇相同。各种各样的遭遇造成可一模一样的负债累累的境地。如果说被执行,以物抵债,记征信记录,甚至是挨打挨骂可以被称为“杀人”的话,那么精神折磨,就是诛心了。豁出来看,真叫做,杀人不过头点地,最难承受是诛心。

血汗泪融合为墨记下坎坷

1.债主的心理

债主,无论是国家、组织或者个人,普遍有那么一种心态,那就是,催能催出来钱。这点,倒不怪债权人,毕竟作为欠债人,我们理亏,债权人想尽快拿回债款无可厚非。但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包含以催收为业的那个群体,尤其是,手法比较下作的催收群体。

所谓的催促,在我的理解看来,有三类人可催,且需要催。一是有钱不还的,二是有资产可执行的,三是金额太小容易忘记的;这三类债主,可以通过提醒、催促收回欠款。

可是这两年来,我接到的催收电话,基本都是抱着催能催出钱的心理来的。倘若有钱,能转开,谁愿意承受着无尽的骚扰和谩骂。我之所以还在承受着骚扰和谩骂,是因为我没有逃跑,你们还能找得到我。倘若在烦不可胜的情况下,关机了、换号了、跑路了,自然也就不必承受催收的烦恼。但是这么做,等于彻底不要脸了,就看能否丢掉心里的道德底线了。底线若在,则催有意义;底线若不在了,催又有何用。

容许,你还能联系得上的债主,一丝喘息,一方生存的空间。不要再催了,给他继续创造财富的机会,偿还债务。竭泽而渔,只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2.大债主的强势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何况绝大部分人只是个小指头。银行、大信贷公司等社会信用担当,也会干出找催收公司的事儿。一些小有势力的中小型信贷机构,通俗点说,放高利贷的,更是不择手段。即使在.txt条文声称并做出了往.exe行动转变的大环境下,不法之徒不法之事依然屡见之于报端。动静大的,也许会幸运的得到迟来的正义。而绝大部分,都会在铺天盖地的各式动静中被淹没被遗忘。究其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人,无奈的成为了有舌头的哑巴。

有道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对此我丝毫不疑。只是不忿于这人间造孽的债务。比如大公司的背信弃义,比如背信弃义的兽心人,比如奴颜婢膝的公司职员,比如允许肮脏行径生长的大环境。当你经历了人生呢过的历练,看到了满眼的肮脏和丑恶,却又无能为力改变现状,甚至连奔走呼号的渠道都没有的时候,你就不由得怀疑起一切来。

你永远都叫不醒装睡的人。诛心的是,你睡不着,装也装不来。

3.礼崩乐坏信仰崩塌

为什么要不停的催债主,因为我不相信他以后有钱了会还我。为什么不相信他?因为我被其他人骗过,很多次。好吧,言之有理。所以,溺水的人第一希望是能有人给根救命的稻草,第二就是要想想,谁把我推下的水里,第三就要想,本来温柔流淌着的万物之母,为什么在这里肆虐害人?哦,原来,第一个人挖了点大堤的泥土回家起了个院墙,第二个人又来砍了几棵固堤的柳树做了房梁,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接一个,好了,终于把大堤挖塌了...基本的规则不存在了,大家都只顾自己的利益,终究,河水开始肆虐被称之为洪水,冲垮围墙,卷走房梁...

一场大洪水之后,大家重建了家园,本以为应该吸取了教训,但实际上,却变得更加贪婪和势力。继续挖堤,继续伐树...反正我不干别人也会干的,我相信辨认会被别人伤害,干脆谁也不信了...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用孔孟之道在学堂培养出一群温顺的羔羊,然后投入丛林法则之下弱肉强食的猎场。相信别人的人被别人伤害,坑害别人的人也同时面临着被坑害的威胁。于是,与其相信他人的善意,不如早早的先防备被别人坑害,拿到自己的那份再说。

牛逼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儒家仁义礼智信也占据思维制高点两千余年了。不知道华夏族是蠢还是傻,在学堂里面传授着儒家道义,在社会上践行着丛林法则。

4.债务人的煎熬

不管属于哪一类,煎熬是一定的。有一种不煎熬的,下一段说。煎熬一则来自于对债主的愧疚,二则来自于捉襟见肘的财富创造能力,三,最不忍听闻的,是对年迈父母、娇妻弱子的愧与欠。

就我来说,第一煎熬的是我是个负债的人,对债主的心里愧疚;第二煎熬的是不绝于耳的电话铃响;第三煎熬的是面对债务总额显得杯水车薪的工资待遇;第四煎熬的是父母逐渐年迈,尚未能颐养天年;第五煎熬的是愧对劳燕分飞的曾经相伴七年的姑娘;第六煎熬的是故人疏远与高朋满座的落差;第七煎熬的是对构陷我陷入这步田地的那几个畜生的冲天恨意;第八,才是那未竟的,在心中勾勒过无数次的桃花源;

大家都说,死生之外,其他都是小事;可悲的是,说这句话的人,没有体验过生不如死。

5.不愿放弃的原则和道义

背信弃义者,攫取于人者,鱼肉百姓者,少劳多获者,趁火打劫者,恃强凌弱者,巧取豪夺者,有一个共同点:放弃原则和道义,损人肥己。这个星球,原始状态的时候本来还挺公平,饿了找食物,渴了寻水源,冷了建庇护所。法则,对大家都适用。不幸的是,有一些人重新制定了规则,而且是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的规则,以利己为目的,以势或力来维持。

我并不排斥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去争取一些东西,人的本质是动物,具备自然属性。但是我并不赞同为利己而去损人,直接或间接。利己无过,损人有错。人之所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道德。

尤其是当大部分人都遵守基本道德的时候,有那么几个道德败坏的人,这就很尴尬了。第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出现的时候,大家一致谴责,他也许会很难受,可能改邪归正或者顽抗到底。改邪归正还好,一旦铁了心继续道德沦丧,那一定会获得一些回报。当别人看到,这个人出卖道德可以换来如此之多,完了,逐渐的大家都开始出卖道德换取回报。也就意味着,只要能过了心理这道坎,就可以换回一些资源,用这些资源增强自己的势力,就可以换取更多的资源,慢慢的,在社会发展到以财富评判高低贵贱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成功人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法,去丧德败道换取财富,基本法则不再适用,创造积累财富远不如攫取财富来的快速。

我也利己,但我不想损人,更不想被别人损。我不愿放弃原则和道义,虽然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我对人之为人的定义。

完了,乱了...

思路断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