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煎饼摊一家「三十而已里卖煎饼一家人真的很幸福吗」

时间:2023-05-25 19:16:41阅读:1268
闫肖锋《三十而已》片尾,是卖煎饼一家的其乐融融。贫贱夫妻百事乐,平平淡淡才是福。这似乎是这部剧给人的启示。作为参照家庭,煎饼一家人是都市矛盾家庭的对照,甚至榜样。而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导,你不知道或剧中不…

闫肖锋

三十而已》片尾,是卖煎饼一家的其乐融融。贫贱夫妻百事乐,平平淡淡才是福。

这似乎是这部剧给人的启示。作为参照家庭,煎饼一家人是都市矛盾家庭的对照,甚至榜样。

而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导,你不知道或剧中不提的是,那个小孩连上学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夫妻二人卖煎饼还要面临城管、卫生、检查、税务等诸多难关。

小贩不易,相信大家都有感受。小贩家庭也有幸福的,但那是低水平的幸福,脆弱的幸福,一次城管的罚款,一次孩子上学遭拒,就让这种幸福大打折扣。

最近,媒体还炒作留守家庭的学霸,“留守女生高考676分!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马上有人炮制《从留守儿童到北大学霸,我逆袭的秘诀是这两个字!你也可以复制!》之类的励志文章。

留守家庭的学霸当然会有,但不代表留守儿童。不能只看到个案成功,没看到留守儿童普遍困境。这都是媒体失职。

你不能只看到个体偶尔的成功,就纷纷报喜,那是没看到农家子弟逆袭天花板。

留守儿童成学霸,当然可喜可贺,但这不能掩盖留守儿童的整体困境。

无庸置疑,寒门子弟是有逆袭天花板的。无论是拼爹,萝卜招聘,职业世袭,户籍制度,学区房、不允许异地高考,地域性政策扶持,老百姓投资渠道单一,正式工、合同工同工不同酬,等等,都是寒门子弟逆袭的一道道难关。

在社会学理论上,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一个社会的活力之源。这在于你有多少当今社会所需的资本(capital)。这个资本可以是经济性的(钱),可以是社会性的(人脉),可以是内在的(学识、见地、野心etc)。现在又多了一条,拼爹?

一代一代人累积的资本差距就越来越大,逐渐的阶层也会固化,即富人的后代还是富人,穷人的后代还是穷人。

怎么改变? 首先是让个人努力胜出代际世袭。古代有科举,现在有高考。应试教育虽然饱受批判,但衡水模式仍是普通百姓阶层逆袭少有的法门。

如何才能打破阶级固化?只有改变不合理的制度,从高考、户籍和招聘这些容易做的做起(相对的,其实哪个改革都不容易)。比如最近山东高考舞弊群案,就必须一查到底,切断权力干涉升级的黑手。

汇聚每个人的微小努力来推墙,让它慢慢崩塌。

回到《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性,她们都是职场打拼一簇,与她们相对的是男性,通常都是渣男形象。

在此,必须为男同胞叫屈,因为说到这个社会的竞争,其实男人更辛苦。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