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茉莉 影评「影评蓝色茉莉抛不开的精神洁癖」
男人靠骗别人赚钱,女人靠骗自己持家。这种夫妻搭配即便在国内也随处可见。伍迪·艾伦这一部作品在对这类角色深刻剖析之后又用客观的视角呈现出来。我想Jasmine就像一面镜子:无论你对她的感觉是冷嘲还是热讽,是厌恶还是怜悯,都会或多或少地反射出观者自身的成分,这也是以讨论[人]为主题的电影魅力所在。伍迪·艾伦的片子看过的不多,上一部还是[午夜巴黎],一部相对悠然的片子,大概记得里面的角色都是类似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式的人物。而到这一部[蓝色茉莉]话题就变得更现实更沉重了。
在她与上流社会交际的时候,她春风得意,在交际圈叱咤风云,在她手中永远托着那杯斯托利·马天尼。而在她落魄之后,她不得不与下层社会的人打交道,她沉迷药物、酗酒,失魂落魄的时候,便去纯饮斯托利伏特加。其中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茉莉在钓金龟婿的时候那种对爱情把握的老辣。说穿了,爱情的秘密就是保持神秘感。茉莉那种等电话响几声再接的算计、那种装作有事忙而计算时间流逝的喘息,都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辣猎手对爱情狩猎过程的展现。在茉莉这个年纪,她早就懂得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是绝对不会被用来珍惜的万古真理。
Jasmine和Ginger都是领养来的孩子,就像Ginger一直强调的,姐姐Jasmine天生有好基因,所以走得都顺一些,能富贵荣华。基因真的影响那么大吗?可能还真是。她天生比较漂亮,性格不屈人下,似乎很知道自己要什么,于是在大学最后一年遇见高富帅就毅然决然放弃了学位嫁做人妇,开始一步步把自己打造成上流社会的名媛形象。这位金融才俊带给了她普通女人所能想象的想要的一切,金钱、名誉、地位、华服锦食,甚至能让这个曾经被领养的女孩儿都开始做慈善了。当然,慈善是成为一个上流社会人士必备的一项技能,她要做,并且做得更漂亮才行。其中有多少的伪善,不敢妄断,但是在他们夫妻高谈阔论怎么做慈善筹款的同时,又将远道而来的妹妹一家视作麻烦的穷亲戚,你总能感觉到些什么。对他们来说,慈善这件事,自然是要做出来的,秀给大众观摩的一场仪式,表示他们有钱人也不是为富不仁的,是造福社会的,所以你们产业链最底端的穷人们就不要再闹了,不要叫嚣了,糖都给过你了,你们怎么还能以德报怨呢?对Jasmine这样的富太太来说,那些晚宴不论名头是什么,归根结底只是一场晚宴,那是秀场,而她们亦是那些高谈阔论的男人们的最佳首饰。她需要做的仅仅是行为得体,打扮出众,然后开始低调地炫耀最近又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儿。看,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金钱作为茉莉的精神支柱,到后来的一贫如洗。这时,她的骄傲失去了支撑它的理由,人生的意义都被彻底颠覆。但是,为了保有这种“骄傲”,她极力掩饰,为的只是自己的形象是否体面。可以说,这一人物是悲剧的,而性格成为其悲剧的根源。然而,一切并不是那么的悲剧,茉莉还曾试图去学习,去改变,可是现实的打击让她再度崩溃。不过,影片最后,伍迪·艾伦并没有给这个女人做个了结,而是自言自语的面对以后的人生。开放式的结尾留下了诸多思考的空间。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