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人物分析「读原著评狂飙之最尴尬的改编」
热播电视剧《狂飙》霸榜春节档,有着众多实力演员加持的《狂飙》赢得了一致好评,它可以称得上目前最好的反黑电视剧之一。
但是,要说在本剧中有哪段戏最不合理、最尴尬,我想大家一定会指向——徐忠劝降杨健的那场戏。
徐忠劝降的尴尬表情
很多人在影评中说过,当时看剧时场面之尴尬几乎令电视机前的他们不忍直视。
一是徐忠扮演者表情太过浮夸,特别是到后面给缉毒队队员点名时,那种五官扭曲、声嘶力竭的表演更加没法看了。二是情节生硬,不合情理,一个与杨健马涛素不相识的人,一上来就要跟人家喝酒聊一聊,接着表演缉毒队的传统项目一起点名纪念牺牲的战友,很难确定这对于两个曾经出生入死的警察是一种感动还是一种羞辱,看剧的时候我真的担心杨健、马涛会一时气愤开枪。
电视剧播完后我立即找来原著读了一遍,原来在小说中根本就不是这样描写的:
小说中安欣在被孟钰下毒后到缉毒队接受尿检:
禁毒支队里,便衣把尿检呈阴性的报告递给安欣。
“你可以走了。”安欣抬眼望着禁毒支队的警察们,没动。“我想要大家帮我个忙。”
“要禁毒支队配合,找局长去!”
安欣说道:“我需要你们心甘情愿,这样才能救杨队长和马队长!”
禁毒支队成员的目光都聚集在安欣身上,有疑惑、有敌视、有防范……
孟钰颤声说道:“把他活着带回来。”
安欣带着缉毒队员们赶到船坞现场。
安欣举起喇叭:“杨健,我是安欣,你还欠我顿酒呢,快出来还上!”
他从兜里掏出瓶茅台,还要往暗处走。
突然,一声枪响,茅台酒瓶被打得粉碎。
安欣抖抖手里的酒浆,大吼道:“这是我花自己钱买的!太糟蹋东西了!”
看吧,原来这些都是安欣的词。喝酒是他跟杨健早有的约定,怎么能象电视剧中的徐忠一上来就要和人家喝酒,这是喝洒的场合吗,人家跟你熟不熟啊!
安欣随便找个地方一靠,“没酒没菜,干聊吧。按照你的计划,我现在本来应该在禁毒队里被停职审查,但是我来了,你就应该明白孟钰究竟想对你说什么。当初你跟她说一定会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以她为第一,我就替她问问你你叫她来找我的时候,你把她摆在什么位置?!”
安欣清楚杨健对孟钰的感情,所以相信他一定会替孟钰着想的,也知道孟钰不想看到他死,徐忠哪里知道这些。
安欣说道:“你给老太太留的钱,老太太不仅没要,还把所有家当都拿出来交给了警察,想稍稍替你还点儿良心债。她让我告诉你,她最想要的,是那个护着朋友、疼爱老婆、孝敬长辈的儿子,在这些面前,钱是最没有价值的!杨健、马涛,我赌你们还是个人,我赌你们不会向你们曾经穿在身上、顶在头上的这份荣誉开枪,我赌你们不会向我身后这些曾经和你们一起守护百姓平安的人开枪!”
安欣在这时心里应该是有把握的,因为之前他们是战友,又曾经问过杨健是否对得起胸前的国徽,确信杨健不会开枪,可电视剧中的徐忠又哪来这样的自信呢。
安欣最后说得激动,不由得又站起了身。
他举起喇叭,冲着外围埋伏的警察大声喊道,“禁毒支队,全体出列!”
便衣带队,十名禁毒支队的警察穿着笔挺的警服,从暗处站出来,走向安欣。
年轻的禁毒警们走到安欣身后,齐刷刷站成一排,像授勋一样,挺起了胸膛。
安欣说道:“看到没?这些都是你们的后辈,多精神!杨健你这个队长,唯一给禁毒支队留下的,就是一个好传统。人牺牲了,警魂留下了,逢喊必到,英烈们依然会伴随着我们护天下太平!”……
杨健、马涛是缉毒警察,安欣是刑警,他们在面对罪犯时都曾经奋不顾身九死一生,安欣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他们有过同样的经历。电视剧中徐忠作为一个文职人员,从未直面罪犯与其生死肉搏,这种从没有接面对过死亡的人来对一线警察说这样的话,杨健、马涛会与他产生共鸣吗,这番话能感动他们吗,甚至可能还会觉得是在羞辱他们吧?
十个人很快点名完毕。安欣打开那瓶劣质白酒,全部泼洒在地上。他开始念起曾经牺牲的英雄的名字:“马国安!”
众警员立正:“到!”
“史万里!”
众警员异口同声:“到!”
“宋小宁!”
孙旭和外围包围的警员一起应声答:“到!”
“胡大鹏!”
所有武警、特警齐声答:“到!”
那声音刺破夜空,响彻云霄!
电视剧中,在徐忠面目扭曲声嘶力竭的喊声中,尴尬场面至此到达高潮!
躲在掩体后的杨健和马涛早就泣不成声,几乎握不住手里的枪。
市直机关招待所办公区内,气壮山河的点名声让指导组成员肃然起敬。
大家围在屏幕前,等待最后的结果。
安欣面对眼前的黑暗,开始了最后的点名。
“马涛!”
黑暗中传来呜咽声。
安欣提高嗓门,再次大喊:“马涛!”
一个高大的身影摇摇晃晃地走入光亮处。
马涛哭得像个孩子:“到!”同时立正,敬礼。
他把手里的枪倒转,交给便衣。两个禁毒支队的年轻警员上前,扶住曾经的队长。
安欣深吸一口气,喊出最后的名字:“杨健!”
杨健从掩体处站起身,整理衣服和头发,立正,大喊一声:“到!”
杨健将枪合上保险,举在手里,走了出来。
安欣走上前,接过他的枪,将手铐递给他。
杨健投降
这才是合情合理的场景。
不知在电视剧导演在改编时是怎么考虑的,可能是要突出调查组领导的形象吧,将本来应该一名警察的行为,生生安到领导身上,为了要保证领导的高大全形象,但可惜弄巧成拙,留下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